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升维思考,学会「高维度思考法」做问题发现、解决高手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欢迎关注【老蔡悦读】,一起在书的海洋畅游,享受阅读的快乐。

书名:高维度思考法

作者:[日]细谷功

译者:程亮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6

ISBN:9787511376336

 

前言


“靠知识量取胜”和“解决既有问题”已不再是人类该努力的课题。


现阶段,人类应该把努力的方向转换至(广义的)解决问题,即发现并定义没人意识到的新问题这一“上游部分”。

“上游”所需要的,不是囿于旧有成见的思维,而是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开拓新世界。

为此,我们不能把知识当成“存量”来用,而必须将其视作“流量”来活学活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换价值观,着眼于“无知”和“未知”,而非积存的知识。

擅长(狭义的)解决既有问题的人不擅长发现问题,反之亦然。

在商业、教育等多种场合,均要求这种“从下游到上游”的需求转换。



PART I “知”与“无知、未知”阐明其结构


PART I的要点


1、思考时要将知的世界分成“三个领域”:“已知的已知”“已知的未知”“未知的未知”。

2、尤其重要的是,要把未知的领域一分为二,意识到“不知道自身还有不知道的事”=“未知的未知”这一领域的存在。

3、“知”是“事实和解释的集合体”,知识即定义为该集合体的快照。

4、通过“维度”理解“知”和“无知、未知”的世界,而维度大体上可分为事实(零维)、宽(一维)、轴(N维)。

5、活用苏格拉底和德鲁克所提倡的“无知”的两种视角,有助于发现问题。


(一)、“未知的未知”这一死角


运用既有的知识和信息获得创意会更加简单快捷;

想出创意的过程几乎不会因人而异;

既有的知识和信息中存在“向心力”(知道得越多,越难摆脱);

轻易意识不到“根本没意识到自己不知道”;

崭新的创意是指“乍看很蠢”“引人发笑”的东西。


人们很容易忘记一个至理:人类的未知远超(足有天文学上的差距)已知。

“出乎预料”这个词有两层含义,一是“未知的未知必然存在,所以就算知道也无计可施”;二是对于“未知的未知”这一领域毫无预料。


“常识”是位于“已知的未知”外侧的墙


德鲁克曾经说过:“商业就是创造顾客。”


世间所谓的“常识”也正是如此。可以说,位于“已知的未知”外侧的墙,其名即为常识。


即使亲眼能见,也认识不到其存在。


依着固守常识的事物观,反而看不见重要的东西。也就是说,我们不仅会陷入无知的状态,更会陷入没意识到自己正处于这种状态的“无知的无知”的状态。


此外,“三个领域”是因人而异的。对于某些人而言属于“已知的未知”这一领域,对于其他人而言可能就是“未知的未知”。


基于对“未知的未知”所意识到的“无知之知”的思考被称为“开放性思考”。


处于对“未知的未知”毫无意识的“无知的无知”状态下的思考被称为“封闭性思考”。


(二)、“知”是“事实和解释的组合”


“‘知’是事实和解释的集合体”,“‘知识’是可再利用的‘知’”。


1、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解释”

 

人类为了获得“知”,会以模式化的形式表现自己认识和理解到的状况。像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体、现象,或是种种(比如“××如何了”)真实存在的、不因人而异的对象,「高维度思考法」作者在书中将其定义为“事实”。反之,可能因人或时代而变的对象,「高维度思考法」作者在书中将其定义为“解释”。

“事实”通常有实体,一般能“通过五感感受到”,或者至少也能用语言表述。相对地,“解释”主要来自人类的大脑,既有能表述的,也有不能表述的(不能表述的知,就是所谓的“隐性知识”)。


事实不因人而异,对于任何人而言都一样,是“客观”的;解释则因人而异,千差万别,是“主观”的。事实本身不随时间而变(例如像“某某时间的什么什么”一样限定在某个时间点),事实(即使是同一个现象)的解释则会随时间而变。


事实是中立的,其中不存在“意思”,所以事实本身是没有善恶的。意思存在于解释当中,所以其中包含着因人而异的对善恶的价值判断。


2、事实是零维,解释是N维


事实是“点”,因为“任何人从任何角度看都一样”。


事实是“点”,是零维,也就是“没有维度”。


解释是从多个视角对事实的看法的组合,可以理解为是由“多个维度”构成的。


3、解释就是“分”和“连”


