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告四十年大事记(1993)

1月12日,《中国工商报》发表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广告司负责人答记者问。第一次正式公开宣布“私人可办广告公司”,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7月15日,国家工商局发布《关于在部分城市进行广告代理制和广告发布前审查试点工作的意见》,在全国开展广告代理制试点。

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相继开办广告学专业。

台湾黄禾广告公司总经理何清辉荣获戛纳国际广告节金奖和美国纽约广告节金像奖,这是华人首次荣获国际广告大奖。

珠海举办首届广告人节。

李岱艾(中国)成立,与上海日化厂广告公司合资经营。

新加坡西方电影公司获得在全球各地出售中国境内公共汽车、火车、渡船及机场广告版面的经销权。

中广协公布1993年全国广告公司前50名与三大媒体前20名广告经营额排序,分别居首位的是:广告公司为上海广告公司,电视台为中央电视台,报纸为《广州日报》。

广告收入过亿元的报界广告大户前5名分别为:《广州日报》、《羊城晚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海南日报》。

1993年被誉为中国广告年,广告营业额首次突破100亿大关,达到134亿元。全国广告经营单位31770家,从业人员311967人。

品牌广告语:

青春宝,使你永葆青春(青春宝)

燕京啤酒,清爽宜人。(燕京啤酒)

不要太潇洒。(杉杉西服)

走富康路,坐富康车。(富康车)

明星风采,纯纯关怀。(美加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