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衰亡史

(文章纯属虚构)

第一部分:小镇

我所在的z镇是一座典型的南方小镇,历史悠久,环境优美,小镇依河而建,还尚未被现代文明所侵蚀,镇民靠农耕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房屋是青砖绿瓦,道路由鹅卵石铺成,这儿就像一座世外桃源,镇上最先进的出行工具是镇长的那辆红色自行车。不过镇民们还是很满足现在的生活,小镇上的人们生活地很幸福。

小镇历史悠久,一代又一代的繁衍生息,小镇的河被镇民们尊称为母亲河,过去男人们在河里捕鱼游泳,女人们在河边洗衣聊天,在开井以前人们甚至一直在用河水做饭,从镇民们的祖先到现在镇民们一直都懂得感恩,人们在河边建了河神庙,定期祭拜。说来也怪,小镇自古来一直很安稳平静,周围地方发生灾荒或者洪水的时候小镇依旧如常,就连战乱时代也没有人来这儿打扰这份平静。

镇民们喜欢动物,崇拜动物,居民们基本多是素食主义者,要非说吃肉,那也就有时会吃鱼,他们有喂养流浪猫流浪狗的习惯,所以小镇上的流浪猫流浪狗特别多,镇民们相信万物有灵,相信小镇从没闹过鼠灾虫灾的原因是因为它们的庇护,也因此对它们爱护有佳,流浪猫流浪狗在小镇上没有天敌于是也安稳生活繁衍生息同这里的村民一样,它们似乎也传承了小镇的宁静,安静的很,连发情期也不乱叫,大小便都在树边解决,从不给镇民添麻烦,而且见了人也不怕,还会主动调皮地靠上去。

镇上有很多柳树,大多都上百岁,它们高大且生命力旺盛,常年枝叶繁茂,老人们会在日暮时在树下下棋,儿童们会在树下嬉戏玩耍,小镇的生活是慢节奏的,是安静的,是祥和的,是不同于城市的。但小镇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有了变化,镇民们也开始有了变化,小镇的诅咒,就渐渐悄无声息地开始了。

奶奶告诉我过去镇民们的确会在河里洗衣用河水做饭的,直到有人在河里看到了一个塑料带;爷爷告诉我过去镇民的确会在河里游泳摸鱼的,直到河里的鱼在还是鱼苗的时候就被上游的人摸完了。镇民们似乎从那时候起开始对这条母亲河疏远了,河边再也不像过去那样热闹,而这似乎只是个开头。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镇上开始来了些卖羊肉的,而且是羊羔肉,羊贩子说这样的肉才最鲜嫩最好吃,铁架子上挂铁钩,铁钩子上挂被扒了皮的血淋淋的羊羔,镇民们对这些残忍的羊贩子起初是厌恶和驱赶的态度,但这些羊贩像那羊羔身上的苍蝇似的赶跑了又回来,回来了又赶跑,渐渐的镇民对这些起初厌恶的家伙开始习惯了,人人潜意识里都觉得你卖你的,我不买就是了。

奶奶每次看到街上那些买羊肉的都会忍不住的流泪。要知道小镇上基本都是素食主义者以前可是没有卖肉的屠夫的,现在有了卖肉的镇民中难免有人会好奇,于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有人在夜里趁着没人悄悄买了点羊肉尝尝,但这一尝不要紧,关键是还上了瘾,他们偷偷卖羊肉的事被一些人瞧见了,那些人也好奇,于是也学着他们偷着买,一到夜里那煮羊肉的香味就勾地那些不吃肉的人肚子痒痒,买的人多了,这事儿也就不算什么秘密了,人们白天也光明正大买起了羊肉吃。爷爷说这些肉里是住着魔鬼的,魔鬼会吞噬他们。但你能猜到的,没有人会把爷爷的话当回事。

