你是一个容易失落的人吗?
在生活中,相信你一定体验过现实与期望之间的轰然断裂,那种感觉就如同心灵瞬间被黑暗包围,让你心神不得安宁。于是,失落、忧郁、愤怒、迷茫、空虚、孤单、无助、不快乐、缺乏安全感等感觉也会随之而来,你的内心秩序顿时混乱不堪。这种失望的感觉常常忽然而至,让你措手不及,轻则让人懵然一时,重则使人长时间郁郁寡欢,进入抑郁状态。
学习如何在失望强烈来袭时巧妙而正确应对,化解心中困扰我们的“落差感”。不管怎样都请相信,失望能让我们心碎,也能为我们带来自我实现的力量,因为,凡是能让你失望的,都是你需要学会面对和超越的。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保持真正的轻松、平静和快乐的心境。
抑郁不是病,抑郁症才是疾病,是一种与身体痛苦相似的精神痛苦。它让人们了无生趣的活着,等待死亡的来临。偶尔而短暂的抑郁都是正常的,它不会引发疾病,其实,每个抑郁者都是健康的,只是他们忽略了真实的自己。与其花费那么多精力抱怨不断,最终让自己筋疲力尽,还不如去寻找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充分理解自己的负面情绪,让自己有能力走出抑郁、悲伤、忧郁或悔恨。
人生苦难重重。我不担心那些偶尔悲伤难过的人,因为他们拥有正常人类的生活,所以才会遇到无可避灭、不可抗拒的难题和烦恼。我更担心的是那些总是口口声声强调自己过得很好地人、从未有过疑虑或压力的人。
我会问自己:这些人究竟在隐藏什么?因为只有机器人和重病患者才没有沮丧情绪。真正健康和正常的标志之一就是具备不怎么严重且持续时间不长的抑郁情绪。当然,如果我们能学会尽快走出抑郁期,我们会拥有更好地健康。
走出抑郁,需要的仅仅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合适的训练。
我们需要纠正我们在自己身上犯下的错误,发现新的自我滋养的方式,比如读一本积极健康的书、看一部赏心悦目的电影、听一首悦耳动听的歌曲,参加一个能促使自己行动,带给自己正能量的读书计划等,这些都需要练习,反省自己及观察他人,从而赶走自己身上的负面情绪。
我们需要远离那些真正让我们陷入危险的事物,从我们周围的环境、精神或饮食中找到能构筑我们健康的基石。
我们需要接受一种新的饮食方式、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一种新的行动及保持心理健康的方式。精神的健康同身体的健康同等重要,我们要保持自己精神的健康,发掘能够克服或赶走负面情绪的能力。
我们需要一些忧虑与不满才能够进步、改变以及质疑。但是想要利用好自己的忧虑,我们还需要有足够的能量和自信,将我们的忧虑转化成激励我们行动的动力。
抑郁是一种忘记。抑郁让人忘记自己的身体和智力优势,忘记自己的魅力,忘记自己结交的朋友以及恋爱的能力。表面上看,抑郁会带来一种迟钝、懒惰、缺乏活力、疲惫的感觉。我们忘记了行动的积极作用。抑郁或严重的抑郁只能让人们看到错误、没完成的任务,而不是取得的进展和正在准备中的工作。实际上,我们的才华和天赋并没有消失,它们只是隐藏了起来,没有被运用或被承认。我们有能力在短暂的时间内重新找回自认为已经逝去的才华、魅力和精力,只是我们不敢承认罢了。
我们需要调整,改变思考方式。学会让自己慢下来,思考过快会让人焦虑不安。面对多重任务以及快速的工作节奏,我们需要慢下来,需要花时间让自己远离疲惫,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远离时事新闻和现代科技,把精力集中在当下和现在,用更平静的方式思考自己的生活。
保持心理健康、保持记忆和注意力需要我们合理的做运动。因为身体的惰性会危害大脑,影响情绪,还会带来压力,引发肾上腺素升高,血管收缩。而运动和锻炼会改变这一趋势,降低下面三个参数:血管收缩、肾上腺素以及抑郁症状。所有的研究都证明锻炼身体既有利于大脑,又有利于情绪健康。
维持好的心情需要左右大脑的密切协作,右脑是次要半脑,负责情感,而左脑则负责理性与思考。左右脑对于健康来说不分好坏,重要的是要找到理智与情商、随意与自控之间的平衡点。如果你更多的使用右脑,你就会多愁善感,用条理、逻辑、准备和前瞻训练自己。如果你守左脑控制的更多,那么你就多参加艺术、创造活动、社交和冒险,培养幽默感和直觉。
大脑是保守派,习惯按常规办事。小孩子喜欢做重复的游戏,大人则常常坚持自己的错误,割舍不了那些让自己受伤害的事情。有人不愿意离开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或放弃一段折磨人的感情。因此,我们要敢于打破思维定式,要选择改变,而改变则意味着要经历危机、失衡和不适。
抑郁是魔鬼的发明,它会让我们偏离真理的道路,从腐蚀内心开始把我们击垮。因此,我们最好是把自己看成是犯了错、但还没有改正错误的人,而不是软弱、无力改变现状的人。我们要停止自我否定,接受身体健康、器官运转正常的事实。
抑郁的声音不会自生自灭,你要下决心赶走它们。这种声音自始至终都是错的,它就像凸面镜或凹面镜,它让我们看上去滑稽、笨拙,因为人像被无限压扁或拉长了。
我们中的一些人总是在不停的指责自己。其实,这种无时无刻的自责态度会令人非常痛苦。你会埋怨自己,小题大做的把平常的、特别的事情全部严重化。每一次的自责都增加了你的负罪感。你期待周围的人默许你的行为,然而他们并不赞成这种虚伪的客套,甚至感到不快。因此,你要停止自责,肯定的说出真实的自我需要,重新塑造自己的形象。
在生活中,我们时不时的出现一些“落差感”这都是正常的,关键的是我们要能及时的化解,从而让自己更加心情舒畅的前进。独处,在舒适、安静和没有任何干扰压力的环境中听听音乐,这有益于改善我们的情绪。培养显性评价,找到正面理由让自己为自己感到骄傲,爱自己,让自己更自信。人类最需要的并不是过多的物质,而是平和的心境,是不受任何干扰的灵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与焦虑和平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