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底线

《驴得水》,话剧导演作品。最初得构想是拍成电影,但由于时间关系,先排成了话剧,获得很好的反响,杭州去年有话剧上映过。同一套班子去拍成电影,受众面拓宽了,但也没有脱离话剧表现形式,脱离了电影表现手法,不像电影,有点可惜。但这依然是一个非常棒的故事,导演想探讨知识分子的人性和底线,但我想大部分的人都会有同感。大部分时候我们也觉得自己是理想有情怀的人,但如何实现理想和情怀?如果通过不断降低底线和打破原则,理想还是那个理想么?情怀真的没变么?理想不同于信仰,信仰是支撑着你不断克服和控制人性的阴暗和外在的引诱,坚持原则和底线,实现理想的内在支撑,这在当代,是一个很可以去探讨的问题,导演提出,“没有信仰,不可能有更高的情怀和自我牺牲的精神”。那么一定会有人问,我要情怀和牺牲精神干嘛?我只要活得好,有钱就行。我也曾问过这样的问题,信仰有何意义?或者坚持所谓不合世事的原则有用吗?我自我回答一下:有钱后,人更需要信仰的支撑,来敌对钱唤醒的人性和阴暗。很有些人在暴富后,又在很短的时间里重新陷于贫困,有些人在有钱后,得上了“富贵病”“穷的只剩下钱”,或者富不过三代,不肖子孙过着糜烂的生活。或者这时信仰是有点用的,信仰是穷人的画饼充饥,是富人的精神构建。我想,这个时代“信仰”的缺失,终究会随着物质的不断满足而消失。但我的逻辑还是很有漏洞的,不完美的。但另一方面,正是不完美才构成千姿百态的世界,还请大家指正。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说要把我当花一样养 说要把我养成一朵花 酥酥地趴在你的诺言里睡去 静静地开 静静地香 把涂鸦自己的黑白与灰 装进黛...
    王紅林阅读 99评论 2 2
  • 五 生与死 “铃铃---铃铃--铃”,“铃--铃铃--铃铃铃” 手机上订制的闹钟叫个不停,好舒服的被窝啊,真不...
    张译刈阅读 248评论 1 2
  • 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张英收到家信,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利用职权疏通关...
    远方那片云阅读 563评论 0 4
  • 红灯笼吊挂蓝天, 不经意缓缓西去, 白光亮柔美、蜜甜, 似双手, 轻抚摸山川、河溪。 冷的温度还很坚强, 孤零零傲...
    孙三观阅读 291评论 1 5
  • 因为当初喜欢旅游,所以选择这个专业,进而选择在旅行社工作,我个人的旅游观一直秉持着有意义,有价值,令人难忘,...
    荔荔荔荔荔荔枝阅读 28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