人们渐渐和羊贩子熟了就开始和他们交谈,他们多来自离z镇不远的w镇,他们说起w镇的改革,原本比z镇落后的w镇发现了矿,发展起了工业和养殖业,人们走向致富的道路,w镇的人家家开起了小汽车,盖起了小楼,镇上也铺上了水泥路,安上了路灯,镇民们听着红了眼,但保持半信半疑,直到有人去了w镇考察了一番,回来后添油加醋地跟镇民们讲了一遍,镇民们瞬间等不了了,对平时买斤羊肉都是很奢华事儿的镇民们来讲,w镇的生活堪比天堂了。

急红了眼的镇民找到了镇长,镇长一听觉得镇民们求富是好事啊,应当支持。于是z镇的改革也开始了,镇民们一听z镇也能改革了,也能致富了,瞬间炸开了锅,镇民们分成了好几派来讨论致富这个事,镇上的大部分是猴急派,猴急派多是包括我父母在内的中年和青年劳动力,他们才没心等z镇改革,他们直接去了w镇打工,第一批去了回来赚了一笔在z镇人眼中很多的钱,于是就有了第二批第三批,镇上的劳动力都走了,留一帮老弱病残讨论改革这个事。

至于改革致富,不同人又有不同的意见,比如包括我爷爷奶奶在内的顽固派,他们是不支持改革的,他们为了不改革甚至还搬出鬼神什么的,他们成员多是前辈老人,多数人表面谦让他们,内地里还是一心想暴富,所以没人会听他们的意见,还有一类叫洋务派,他们不提也罢,他们主张照搬w镇,w镇怎么做z镇就怎么做,他们压根没什么眼光,而真正靠的上的是包括镇长在内的现实派,镇长清楚的认识到z镇没什么资源,优势在于环境,于是打起了旅游业的主意,不得不说这是个正确的选择。

第二部分:改革

以前就有人来z镇玩,多是附近镇的镇民,但他们光来不行啊,还得捞到他们的钱啊,不然怎么致富,而且就过去那人流量和镇长预想的还远远不够,说干就干,镇长首先说服自己老婆开了镇上第一家农家乐,刚开始镇民们都心存疑虑,想先看看。在镇长农家乐有了一定客流之后镇长开始打起了广告,最初是县里,后来还做到市里去了。随着人流量的增多,镇长家装修了家买了车,镇长老婆也穿金戴银了起了,其他镇民一看,这不和自己梦里的生活一样嘛,于是赶紧学着开起了农家乐,但农家乐一多客流又不够分了。

镇长想着还得加大宣传,镇长是个有远见的人,他知道光风景不够,还得从文化入手,他打听遍了镇上的老人,可这个小镇实在是太平静了,打听一遍也没打听出什么事儿来,不过这不重要,没有可以编嘛,反正也没法考证,就算编出个姜太公在这儿钓过鱼你也没发证明是假的不是?于是,镇长就开始写起了故事,这时他想起来那条母亲河,各种小镇故事在杂志报刊上登了起来,什么赵xx大美女在那条河里洗过澡,李xx大文人在那河洗过墨,故事一出,立刻在文化界引起巨大反响,不过镇长知道这是好事儿,这事炒的越火,小镇就越有名气。不得不说镇长是有做小说家的潜力的,那故事写的跟真的一模一样。小镇越来越有名,镇民也开始致富了起来。因为小镇上流浪猫流浪狗多的原因镇长还给小镇起了了个流浪者之家的称号。

镇长还找了种特产,是一种枣,这种枣果大核小,水分大却很甜,吃一口跟吃了一口蜜一样,其实这枣附近镇上也有,以前数w镇的这种枣最好吃,但镇长早就找人打听了,w镇的枣因为环境污染现在变的苦涩难吃,于是镇长立刻宣布z镇的枣是最好的,镇长找了个前凸后翘的女明星给枣打广告,那女人穿着红色的连衣裙,半露着胸咬了一口枣,表情瞬间想高潮了一样娇羞地说了一句好好吃哦~这种浮夸的表演很假,但很洗脑,没多久这枣就有了比小镇还大的名气。

