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学院 25民汉双语理 石群艳2025104382
打记事起,我就跟外婆住在一起。我们的老房子在山脚下,依山傍水,院子里全都是外婆种的瓜果蔬菜,那是我童年最熟悉的地方。
每天放学,我总爱跟村子里的伙伴在路口玩跳皮筋、捉迷藏。太阳慢慢落到屋顶后面,天色渐渐暗下来时,就会听见外婆的声音从院子里传出来:“老二,回家吃饭咯——”,当然,她说的苗话,我们的村子是苗族群居部落。她的声音不高,却总能穿过喧闹的人群,清清楚楚落到我耳朵里。
我舍不得放下手里的游戏,总会拖拖拉拉答应:“来啦来啦!”可脚却没动。直到外婆又喊第二遍,带着点假装生气的语气:“再不来,菜要凉啦!”我才跟伙伴们摆摆手,蹦蹦跳跳跑回家里。一进院子,准能看见饭桌摆在屋檐下,外婆正把最后一盘炒青菜端上来,蒸腾的热气裹着香味,馋得我赶紧洗手吃饭。
有一回,我跟伙伴玩得太入迷,外婆喊了三遍我都没听见。等我想起回家时,天已经全黑了。远远看见老房子门口亮着一盏灯,外婆正站在台阶上张望,手里还拿着我的小外套。我低着头跑过去,以为她会骂我,可她只是拉过我的手,把外套披在我身上:“快进屋,给你留了热汤。”那天的冬瓜排骨汤,我喝着格外暖。
到了非常记事的年纪,由于父母在为务工,而我也跟随了过去。那年我8岁,初来乍到,使我对外婆的思念之情更加浓厚,小小的我也不敢跟父母说,因为跟父母也非常的陌生。那段时间,我只能半夜躲在被子里偷偷难过。终于爸爸妈妈给外婆他们打去了电话,我听到了外婆外公伴带的哽咽,为了不让他们担心,我只是收起了哭腔,跟他们说我很好,其实眼泪早就想断了线的珍珠一样哗啦啦的掉。
这一去就是5,6年,5,6后才又重新回到了那个小院,我长大了,可是外婆外公却变老了。外婆的身体大不如前了,唯一不变的是依旧牵挂着我们。
后来我上了高中,要去城里住校。临走那天,外婆帮我收拾行李,一遍遍叮嘱:“在学校要按时吃饭,晚上别熬夜,周末有空就打电话回来。”送我到车站时,她站在人群里,又像以前那样挥着手,嘴里还在念叨着那些熟悉的话。
现在每次放假回家,傍晚时分,我还是会习惯性地竖起耳朵,好像还能听见那句熟悉的“老二,回家吃饭咯——”。外婆的呼唤,藏着最暖的牵挂,陪着我慢慢长大,也成了我心里永远忘不掉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