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看起来是几何问题,其实是函数问题——东野圭吾《嫌疑人X的献身》
周五,让女儿早点放学归来,不是去放纸鸢,而是怕放医生鸽子。方敏是儿童发育方面的专业人士。
方医生看到我们,其实是不悦的,因为曾经我们约定每月来报到一次,并承诺每月减一公斤体重。现在我们父女两胖子,面目全非地站在她面前,时光已经过去了小半年,中间还过了个饱食终日的新春佳节。
方敏虽然不悦,但是也没办法批评,她只是个医生,又不是老师,还是循规蹈矩安排女儿去做骨龄测试,结果出来之后,方医生在电脑上认真地阅片,甚至拿出厚厚的一本参考书来比对,你还别笑,这才是真正的好医生。
半晌,方敏终于合上那本比她脑袋还大的书,抬头无奈地问我,“骨垢线闭合在即,要不要冲一下?”我心想,冲一下就冲一下,这番无奈表情又作何解?方敏见我不以为然,接着打击我:“每周打的生长激素一年30万,每日打一年10万”。我脑子嗡嗡作响,回想起一个朋友,每次喝酒到9点左右,就要开溜回去给女儿打生长激素针,一度被酒肉朋友们当成借口和笑料,他就解释说,一年一辆车呢,不能让钱白花了,现在看来我的确是误解他了,原以为是一年一辆比亚迪,未曾想是奥迪。
方敏和女儿就静静地望着我嗡嗡作响的大脑袋,医学问题瞬间转化成了面子问题。
“打,当然打,我们可以打10万的那种。”我故作镇静地回答道,语气还算坚定,但不知道五官表情是否自然。
方敏接着说,“好的,打了可能会增高两厘米。”
两厘米,我心想,就算长在我的那话儿上,老婆都不一定能感觉到,长在一个一米多的人身上,你不用尺子量过,怎么能感觉到?人生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你发现自己为之倾尽全力的所谓宏伟目标,竟然不值一提。可是不打吧,女儿可能会自卑,影响她的自信心,老婆可能会自艾,怪自己找了一个收入和身高一样低的老公,医学问题又转化成了伦理问题。
方敏接着说,“这就好比用钱堆身高,2厘米,还得用美金百元大钞堆”。
我不禁犹豫了,10万也好,30万也好,如果用来买增高鞋垫,估计也能买一车了,如果不买增高鞋垫,每年拿出1-3万来给女儿买新衣服,化妆品,穿衣打扮,那也是妥妥的。医学问题,这下又变成了经济学问题。
“爸爸,我不打了,我要回去做作业了。”女儿冷不丁冒出一句。
有理有节地告别了方医生,和女儿手挽手走出诊室,下了扶梯,出了大门,终于来到了一片人少的空地,我的眼泪终于尽情地流淌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