小镇客流量变的很大,甚至有了外国人,于是可以看到这老太太一个“哈漏”,那老头一个“海”,外出的劳动力纷纷归来,农家乐里甚至雇起了附近镇的劳动力,镇长也很是欣慰,没事就去这家转转那家逛逛,但他就是没来过我家,因为我父母依旧在外打工,我爷爷奶奶作为顽固派不同意开农家乐认为这打扰了河神,是大逆不道,而且更关键的是我爷爷奶奶仍然是素食主义者,镇长来了没肉吃也没酒喝。倒是镇民富了后来我家串门,拿来不少礼品,他们多是来表达自己无处安放的怜悯和爱心,顺便着炫耀一下自己的新手表。

多亏了镇长的故事,小镇的母亲河成了一个景点,不少游客开始像河神投硬币祈福,五角一块的硬币镇长就让他沉河里了,但几百的镇长就帮河神收下了,一半充公一半收进自己口袋,小镇发展起来他才不会再忙农家乐,他有更高级的方法挣更多的钱。奶奶从有人向河里投钱时就发疯了似的去河边蹲着,向投钱的人说心诚则灵,投钱是对河神莫大的侮辱,但多数人都把她当个疯子,借问一句他们也有几个会是真心祈福的呢?甚至会有小孩子向里面撒尿。

小镇发展了起来,铺了路各家也都盖了新房,爷爷年轻时是个阴阳先生,他说小镇的命脉被动了,会招厄运的,原本德高望重的爷爷现在已经不会再被尊重,他说的话也没有人再听,受尊重的是钱,镇民们忽然发现了有钱是那样的快乐那样的幸福,可以让乞丐叫爹可以让保姆脱裤子,可以做一切一切想做乐呵的事,以前的日子谁也不会再提,对他们来说以前的生活是耻辱是屎,现在的自己才开始活成了人。

随着狗肉火锅的流行,不久后镇上夜里忽然出现不少捕狗的,原本爱护动物的镇民一看也忍不住了,加入了其中,流浪狗越捕越少,镇长立刻着急了,对外宣称说镇上的狗是镇上的私有财产,除镇民外其他人不能捕捉。不久后镇上多了一道特色菜,叫z镇狗肉火锅,镇长说这狗不是一般的狗,z镇狗的优势如下:第一,它是野生纯天然的野外生长,绿色健康。第二,它们是z镇独特的品种,是z镇特殊环境下的产物,有百年历史独一无二。第三,它们不是一般的狗,它们是有文化的狗,受z镇文化熏陶,因此肉质格外肥美,香味独特。

第三部分:拯救

不知为什么,小镇的人流在高峰过后开始少了起来,一天不如一天,镇长急的立刻找原因,这早已不是过去那个镇长,他变地愚昧腐朽,他让新来的小秘书陪他想了一下午,最终将原因归结于二点,一是他觉得镇上那些高大的柳树挡着财运了,必须砍了。二是他觉得自己的丰功伟绩没让别人知道,得建个小镇发展展示中心才行。

第一点倒是好办,说做就做,他二话不说第二天就找人将包括爷爷口中阵眼的全部柳树砍了个遍栽上了梧桐树,但这没让游客增多,反而更少了,镇长脾气越来越暴躁,他将全部希望寄托在第二点上,他亲自考察,相中了我家种的那块地,可无奈我爷爷奶奶死活不卖,爷爷说那是家族的命脉动什么也不能动那块地,家族世代在那儿耕作,动了就等于动了整个张家,无论多少钱也不会卖的,日后不少人都来劝他,但他无论如何就是不同意,软硬不吃,有人劝镇长另选一块地,但镇长变的越来越偏执,他就是非看上了我家那块地。