所谓的“分”和“连”,换言之就是“分类”和“建立关系”。


所谓“分”,就是捕捉对象事实或概念的特征并加以抽象化,使之与具备其他特征的事象区别开来。


也就是说,“分”是人类理解事物的基础之一。


 「高维度思考法」作者在书中,“分”是指在某集团与其他集团之间“画线”。


只要是真正的自然事象,本身都没有界线,“画线”的是人类。


知,就好比“分辨率”,意味着“能分解到多细的程度”。


也就是说,知就是可以进行细致分割的区分能力。


4、“画线”须明确“方向”和“长度”


要想画线,须事先明确“方向”和“长度”。这里所说的“方向”,也包括“坐标轴”本身。


这里所说的“方向”,指的是基于什么样的“坐标轴”这一“轴”本身。


亦即是说,在具备“方向”的视角中,长度代表了“程度”或“尺度”。


由于长度是特定坐标轴上的两点间的距离,所以可将其视为“值”,即一维,而将方向视为各坐标轴本身,即多维。


长度、宽度、范围是一维,方向(仅从方向的数量这一意义而言)是N维。


即使对于同一个事实,解释也会因人数而定。进一步说,就算只有一个人,解释也可能随时间、场合而变,所以理论上解释是有无限多的。


尼采曾经说过:“事实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有解释。”因为事实是经过解释后才被人类认知的,所以不会独立存在。


「高维度思考法」作者在书中将“事实和解释的集合体”,即知的静态固化物定义为知识。


抽象是“分”和“连”的集大成者。


“概念”也是先捕捉个体事象的集合体的共同点,然后加以抽象化并命名而成的,


分类和体系化所不可或缺的是思考的“轴”。这里的“轴”,指的是通过“大小”“重量”等变量来表现的一个“维度”,也通过相互对立的两个“极”来表现(例如“北和南”“是××,而不是○○”)。


某个思考的轴,加上基于该轴某分类所组成的“思维组套”“思维略图”等,通常被称为“框架”。


5、知识是“可重现”的快照


「高维度思考法」作者在书中所说的“知识”,是指通过抽象化或分类,将这样的认识以某种形式表现出来,形成可重现的状态。


以“分”和“连”的形式,使一个个事实经过分类、建立关系所形成的集合体,就是知。其静态固化物,即所谓的“快照”就是知识。


如果把“知”本身比作动态的东西,那么以静态的形式将其固化而成的东西就是知识。


根据「高维度思考法」作者在书中的定义,知识并不存在时间维度。


所谓的可重现,要么是通过语言化等手段而拥有形态的“显性知”,要么是没有形态、只存在于头脑之中的“隐性知”,总之都必须经过固化。


知识必须是某时间点上的事实和解释的快照。


6、想象和创造是指“知识的重构”


知识必须是“可重现”的,而“重现”的方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将作为快照固化的知识“原样不动”地重现使用,另一种是将知识的解释部分打散,然后重新进行“分类”和“建立关系”。


「高维度思考法」作者在书中,知识=静态,思考=动态,二者是区分开来的。


停止思考指的就是既有解释“固着”而不流动的状态。


单独的事实或信息是不能称为体系的。「高维度思考法」作者在书中所说的事实和解释,以及由具备多个解释的维度所构成的复合体,均被定位在这里所说的体系当中。


(三)、“无知、未知”的思考框架

1、“无知、未知”和“三个领域”


关于“无知”和“未知”的区别,「高维度思考法」作者在书中以“不知道”这一认知状态为“无知”,而以作为其“对象”的事实和解释(不知道什么)为“未知”。


“知”的三个领域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系


最优化就是指能够消除瑕疵、使某个框架内部达成最佳状态的思路,是“知道自己不知道”(认识到目前做不到)这一领域内的胜负之争。


我们的日常课题就可以分为三个领域。

 

