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校园里正流行《小芳》歌曲,每个同学都会哼上几句,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小芳”成了所有男同学的初恋情结,或者是内心的向住。
是啊!告别了家乡,告别了熟悉而又温暖的亲人,来到美丽的省城一武汉。我们学校座落在武昌关山区黄金山一带,旁边是汽车工业学院,纺织工业学院,煤炭学校,电子学校,学校与学校之间仅一墙之隔,两站路是武汉理工大学。学校旁边就是湖,一个湖挨着一个湖,湖边有几处小小的梯田,种上时令的蔬菜。不远处黄金山,名字很响亮,其实就是小山丘,山丘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松柏树,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点缀着城市的天空,人们的视野情不自禁转向那点绿色。绿色,生命本质的颜色,生机勃勃,容光焕发。
学校里的世界很单纯,上课,吃饭,就寝,基本三点一线。放学后,三三两两的同学,一起出去散步,看湖里的鱼儿跃出水面,漾起一圈一圈涟渏,或者绕着黄金山走一遍,看日落余辉撒着金光,温暖,炫丽。青春的时光慢慢地流逝着,青春的我们为赋新词强说愁,大把大把的时光,随意投掷。没有父母的管束,没有老师的监督,一下子恢复了自由,那种掌控生命的权利,又没有能力掌控,一会儿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一会儿又回归自己,矛盾,纠结,彷徨,无所适从,无以安放那颗脆弱,孤独,敏感,多疑的心。
生活,以正常的秩序进行。交朋友,找自己的知心朋友。朋友A,就是那时交到的。她是学校老师的女儿,圆圆的脸颊上嵌着一对迷人的酒窝,一双眼晴朴闪着智慧的光茫,五官端正,大气,给人一种美好的印象。她成了我同桌,我们企足谈心,心心相印,彼此间毫不生分,真是前世有缘,今生相见。那种感觉亲切,自然,相互欣赏,彼此爱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A的爸爸妈妈温文尔雅,知书达礼,一副学者派头,谦虚,和蔼,如沐春风。A在家住,上课前来教室,跟大家一起学习。班里也是分派的,一半是河南同学,南阳派,十个是武汉的,清高派,余下的我们被同学们称,乡下派,来自四面八方的农村,衣着朴素,言语笨拙,生活节俭,自卑,胆怯,孤独地行走在校园里。
A像大姐一般保护着我,清高派对A有些敬畏,不敢惹我,南阳派,距离远,互不干涉。倒是乡下派,有的扫地,故意扫把掉我桌上,一哄而笑,嘻嘻哈哈地过去,没有道谦或者是善意微笑。我内心翻江倒海,怎么走哪里,都被人欺负呢?我想发脾气,又不会发脾气,A冲过去,一把拽住扔扫把的,你长眼睛没有?扫把故意扔别人桌上,不道歉,成心的不?那个虎背熊腰的同学愣住了,乖乖地走到我身边,向我说,对不起,请原谅。我不住地点头,那一刻,因为A为我挺身而出,悍卫我的尊言,心里充满爱与感动。这么多年,我与A一直往来着,维护着属于我们的纯净友谊。
朋友B是襄樊的,瓜子脸,一双眼睛顾盼生姿,熠熠生辉,窈窕身才,气质优雅,品味时尚。B的父母经商,家里经济宽余,B吃的,穿的,用的都很讲究。我俩上下铺,她在下辅,我们都偏爱文学,经常一起泡图书馆,阅览室。B很会写文章,经常在读者上读她的文章,很羡慕,她文章时时流露“哀漠大于心死”的悲壮,不懂她为何那般忧伤。B家还有弟弟,总认为父母重男轻女,更偏爱她弟。
我们时常一块儿散步,一块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一起谈论文学,谈论我们所学机械制造,枯燥泛味,谈论老师,同学,一起感伤青春的迷茫,混沌。那些日子,撒满花香,温馨甜蜜。
朋友C是十堰郧县的,我们是老乡,又一个姓,干脆结拜姊妹,我们一起相互取长补短,各取所需。C性格豪爽,为人耿直,善良大度,小巧的身才,机智的头脑,胖呼呼的圆脸,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很会来事,跟谁都相处的好。C父母是地道农民,承包橘园,很会赚钱,C从小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我与C后来都回到十堰,来往密切。真的跟亲姐妹一样,时常聚在一起,说说心里话,相互安慰,鼓励,携手一起共度人生。
朋友之间都是有缘份的,有的深,有的浅,有的长,有的短。感谢缘份,让我们在青春的时光里相遇,相爱,相互扶持着。一个个美丽的夜晚,一段段精采的故事。书写着青春的繁华与茂盛。
记忆的拐角,有你,有我,有他,同行一段路,同唱一首歌,同时在青春伊甸园里,捉迷藏,做游戏,共度美好年少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