他耐心越来越少,为了地契甚至找了一帮黑帮打手来我们家,他们不好动老人,毕竟谁也担不起人命,于是就疯狂砸东西,传下来的木桌木椅全被摔坏了,爷爷哭的稀里哗啦,在当天晚上就梦见祖宗们找他要东西,自从爷爷精神和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并在两天后对奶奶说了一句我得跟祖宗们交代一声后去了世。

打手一看俩老人死了一个再也不敢随意乱来了,毕竟要是连个老人都死了谁也问不出来地契在哪儿了,硬的不行就只能来劝说,奶奶没爷爷口才好,只能一个劲的哭,哭的时间久了,不知道为什么就把眼睛哭瞎了,镇长始终放不过我家,还趁我爸妈回家筹备爷爷葬礼的时候想他们许诺了一笔不小的钱,爸爸妈妈不是爷爷奶奶那样的人,爷爷奶奶不爱钱他们爱啊!因为爷爷奶奶不同意农家乐这个决定于爷爷奶奶决裂,现在有个挣大钱的机会他们怎么会放过。

他们一回家就开始对奶奶唠叨起来,奶奶似乎不会说话了,他们说奶奶就听着,身体有时会轻微抽搐,有天早上她突然对爸爸妈妈说她梦见爷爷在喊她,爷爷说下面祖宗们都不接纳他,让奶奶早点下去陪他,爸爸妈妈一听就怕了,各种好吃的好玩的,见过的没见过的都给奶奶,他们觉得在问出地契前奶奶无论如何都不能死。

但奶奶身体还是一天不如一天,在一天雨夜里死去了,她死前吐出的两个字被爸爸捕捉到了,地砖,爸爸妈妈二话不说开始翻家,并在角落的地砖下面找到了用一个木头盒子装着的地契,爸爸用它换来镇长一张欠条,乐哈地不行。

因为小镇旅游业的衰败,镇民们生活质量迅速下降,因为在富有时镇民肆意挥霍,所以基本现在也没有了什么资产,于是他们施压力于镇长,而镇长将希望寄托在展馆的修建完成,爷爷被埋在那块我家世代的坟地了,而那块坟地上,现在却建起了小镇的改革展馆,而那将会是小镇的希望。

第四部分:败落

展馆建成的速度出奇的快,在展馆建好那天,展馆门口的广场上放了一天的鞭炮。

在镇民眼中,展馆就是小镇复兴的希望,也就等于他们继续富裕的希望,镇长在他们眼中几乎就是救世主,他从贫困中拯救了镇民和小镇,也一定能在这次危机中拯救人民。可事情并不如意,小镇的败落似乎是一种必然,也必须是一种必然,真如爷爷所说的盛筵必反,小镇失去了往日的生机,小镇一片空寂,一座挨着一座的农家乐里空无一人,街上没有行人,因为富裕时的电脑电视,人们早就没了闲聊散步的习惯,走在街上偶尔可以听见农家乐里面有夫妻吵架的声音。

距展馆建成已经一星期了,但效果并不理想,镇民心中压抑的很,镇长也急的寝食难安,并不如镇长所预料的那样会有大领导来参观,只有副县长在展馆刚建成的时候来过一趟,副县长在看到墙上挂的大幅镇长像后忍不住笑了,一旁陪着的镇长将这个笑理解成高兴的笑,在访问结束后镇长立刻抓住机会找附近报社将这事宣称了一番,但后来县长没来,市长没来,省长也没来,来的这有镇上来蹭空调的老头老太太。

镇长发现事情不对,终于意识到得赶紧开溜了,于是他带上镇上剩余的发展资金带上一家老小开车跑了。正如爷爷说过,小镇不会任何有罪的人,在第二天新闻就报道了z镇镇长逃跑出车祸,一家无一幸免的消息。这事在镇民中迅速传开,镇民们的愤怒和压抑再难抑制,镇长跑不跑无所谓,死不死当然也无所谓,关键是钱都没了,将来也不会来了。人们挣不了钱了总不能怪自己吧?于是将愤怒宣泄到镇长和镇上那些流浪猫身上,人们将展馆的玻璃砸个粉碎,然后觉得还不够,又把所有镇长像都破坏了,后来终于有人意识到宣泄又不能当钱用于是将展馆的空调搬走了,其他人纷纷效仿,电视柜台喇叭,能搬的都搬了,连墙上贴的纸都撕下来带回家烧锅了,展馆不到两天时间就空无一物了。