第一个是“问题和答案均已知”的领域,对应既有的经验和知识。


第二个是“问题已知而答案未知”的领域,狭义的“解决问题”便是指这一领域,也就是解决已给出的问题。


所谓的项目,通常已确定特定的目标、时间周期及对象范围,而通过这些“目标、周期、对象范围”,工作中的问题便已有了明确的定义。


最后第三个领域,是“连问题也不知道”(自然也不知道答案)的领域。可以说,这是广义的解决问题,即发现问题的领域。


“已知的已知”对应知识和经验,“已知的未知”对应狭义的解决问题,最外侧的“未知的未知”对应这里所说的“第三个领域”。


“已知的已知”就是已解决的(有答案的)问题,“已知的未知”就是未解决的问题,“未知的未知”就是连问题还未提出的事象。



2、通过“维度”所见的三种无知


零维=事实的无知,一维=范围的无知,N维=维度的无知。


“事实的无知”是“所有人都能轻易看出的无知”,至于“解释的无知”,是指知道事实,但没有用于解释事实的框架、分类方法或“视角”。


此外,对事象的原因、目的等“相关性”毫无意识的无知,也对应“解释的无知”。所谓科学,即是指将诸般事象的相关性作为定律记述下来。


“解释的无知”是自己难以察觉、别人也很难指出的。“解释的无知”不仅难以察觉,处理起来也比“事实的无知”困难得多,但它触及本质性问题的可能性也要远远高于前者。


范围的无知

这里再把“解释的无知”大致分成两部分。一是持有某种视角或事物观,但并未意识到在该视角中所见的范围是有限的,即“有范围的无知”。


“有范围的无知”可称为“一维的无知”,主要是指自己所持有的“尺度”在某视角的“坐标轴”上只能覆盖部分范围,并且自己对此毫无意识的状态。


“有范围的无知”多会在“对重要性的认识的不同”上造成问题。


能否意识到“计量仪表的范围有问题”,是“有范围的无知”的关键所在。


越是深明事理的人,越会说“我不明白”;越是不明事理的人,越会说“我明白”。


“有范围的无知”常见于交流、讨论等场合,也可称为“分场合的无知”。


人的意见既不会是绝对正确的,也很少是绝对错误的。


维度的无知


与事实有关的无知是仅存在于同一维度的无知,而解释是“多维”的,所以存在对于新维度本身毫无意识的另一种无知,这种无知仅存在于“解释的无知”当中。


人们在看待事物的时候,往往难以意识到某种事物观的缺失,也就是“变量本身”的缺失,这就是“维度的无知”。


“事实的无知”是零维,“有范围的无知”是一维,在其之前的“维度的无知”则是N维。


3、关于无知的对立轴


“无知”本身并不是问题,不知道自己无知才是最大的问题,“无知之知”就是客观审视自身从而排除盲信的“意识”。


“范围的无知”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意识到)自己所能理解的层次的上限太低。简而言之,就是指对某个领域的“眼光不高”。


“所知过多”有时会导致决断力的钝化。


(四)、已知和未知的不可逆循环


开普勒曾留下这样一句话:“所谓未知,就好比产下知识这个孩子后死去的母亲。”


1、“知”和“未知”扩张的边界


爱因斯坦曾说:“越是学习,就越知道自己有多无知;越是意识到自己无知,就越想更深入地学习。”


2、“无知、未知”和“知”的循环


“无知、未知”的存在是产生“知”的必要前提,而且这一过程基本上是“单行道”。


知识在产生的一瞬间,就会成为旧物。


未知→已知→下个未知的循环


 3、“无知管理”的思维方式


在这个发现问题越来越重要的时代,“无知管理”可谓是组织运营也要牢记的必需概念。



(五)、苏格拉底和德鲁克所提倡的“无知”的两种视角


1、“元认知”是基于“无知之知”的意识的原点


第一个对于“无知”的着眼点,是“无知之知”。


元认知是为“意识”准备的视角。没有意识,寸步难进。它是发现问题的“第零步”。没有“无知之知”,一切思路都不会启动。


2、用无知重置既有知识


“无知”的第二个活用法,是持有与知识量庞大的专家视角相对的“外行视角”。


3、你能做到unlearning(舍却所学)吗?


一般来说,要想掌握新的上位概念,必须把此前学到的上位概念统统抛弃。


4、德鲁克所说的“无知”的活用法


德鲁克强调发现问题的重要性,并表明可以为此活用“无知”。



PART II “解决问题”的困境能“解决问题”的人不能“发现问题”


PART II的要点

1、“知(识)”会对活用“无知、未知”以实现“发现新的问题”造成阻碍。

2、“问题”源自“事实和解释的乖离”。

3、存在这样一种结构性矛盾——“‘知(识)’的困境”:人类通过“画线”拓展“知”的世界,但“所画的线”反而会在发现问题并产生下个新“知”时变成障碍。

4、一旦为了“便于解决问题”而定义“封闭体系”,就会引发造成下个问题的“封闭体系的困境”。

5、存在这样一种结构性的“解决问题的困境”:“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各自所需的价值观和技能有着180度的不同,也就是(狭义的)解决问题的人不能发现问题。


