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从货币的概念来看,货币就是商品,所以它有价值和使用价值。而我们的纸币却并不是货币,它只是货币的符号,比如100,50这种符号。
首先要掌握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通常来说就是价格标签,就是衡量这个东西值多少钱。而这个是观念中的货币,不是说这个东西值99,就挂个99元钱,而是挂个数字上面去就行。
流通手段通俗来说就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而此时的钱就不是观念的钱了,而是现实的货币。
支付手段是随着社会发展,双方交换不同步,比如赊欠、预付,核心是不同步,比如工资,每一天干活都应该要给钱,但是工资是要到下个月,是不同步的,还有就是赊账债务(都是欠钱),税费。
那网购是支付呢还是流通呢?这个有争议,原则上如果答案中两个都有,优先选支付(延期付款了嘛),如果只有其中一个,那就选这个即可。
贮藏手段就两个条件,第一是金属货币,第二退出流通。比如你把一堆钞票埋在地下,这不叫贮藏,因为钞票不是金属货币。
纸币只是货币符号,是国家发行的,纸币只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所以纸币不是商品。同样一元硬币依然不是商品,它的1也只是符号,还有奥运纪念钞这种也不是商品。而纪念金币是商品,这里是因为它本身是金,有价值就是商品了。
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一个是唯物史观,一个是剩余价值,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剩余价值。
通俗的来说,就是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它劳动力价值的部分。比如说一个工人每天创造1000元钱的价值,自身的劳动力价值也只有200,剩下的800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也就是资本家无偿剥削的部分。
而这里就要注意,剩余价值它产生于资产阶级,资产主义社会,我们社会主义是不可能有剩余价值的,有人就会纳闷了,那马云、马化腾它们不是资本家么,答案是不是的,他们是企业家,我们社会主义是没有剥削的。
绝对剩余价值比如说一天干8小时刚好等于你的劳动力价值,然后公司强迫你免费加班两小时,加班的两小时就是绝对剩余价值。核心就是延长你的工作时间。
而延长工作时间是有上限的,因为一天只有24小时,所以资本家就想把效率提上去,也就是比如原来8小时你完成的工作现在4小时你就可以搞定了,还是原来的工资,那么另外的4小时就是资本家剥削掉的。这就叫相对剩余价值,核心就是提效率。
超额剩余价值,比如全行业平均生产力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4小时,产品卖40元钱一个,而某个资本家是2小时,而他卖的价格还是市场平均价10元钱一个,所以它最终单个产品就多了20的剩余价值。这就叫超额剩余价值,这里一定有个词,就是个别资本家出现的。
那如果想让整个行业增加剩余价值,超额就不行了,只能是绝对和相对剩余价值。在绝对和相对剩余价值当中,绝对剩余价值是剩余价值的价值,核心就是时间多了,因为提效最终还是类似于变相延长了工作时间。
接下来就是剩余价值率,比如资本家投资100万搞个厂,其中80万买设备,10万材料费,10万为工人工资。然后最后生产产品卖了120万。剩余价值就是多出来的20万,剩余价值率就是将20万除以工人部分的10万,也就是百分之两百。也就是剩余价值只由劳动力产生(考点)。
马克思认为只有劳动力产生价值,是因为他发现以前开辟澳洲的时候,那些资本家带着工人去开采的时候,工人后来全自己干了,而他带来的机器设备、材料并没有任何价值,所以只有劳动力才能产生价值。
由此呢,我们又把生产过程中的资本分为了两类,分别是不变和可变资本。
也就是如果产生剩余价值就是可变,不产生剩余价值就是不变,除了工人工资外的剩下的都是不变。用C表示不变,V表示可变。刚刚例子中90万就是C,10万工人工资就是V。
简单来说,固定资本就是一次回不了本,流动资本就是一次必须把本回来。比如厂房、机器、设备,一次性买了,不可能生产一次就把这些本回来。而原料、燃料、人力这种生产完就把本回来了。
基本矛盾简单来说,就是整个社会生产的,但是最后的生产资料被资本主义私人占有,换谁是工人都会不爽的,这就是基本矛盾。
经济危机的实质就是生产相对过剩,也就是有些人需要,但是有些人买不起,但是生产的东西又卖不出去。简单来说,资本家买机器回来搞生产,就不需要那么多的工人了,工人没工作没钱购买,而生产出来的东西也卖不出去。
然后要记住的一个点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根源根源肯定就是最基本的矛盾嘛。
资本主义的危机周期性,基本上每过12年爆发一次,主要是危机、萧条、复苏、高涨。
其中危机阶段是基本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