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滔文教河,谦谦文教人(提纲)

      文教河是文昌境内第一大河,全长约五十多公里,落差三十多米。它发源于琼山的树德头(白溪)和翁田镇的真正坡(黑溪),沿途还有几条小溪并入其中,最宽处靠近八门湾约一千米,最窄处位于宝芳乡境内仅二十多米。千万年来,文教河水滔滔不绝,汛期水盈,旱期水枯。有一半流经文教境内,沿途分布着文教域内六十多个自然村庄,酿出了两岸的万亩良田和万亩水域(水塘海塭),是名符其实的鱼米之乡。它养育了世世代代谦谦的文教人,是文教人民的母亲河。“文教河”又名“行坎溪”,唐宋时期曾称为“竹溪”“曲水”和“屐坎溪”,从明朝起,因科举考试出了个“一里三进士,七里八举人”而被绅士改名为“文教河”,意谓“文以教化”的意思,延用至今。

文教河有以下特色:

1、文教河上风光旖旎,物产丰富,六十多的自然村分布于沿河两岸;河上植物茂盛,风景如画(环境水文)。

2、人文荟萃,政商学侨,人物星云;(人物简述)

3、红色文化厚重,英雄辈出,共产党文昌一大和共青团文昌一大在此召开,抗日战争的宗儒山战斗在此打响,有八个老区村和二百六十多位烈士书写着文教的红色历史(红色记忆);

4、尚德明理,书香浓烈,自明朝起,学风渐盛,学子星云;联东中学更是县东一枝独秀,成就斐然(教育兴镇);

5、商贾云集,华侨众多,爱国爱乡人士乐善好施。为文教的振兴做出贡献。

6、民风淳朴、文化多元、文明睦邻、薪火相传。

7、旅游景点有:邢宥旧居、文昌一大会址、加美革命纪念馆、水吼烈士广场、宗儒山战斗纪念亭、联东中学、康美红色文化园、林李明故居、郑庭笈故居。

8、艺文底蕴深厚,文教儿女扎根乡土文学,活跃乡村文化。

结论:文教是个文明之乡、读书之乡,华侨之乡,红色之乡,鱼米之乡。

文章结构:顺河而下、各个村庄依次介绍:

1、后田村(委),包含宝夏、西山、龙塔、山桃、后田、老家、昌焕七个自然村:人物有:船王郑学校、知名烈士蔡克,国军少将郑拔群,后田毗邻宝芳乡和昌洒乡,是个革命老区村。有一座由船王郑学校出资建造的文教河上最早的水泥桥。历史上养鸭业和铸造业出众。

2、培龙村,包含了老家山村、松树村、美竹村、后崀园村、三加村等五个自然村:陆郊市,陆郊砖瓦峎,经政小学(后改培龙小学)。主要人物:抗战名将郑庭笈、一汽总工郑庭铭、政要郑心穗、黄守灯,邢诒孔,爱国华侨邢李㷧、陈世英。以及三加村的十一位黄埔生。陆郊砖瓦闻名县东。培龙还是文教最早建成的文明村。培龙小学办学出众,先后培养出八位海中学生。

3、联新村,包含康美村、山桃村、后崀村、崀尾村、下路村、老家昌村、宝藏村等七个自然村: 主要人物:中央委员林李明;银行之家林学吾一族。堡垒户林尤椿、树联婆,杰出家属范会军一家,以及知名学者 蔡时椿,蔡文琴、蔡文华父女。康美村是个老区村,建有红色文化园一处。抗日战争时期曾有一个活捉日本鬼子的小人物故事。联新村靠近文教河的中段,土地肥沃,水稻高产,盛产花生和地瓜。康美村人还有到月亮湾挖“麦雪”的习惯。

4、熔炉村,包含良亩、进坑、田堆、香山、出头等五个自然村:人物有,著名学者范会国,一门三博士的林日东家族。政要黄文统、许达民。青年小提琴家范晓星,熔炉的瓜菜县东闻名,水稻高产。