(一)、“知(识)的困境”


「高维度思考法」作者在书中已将“知识”定义为事实和解释之组合的静态快照。积累知识这一行为本身,会成为发现下个新问题时的障碍。


曾经记住的价值观是无法轻易舍弃的,这是“知(识)的困境”的根本原因。


1、“问题”源自事实和解释的乖离


根据「高维度思考法」作者在书中的定义,这一个个“事实”本身都具备超越了时间(When)、地点(Where)、个人(Who)的普遍性。


人类的认知并没有那么灵活,基本上是保守的,所以固定下来的解释会长期盘踞不去。就这样,解释不得不在某个期间固定下来,但实际正在发生的事情却是时时刻刻变化着的,所以事实和解释之间会发生乖离,因而引发问题


2、创新者是指“重新画线”的人


所谓创新,便是找出发生在事实和解释之间的“畸变”,展示与之相对的“新画线”并使其具象化。这里“畸变”的原因主要是重大的环境变化,例如技术革新、社会潮流的变化等。


关于边界已被明确定义的体系中的最优化,人类的优势已经无从体现。


电脑所不擅长的是解决“边界未被明确定义”的“开放体系”中的问题。


3、模式识别有助于理解,模式化导致死脑筋


模式识别、框架、模板等,在“通过模式化,起初能起到积极作用,但‘思维会固化’”这一点上是共通的,其根本原因便在于前面提到的“事实和解释的乖离”。


4、“画线”导致“出乎预料”


“线”只是人类为了脑中的认识和理解而擅自画出的。


“知(识)的困境”的另一个要因在于知识中存在类似向心力的东西。越是有专家之称的人,越难以从积累的知识中跳出来。


自己专业领域内的知识积累得越多,就越难以摆脱其中的“引力”。


5、定义问题造成“封闭体系”


每定义一个问题,就会造成一个“封闭体系”。


发现问题→定义问题→解决问题是广义的解决问题的流程。


定义“封闭体系”的同时,也意味着问题的相关变量已被固定。“固定变量”是为了解决相关问题而将应考虑的视角固定下来,以实现其中的最优化。


(二)、“封闭体系”的困境


使问题变得容易解决,在短期内容易发展,就容易导致下个问题的产生,而发展后形成的体系也容易退化——这就是“封闭体系”的困境。


1、“封闭体系”和“开放体系”的循环


人类凭借高度发达的智慧解决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然而讽刺的是,其高度发达的智力还不断催生了新的问题。这是一种“知的敲诈勒索”。


2、“公司”这一“封闭体系”也会成长、退化


3、同样适用于人类的“封闭体系”的困境


假设对外界持有强烈排他性思维方式的人属于“封闭体系”,能够灵活接受他人思维方式的人属于“开放体系”。


只要想想我们周围存在的这种“封闭体系”的人就会明白,能在短期内完成某件事的人,通常都是持有这种“坚定价值观”的人。


与之相反,持有“开放体系”的思维方式的人,很难构筑并确立自己的世界,但他们也有长处,那就是能够灵活地应对任何人,也容易避免“衰退”。


(三)、“解决问题”的困境


“封闭体系”存在结构性的困境:易发展,但也容易衰退,并且不容易向下一代转变。


广义的解决问题,可大致分为上游的“发现问题”和下游狭义的“解决问题”。


这里所说的位于上游的“发现问题”,是指“在白纸上定义(问题这一)框架”,而位于其下游的狭义的“解决问题”,则是指“进行‘已确定的框架’内部的最优化”。二者的分界线便是问题这一“框架”的定义。


1、从下游的解决问题到上游的发现问题


上游和下游,指的是同一条河流在时间、空间上位于前面的领域和在同时间、同空间上位于后面的领域。


2、上游和下游是不连续的


上游的工作内容大多抽象度高,下游的工作会落实到每一步实施,同时伴随着具体的执行,所以具体性高。


在抽象度高的上游,需要的是抽象化的思考能力;在现实行动最重要的下游阶段,首要的则是具体的行动力。


在技术诀窍得以积累的下游,知识量很重要;在要求从零开始的创造性的上游(由于原本就没有积累的知识),需要的则是将有限的信息与过去的类似知识组合、联系起来从而创造新事物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上游时刻要求主动性,“发现问题”本身就多是主动的行为。