流浪猫当然是更无辜的。镇民中没有理由地兴起了一场虐猫运动,有人大半夜拿起棍子就往睡着的猫身上打,如果奶奶还活着,肯定会流泪的。猫的惨叫声随处可闻,街上到处都是猫的尸体。镇长一死,父母知道欠自己的钱是拿不到了,于是就回w镇打工,留我一个人在院子里住,我在院子里见过一条被挖去双眼了的猫,两个黑色的眼洞已经腐烂,黑色的血沾在它的毛发上,看上去异常恐怖,那时候我还只是个小孩子时常会被它吓哭,不过后来我出门发现它已经被车压死了,变成了一个黑色肉饼,模糊不清。

不久后县里派来了新的镇长,这个镇长意识到问题的真正所在于是向w镇借了款,将梧桐砍了换柳树,水泥地面翻了改石头路面,房屋也开始做久,反正就是以前什么样现在就什么样的弄,他还在河上加了几艘观光用的小木舟,可惜当这些已经做完之后,河水变成绿色的了,上游的排污导致了这条河变成了条丑水沟,这河臭味熏天,不要说游客来小镇,镇民们自己也都不想在这儿生活了,z镇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一切都是破败。

有镇民突然想到了以前游客投河底的那些硬币,于是趁着夜色用河里的观光木舟和渔网在绿色的河水里捞了满满一袋子,仔细数数居然也有好几百,虽然钱上有种怎么洗也洗不去的臭味,但这都不是问题,只要能花就完了,后来这事还是被其他镇民发现了,其他人照样纷纷效仿,可河里的木舟就那么几条,完全不够用,不过这都不是问题,镇民们水性好啊,他们直接下了绿色的臭河水,于是镇民们身上染上了一种怎么洗也洗不去的臭味。

后来一场瘟疫席卷了小镇,没有人来的及搬走,这瘟疫来的很突然,镇民们还不知道的时候小镇就被封死了,出口有官兵持枪把守,有人说这瘟疫是猫传染来的,有人说这瘟疫是河上传染来的,到底怎么回事谁也说不清楚,在上面研究过后决定,烧了小镇,这病毒根本没发治疗而且传播性极大,染上必死无疑。于是直升机泼了燃油,小镇还有它的居民,全部死在了那场大火之中。这事不会让别人知道的,政府也是没有办法才这么做的,这才是z镇消失的真相。

是的,我父母也一样都因为诅咒死了,母亲是自杀,父亲是在母亲自杀后发疯投河而死。你问我我是怎么活下来的?

第五部分:贩卖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杨柳镇是一个依水的小镇,翠绿的河水弯弯地在小镇之中流淌,水波清冽。 沿岸种植着青葱挺秀的杨柳树,清风拂过,细嫩修长...
    阿栈阅读 2,241评论 8 11
  • 在森林的最南边,有一个非常美丽的果果小镇。小镇四季如春,花香常漫。这里有许许多多的小动物,还有各种各样的果树。果树...
    口袋有小兽阅读 181评论 0 3
  • 今天是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很平静。学校组织所有值班人员和全体班主任开会,部署新学期值班工作。由于开会正赶上我应该上的...
    益德居士阅读 833评论 2 7
  • 【Day31】今日阅读《心流》。 注意力和意识联系原来这么紧密。平常,我们的注意力非常的分散,此时的意识也不能很好...
    巧儿践行者阅读 223评论 0 0
  • 提升写作文采,就是锻造你的语言。 谈到文采,很多人可能会认为,好文采需要有饱读诗书的功底,还要有顺手拈来的天赋,这...
    3只青蛙阅读 699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