5、宝典村,包含宝典、鳌头两个自然村:人物有,民国第一任县长陈岛仓,灰雕艺人利才章,琼剧编剧林炬。

6、文南村,包含孝友、仁山、仙山、石井、文到、三港、溪西、中村等八个自然村:历史人物有进士何策、林密、举人林德隆、林广等;此村历史底蕴厚重,有文昌一大会址,宗儒山战斗纪念亭,有启智文教的宗儒学社,溪西林氏祠堂文化历史悠久。还有政要王赤光、王波、黄维等。此村竹编业比较出名,产品远销文昌县东。文中洋的农业发展潜力很大。

7、加美村,包含石壁、加美、水吼三个自然村,是文教红色文化的摇篮地,出色人物有:邢慧学(邢冬梅)、林佩椿、邢谷伟、林青、林令秋,以及历史名臣邢宥。此村有两座红色文化园和邢宥故居文化展窒。石壁一村满村忠烈,利民英是一位光荣母亲。加美村也是文教旅游的打卡地。

8、坡柳村和同源村,包含坡柳、文明、山岱、山森、东君、坡头、同源等七个自然村。知名人物有作家郑心玲,改开后的商人有陈涛和符虎。坡柳水闸在此处跨河而建。同源学社是文教较早的学堂之一。坡柳圣娘是民间的崇拜图腾。

9、立新村,包含咸正、溪边、黄沙、乐内、堆福、溪头等六个自然村,人物政要有符兴(付省)、专家学者符史辉、邢福武、邢福能、符蕾等、溪边村是革命老区村,许声栋一家满门忠烈、坚强堡垒。此村地近八门湾,历史上曾是产盐地,“二爹捞塭”的副业远近闻名。咸正洋水稻长势不错,是个鱼米之乡。立新的尚明小学历史悠久,办学出众,先后培养出六十多位文中学生。

10、宋六村,包含宋六、西坡、排坡、昌远、南台、排田、昌政、新屋园等八个自然村。历史上的政要有民国时期的文昌县长林中坚,共产党付县长符之汉,文昌县政协主席林明仁,爱国华侨符国成。还有一位名扬乡里,德高望重,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符国仲老师。宋六村和光辉村属宝陵河流域是流经文教的第二大河,宋六和光辉村东向月亮湾,中间有一大片的坡竹草崀,是放牧的好去处,昌远南台人的养鹅和养牛业十分出色,昌政人种的东瓜日照充足,个大肉厚,比较出名。

11、光辉村,包含昌福、昌政仔、文山三个自然村,曾经是文教的农业示范点,此村村前流过宝陵河,植被茂盛,土地肥沃,盛产蔬菜花生,养鸡业出众。靠近月亮湾,历史上渔业发展不错,昌明小学是较早的学堂之一,华侨符开源事业出色,爱国爱乡。

12、红峰村,包含乌土,良东、下田三个自然村,爱国华侨欧宗清岀生该村,他为文教的医疗事业做出贡献。该村的瓜菜种植业较好。良亩坑的水稻也很高产。

13、文教墟,也称行坎市,因溪得名,是历代文教镇政府的所在地。文教农具厂,手工业社,十八行、生产酱油的大熬和商业船队均立于此,它是文昌县东最早的农产品交换集市,是文教河上的一颗明珠。是文教人走向世界的起点,联东中学建校于此。

14、百年名校联东中学(建校史略)

15、飞架东西的文教桥(建造史略)

16、坡柳水闸(功能和建造史略)

                  2025.8.31日初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教河,是文昌县境内最大的河流,全长约五十多公里,有二分之一流经文教境内,它用甘甜的乳汁,经年不断的养育了...
    度口阅读 324评论 0 9
  • 文教镇是一个风光旖旎,钟灵毓秀的椰海之乡,崇文重教的读书之乡,游子众多的华侨之乡和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老区之...
    度口阅读 61评论 1 5
  • 文/朱思宇 修補新安所城碑序 新安古城,湫隘不恭,覆屋云散,草蔓崇墉,爰依旧跡,焕厥前蹤,魁光炫彩,地轴称...
    陶冶斋阅读 700评论 0 1
  • 文教¹河畔,三港²祥集,溪西³水吼⁴,中村⁵花繁。故人邢宥,谐孝友⁶游仙山⁷。三人进士及第,蟾宫折桂,独...
    度口阅读 649评论 1 11
  • 在漫长的农耕文明时代,“秦砖汉瓦”是中国人建房的上好材料。有了它杜甫才写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
    度口阅读 669评论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