在下游,为了确保组织的秩序,对于“服从上级的命令”或“切实履行手册化”等被动姿态则有着压倒性的要求。


3、社会、企业、学校被“下游”最优化的原因


原因1:下游总是多数派


首先,第一个原因在于,河的水流(水量)会随着流向下游而增多。“下游总是多数派”。 下游世界是由平均化的多数人所支配的。


原因2:驱动世界的下游


第二个原因在于,下游的人也占据了压倒性的大多数。


原因3:下游的具体性便于所有人理解


第三个原因在于,下游“更容易理解”。


原因4:从上游流向下游的水流是“不可逆”的


因此在相同的体系中,走向下游这个状态总是会永不后退地单向发展下去。


“不可逆地变为下游”越是进行下去,就越会出现重新创造新河流的“上游需求”。




PART Ⅲ “蚂蚁的思维”vs.“蝈蝈的思维”从解决问题到发现问题


PART Ⅲ的要点

1、明确“解决问题的困境”的原因在于解决问题型的思路与发现问题型的思路不同这一对立结构。

2、二者的不同特征可归结为“存量vs.流量”“封闭体系vs.开放体系”“固定维度vs.可变维度”这三个根本要因。

3、通过“视储存为美德、有巢、在二维世界中行动=蚂蚁的思维”与“视使用为美德、无巢、在二维和三维世界间往来=蝈蝈的思维”的类比,将二者的行为原理加以对比。

4、对社会、企业中的蚂蚁和蝈蝈的对立结构进行整理,寻找共存共荣的办法。

5、关于发现问题所应着眼的“奇点”,思考从两种思路研究的重要性及其方法。


「高维度思考法」作者在书中将:


发现问题型=蝈蝈,解决问题型=蚂蚁。


(一)、“蚂蚁思维”与“蝈蝈思维”的差异


1、维的转换大体上有三个要点:

“存量”到“流量”;

从“封闭体系”到“开放体系”;

从“固定维度”到“可变维度”。


2、蚂蚁与蝈蝈的思维的三个差异


第一点是“存量”与“流量”的区别。主要的不同在于:是重视由智慧资产,即过去的经验和知识积累的“存量”,还是重视用后就扔掉也没关系的“流量”。“储蓄型”的蚂蚁拥有的是存量思维,而“有了就立刻用掉”的蝈蝈则是流量思维。


第二点是“封闭体系”与“开放体系”的区别。区别在于:是根据自己的常识和判断基准给事物“画线”,“将其内侧与外侧分开考虑”,还是“原样不动(不画线)地看待所有事物”。


第三点是“固定维度”与“可变维度”的区别。这里所说的维度,指的是“对象问题的变量”。把变量的种类固定下来进行思考的是蚂蚁,使变量的种类出现增减等变化来思考的是蝈蝈。


总结上述思路的三个差异即为:“重视解决问题”的蚂蚁“重视存量”,并且在“封闭体系”内以“固定维度”进行思考;蝈蝈则“重视流量”,在“开放体系”内“自由增减维度”。


(二)、从“存量”到“流量”


1、当蚂蚁的美德瓦解时


这里所说的存量,一般是指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即人力资产、物质资产和金融资产在内的品牌、技术诀窍等。


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Technology)的发展。


对于企业个体和个人而言,知识和信息从“积攒”变成了“使用”。


2、“有产者”与“无产者”的区别


存量思维与流量思维的区别体现为:不管在哪方面,一方是“发自现有的东西”的想法,另一方则是“发自现在没有的东西”的想法。


重视存量的思维,就是所谓“有产者”的思维。


流量型的蝈蝈是“无产者”的思维,其意识始终从“现在没有的东西”出发,指向未知的事物。蝈蝈对“囤积”毫无兴趣,总是觉得“使用才有意义”。


二者的区别在于,一种是喜欢定居的农耕型思维,一种是不定居的、频繁搜寻新猎物的狩猎型思维。


3、从“未知”=“不知道的事”开始思考的蝈蝈


要想在“在白纸上定义框架”的发现问题的阶段进行零基思考,蝈蝈的思维更合适。



(三)、从“封闭体系”到“开放体系”


就解决问题而言,“在框架内思考”是“封闭体系”的思维,除去框架思考是“开放体系”的思维。


在“封闭体系”内思考时的思路有两个特征:

①“观察对象已被画‘线’”;

②“存在内外之分”。也就是说,“封闭体系”的思维是内向的。这里的“内”和“外”,指的是“包括自己”和“不包括自己”。也就是说,“封闭体系”总是以“主观”为中心进行思考,“开放体系”则拥有客观看待自身的视角。


与之相反,“开放体系”不画线,没有内外之分,思维总是外向的。


外框和中心确定的“封闭体系”,会受到“向心力”的作用。


这种向心力越强,作为“封闭体系”的排他性就越强。


排他性会导致体系迟迟不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可谓功过参半。


在存在这种中心的场合,“序列”很重要。


1、“二选一”的蚂蚁与“二分法”的蝈蝈


所谓二分法,是指在解释事物的时候,将以两个相反概念为“两极”的轴设为思考的轴的思考方法。


所谓二分法,归根结底就是明确“对立轴”,但这未必意味着“所有事物都可分为两类”,而二选一的思维,则是认为所有事物都可分成两类。


2、“封闭体系”思路的优势和弱点


就SNS的本质,即从“封闭体系”到“开放体系”的“哲学转变”这点来看,“局限在公司内部的社交活动”可说是极不完善的次品。


蚂蚁是“静态”地理解解释,蝈蝈则是“动态”地理解解释。


逻辑思考的最大武器是任何人据此都会得出相同结论的重现性和必然性,要想从未知的世界得到新的有创造性的创意,直观和偶然性是无论如何都不可缺少的。


“封闭体系”的思路的最大优点,即在于使某种程度上存在边框的事物趋于完美。



(四)、从“固定维度”到“可变维度”


 1、为了“升维”,要以“上位概念”思考


一言以蔽之,就是能否从元视角进行思考。


“升维”能使变量增多


点→线→面→立体的变化,就是升维的形象之一


2、是使固定变量达成最优化,还是创造新的变量


思考如何在同一个赛台上“战而胜之”的是蚂蚁,思考如何彻底改变赛台以便“不战而胜”的是蝈蝈。


以创新的不同水准而言,蚂蚁的创新是连续的、渐进的,蝈蝈的创新则是不连续的、有破坏性的。


3、各单位所体现的经营管理的维度的不同


提高利润有“提高营业额”和“降低成本”两个选项,仅仅如此,经营施策的自由度就能有所提升。


在相同变量的前提下不难想象,在变量少的赛台上较量更容易“获胜”。


4、“固定的蚂蚁”与“可变的蝈蝈”的对立结构


蚂蚁作为解决在固定变量中提出的问题的专家,会为之竭尽全力,而一旦进展不顺,就会认为“制定问题(变量的定义)的人有错”。


蝈蝈若是认为问题本身不对,就会放弃解决问题,开始自己定义别的问题。


蚂蚁是志在成为“第一”,蝈蝈是志在成为“唯一”。


蚂蚁的组织管理需要的是“规章”“规矩”和“模板”,而蝈蝈的管理一旦模板化,则会完全起反效果,因为剥夺自由度是维持蝈蝈工作动力的最大忌讳。


蚂蚁是在已确定的赛台上尽力做到最好,蝈蝈则是全力思考如何找到别的赛台,以便能在既有的赛台上“轻松享乐”。然而,所谓“轻松享乐”不过是蚂蚁的看法,蝈蝈可是会“为了轻松享乐而彻夜思考”的。


(五)、从“奇点”出发的问题发现法


这里所说的奇点,是指“反常识的新事象”。


“以两种思路看待奇点”是发现问题的重要视角。


1、“奇点”是如何产生、进化的


这里所说的“奇点”,是指无法以常识测度的、与平均事象严重脱节的所谓“不正常的事象”“古怪的行为”或其主体,即“怪人”(数学中的“奇点”别有所指,这里仅将其定义为一般意义上的词语)。


“奇点”其实装满了未来创新的种子。


2、蚂蚁和蝈蝈对待奇点的不同反应


一言以蔽之,“蚂蚁型”的反应是对新变化持否定看法,试图对其进行“规制”“管理”“禁止”。世间大部分的人都是这样的反应。


“蝈蝈型”的反应则是对新动向采取中立或肯定的立场,觉得“以后这股动向也许会成为主流”。


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通过既有的固定解释去看待事实”的蚂蚁的思路与“按照原样看待事实以思考新解释”的蝈蝈的思路的区别。


从形象上加以表述,蚂蚁是“墙内和墙本身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的视角”,蝈蝈是“从墙的上方俯瞰全局的视角”。这里所说的“墙”,是已构筑的“业界”“组织”,偶尔可以是“规则”,总之是权力阶层需要守护的对象。


3、权力阶层vs.革新者


蚂蚁有着明确区分墙内墙外的思维,所以会采取“守势”,把奇点视为“墙外”异物而彻底排除。


蝈蝈会从“有必要改变墙的位置或方向”这一认识问题的角度入手。


二者之间就是“试图改变对方”与“主动改变自己”的区别。


就思路而言,权力阶层是基于决定论的思维方式(一切都要获胜),革新者则是基于概率论的思维方式(夹杂着一定程度的失败)。这就是二者的区别。

 

4、奇点发现法——着眼于“禁止”“其他”


从“禁止”一词中一定能感觉到“两种需求”,一种是“希望禁止方”的需求,另一种是“被禁止方”的需求。


所谓分类,指的是根据现今已知的事物观进行思考,而奇点的候补就隐藏在那些无法分类,即不得不归入“其他”分类的事物当中。


(六)蚂蚁和蝈蝈能否共存共荣?


 1、蝈蝈在蚂蚁窝里跳不起来


一般来说,组织越成熟,就越会“重视革新”。这也可说是必然的变化。


组织里蚂蚁的比例越高,革新的必要性就越高,但越是如此,蝈蝈就越没有立足之地,“跳不起来”。


2、互相怎么看


“变量少”指的就是在这种状态下,无法认识到自己所没有的作为视角的变量(在本例中就是圆的“厚度方向”)。


3、通过“元级”克服对立结构


这里的关键字是“元”。关于这个关键字,后文还会谈到,一言以蔽之,就是指以“上位概念”进行客观审视的视角。


那么,蚂蚁和蝈蝈怎样才能做到共存共荣呢?


首先要做的是从上位,即元的视角来认识“思路的差异”。


支撑现实的是蚂蚁。不论组织还是社会,如果都是追逐“理想”的蝈蝈,后果将不可收拾。


“混合”与“组合”看似一样,实则完全不同。所谓“混合”,是指无视各个体的个性,姑且先混在一起,用一个原理统括起来。


所谓“组合”,是指在充分理解每个个体的个性的基础上,在元级上思考最佳的组合方式,以最大限度地活用各个体的个性。


4、决定是蚂蚁还是蝈蝈的性格和环境


什么样的环境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呢?


拥有“开放体系”的蝈蝈型思路的人,是站在所谓“超体制”的立场上的。


所谓权力阶层,指的是已经拥有积攒来的各种“资产”,“可失去的东西太多”的人或组织。




PART IV 发现问题所需的“元思考法”升维发现问题


PART IV的要点

1、介绍三种通过提升视角或思维的“维度”来促进发现未知领域问题的“元思考法”。

2、通过“抽象化、类推”升维。找出已抽象化的层级上的共同点,就能找到与遥远领域的关联,从其他领域获得新创意。

3、通过“思考的‘轴’”升维。不是关注个别事象,而是在更高一级的“思考的‘轴’”上理解事象,如此就能发现自己的思维盲点,同时意识到新视角的存在。

4、通过询问“Why(上位目的)”,即“为什么”来升维。例如,以手段→目的的形式升至“上位目的”,就能不受具体手段的限制,正确地定义问题,想出本质的解决手段。


(一)、上位概念与下位概念

思考中的上位概念,一般多指抽象度的高低。也就是说,越抽象的越是“上位”,越具体的越是“下位”。


1、上位概念是指用以思考的解释层


关于上位概念,「高维度思考法」作者在书中采取“用于以通过诸多事实获得新知见为目的的思考的层”的见解。简而言之,上位概念就是“用于思考的概念层”。


通过“套用框架”思考,对事象进行分类、关联(“分、连”),就能发现自己的思维盲点。


“元思考法”并非如此,它体现了“从更高一层观察”自己的思维形象。


2、上位概念是指用“元”思考


所谓“元”,常被用于“俯瞰作为更高一级的视角的事物”这种形象。


“元认知”的形象顾名思义,该形象就是“俯瞰”自己。


3、脱离“现在、这里、这个”


所谓“这里”的视角,是指以自己走在现场的视角开始说明。



(二)、通过“抽象化、类推”升维


第一个方法是通过“抽象化、类推”升至上位概念。


若将个别事实视作具体,则基于某共同点抛弃其他所有特征、视为“同一范畴内”的解释,就是抽象。顾名思义,抽象意味着“提取特征”。


各门科学的“定律”也均来自抽象化。定律即不同事象间的共同规律。抽象化适用于众多事象,可谓是效果显著的定律。


1、“分类”是源自抽象化的上位概念


越是向“抽象化”这一上位概念过渡,就越简化,越趋向于整体的结构化。因为抽象度越高,统合度就越高,最终会成为一个整体。


2、“关系与结构”的抽象化


两个事象间的关联称为“关系”,包括“关系”在内及三个以上的多个事象间的关联称为“结构”。


如此找出乍一看完全不同的领域之间的共同点,从而生成新创意,就是类推思维。


像这样“将相距遥远的不同事物联结起来”,就是类推思维。

 

3、作为抽象化应用的“类推”


“类推”简而言之,就是从“表面上不同,结构上类似”的遥远领域借用创意的思维。


常见的武断的思维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认为自己的行业很特殊,觉得“其他行业或商界以外的事例没用”,心门紧闭,思考停止。 另一种是过于一般化地思考,觉得“做什么都能顺利”。



(三)、通过思考的“轴”升维



“轴”是一个常被人随口使用的词,


「高维度思考法」作者在书中将其定义为“观察个别事象(即下位概念)时,作为基准的上位概念的视角”。


1、思考的“轴”是指解释的方向性


思考的“轴”,可说是用于解释个别事实或事象的事物观。


2、思考的“轴”的三个种类


第一种是作为大的视角,视基准是定量的还是定性的。所谓定量的,是指能纯粹用数字表现的“轴”,


第二种领域是定性的,其形象是通过定性地提取对立概念,然后在它们之间架起“轴”。


通过经验法则以归纳式提取的“轴”,通常称为“框架”。



(四)、通过“Why(上位目的)”升维


 1、目的与手段、原因与结果是“一个道理”


所谓目的,就是疑问词“为什么?”,即英语的Why。


换言之,“目的”和“原因”通过“为什么”或“Why”这一上位概念而得到了统一。


 2、“为什么?”是向上位概念回溯的唯一口令


我们日常所抱有的疑问分为几种,几乎尽被英语中常用的5W1H囊括无遗。Why(为什么?)What(什么?)Where(哪里?)Who(谁?)When(什么时候?)How(怎样做?)


(作为How的衍生还有)How much, long, many, often等。


疑问词的维度和结构


毋庸赘言,唯一一个能升至上位概念的疑问词是Why。Why的特殊性正体现在它是“指向上位”的疑问词,只有Why能以“要想解决本来的目的,需要解决的问题本身应该不同”的形式定义问题。


其他疑问词都是从“已有问题”的角度出发,然后思考“如何具体化”,是用于解决问题的疑问词。也就是说,只有Why是用于发现问题的疑问词,其他都是用于解决问题的疑问词。


1、“How型疑问词”的“维度”


“How型疑问词”,其中的任何一个都可说是用于具体化的疑问词。


2、只有“为什么?”能“重复5遍”


3、以上位目的思考的Why型思维


4、通过Why型思维“改变赛台”



(五)、为了活用“元思考法”


1、与上游工作契合的元思考法

 

2、上位概念的工作不可能“分担”


所谓概念,是针对象物“简而言之是什么”的简单说明,要做到高度抽象的表现。


像众包那样的集体智慧所适合的,是下位概念的创意提取。这一点有必要留意。


概念这个东西,做决策的有关人员越多,就越容易像嫁接一样,形成不伦不类的折衷方案,最终只会造出凡庸的东西。


解决问题的品质由上位概念和下位概念的“等级差”决定。



后记


“知的不可逆性”决定问题的发现和解决


「高维度思考法」作者在书中认为“元视角”是思考的原点,尤其对于发现问题而言,可谓是最最基本的思维方式。所谓的“元”,就是“意识”。任何事情走到最后,都会抵达简单的本质。


德鲁克所提倡的“无知”,是将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持有的知识,主要是解释等级的知识进行重置,以“外行的视角”看待;而苏格拉底所提倡的“无知之知”,是“从上方俯瞰”自己的无知本身,也就是强调了“元视角”的重要性。


「高维度思考法」作者在书中认为“知识的重置”之所以有必要,是因为掌握的知识一旦固化,就会成为偏见而起反作用。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欢迎关注【老蔡悦读】,一起在书的海洋畅游,享受阅读的快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444评论 6 49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421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036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363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460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02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11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280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36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14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190评论 1 3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848评论 5 33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31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9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11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067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078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