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惰真的会上瘾吗?
1、懒惰不会上瘾,不会让你离不开懒惰。
2、但是会让你忘记自己是处于一个懒惰的状态,让你不断地重复原来的状态。
3、而只有当你充分意识到你现在是在懒惰,你才能摆脱懒惰。
一、
高考将近,我也来说一件高考的事情。
我还在高三的时候,我上课很喜欢偷偷地看课外书。比如在上数学课,老师在讲台上会给我们一两道比较难的数学题,让我们去钻研,但是我通常没着去解答老师给出的数学题。相反,我在座位上偷偷地看课外书(比如青年文摘等不费脑的书),然后等着老师讲解题目。
我自己以为我学到了知识,但是我在事后回想,我并没有在学习,我在偷懒,我在看杂志,我觉得我非常的懒惰。但是我在上课时并不会知道我在懒惰。
另外一个情况就是我和好朋友。他和我曾计划着一起去写一篇小说,大约10万字,而最后我们还是没有能完成这个小说的计划。我去回想这一件事情,我发现我们把很多的时间放在查阅上,比如看别人的小说怎么写,去看别人文章的内容找灵感。看着看着,就开始看杂志,看漫画,聊天等等。我们也有意识到我们应该着手去写作,而不是去看这看那,但是我们并没有开始写。我们在拖延,在做没有难度的事情,我们在偷懒。因为我们懒得动笔写,我们连小说的雏形都没能完成。
我们会发现,懒惰在上述的两种情况下,就是我们不愿意花费精力在有难度的事情上,转而把精力放在我们觉得没难度的事情上。而这样的状况持续下去,就会出现我们在懒惰中所出现的,比如无聊、消沉等的感受和态度。但是,尽管我们无聊了,我们消沉了,我们并不会马上告诉自己:“啊!我现在在偷懒呢,我应该去做我该做的事情呀!”
懒惰之所以会不断地出现在我们身边,就是因为你在偷懒的同时,你不是去睡觉,而是手头有做事情,有在做一个件简单的、机械的、比较无意义的事情,你的潜意识会告诉你:“你在做事呢!”
而当你回过头来反思自己这段时间里做的事情,你才会觉得你怎么就在那里看杂志、玩手机呢,你怎么没去学习,你怎么没去钻研项目呢?
在理解到懒惰在现实生活中是这样子作用于我们身上,我们是不是应该再深入去思考一下
懒惰是如何让我们心理、胜利受到影响的?如何才能意识到这样的懒惰呢?
所以,我现在要去偷懒啊~喔,不对,我要去查资料。
二、
现在查完资料回来,那我们现在好好思考下懒惰这个东西是怎样在心理和生理上对我们产生影响的。
我们会发现,我们在懒惰的时候并不是在睡觉,而是手头有在做一些事情,而我们发现这一些事情是非常简单的,机械的东西,比如你要去写一篇小说的时候你去看时尚杂志等等。其实我们会发现,我们的懒惰其实是我们会选择去做简单的事情,会选择去做一些我们很明确知道过程和结果的事情。
那么,其实懒惰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自我的羊群效应(源自怪诞心理学的词)。自我羊群效应指的是你会选择去做你已经做过的事情。
举个来自怪诞心理学MOOC课程里的例子。
你以前喝咖啡,一杯咖啡四块钱。而有一次在外面,你太阳下暴晒了几个小时,也好久没有休息了,你现在急需一杯咖啡来让振奋一下。这个时候你去买那杯四块钱的咖啡,还要走很远,而在附近你发现了一家星巴克。我们都知道星巴克的咖啡的价钱接近30元,如果你以前没有去过星巴克喝咖啡,你会觉得这个价钱非常高,正常情况下你是不会选择喝星巴克的咖啡的。然而,在你现在急需一杯冰冰凉凉的咖啡来让你精神一下的时候,你还是选择进去,掏出30块买了一杯星巴克咖啡,心满意足了。
那么,当下一次你路过这家星巴克的时候,你还想喝咖啡,你还会不会进这家很贵的咖啡店呢?
会的。
因为人对过去的情绪的记忆会比对过去行为的记忆差。当初你进去喝咖啡是因为你很热很累,你极度需要一杯咖啡,而你现在只记得,你曾经进去喝了咖啡。虽然不记得为什么,但是你会觉得,你以前做的事,肯定是有道理的,所以进星巴克去喝一杯咖啡是一个不会错的选择。当你不断地重复上述的行为,你以后去星巴克喝咖啡就会变成一种不用思考的行为:我前面去了那么多次,肯定符合我的要求的,这样子做肯定没错。这就是一种自我的羊群效应,会自发地去肯定自己以前做过的事情,因为你对你以前做过的事情是了解的,了解过程,了解结果,所以你会更倾向于去做你已经做过的事情。
那么我们说了这么多关于自我羊群效应的事情,我们回到关于懒惰的讨论上。
我们会发现懒惰的时候我们很少去选择做一件比较新颖的事情,我们会选择的方式是看时尚杂志、煲电话粥或者其他我们以前做过的事情。这样的事情我们都做过,那么当我们面对一件工作的时候,我们会选择我们以前做过的来逃避我们要做的工作。相比之下,除了我们看时尚杂志比工作轻松外,我们对看时尚杂志的行为会比做工作要来的熟悉:毕竟工作是各种各样,处理方式也要随着内容的改变而改变,而看杂志的话你只需要翻页,看一看衣服和模特,不需要额外的精力去思考。
基于自我的羊群效应,我们联想到懒惰和要处理事物的了解程度有关,我们会发现,这实际上联系到我们从小都被告知一个道理:一件大的事情,我们需要把它分解成小的事情,这样子困难的就会变简单,我们也会积极主动而且有效的去完成。
我们是因为事情变简单了才选择去做吗?并不是,而是因为在目标的划分过程中,我们会逐步清楚我们要做什么。我们偷懒的时候会选择做的事情是我们以前所做过的,而就是因为我们做过了这件事情,我们知道了过程和最终目标。而当一件事情划分得足够好的时候,我们也能很明确的知道这个划分出来的小任务的过程和目标。
所以,学习如何分解任务是一件克服懒惰的极为有效的方法。
不过,好像懒惰也没有是天生形成的,不然也没有上瘾的可能,那么懒惰是怎样开始的呢?
三、
我们知道懒惰是你会选择去做一些简单的事情代替你原本要去做的事情,会把时间浪费在无聊无意义的事情上,却对自己实际上在懒惰毫不知情。而在选择做事情上,我们会更倾向于做我们所做过的事情,以此代替我们要面对的工作,这样子也是懒降低我们生活效率的一个地方。
那么我们来讨论一下懒惰的开始。
很多人喜欢打篮球,在打篮球的时候,就算没力气你下场了,但是稍微坐一下就会想上场继续打球。而当我们打完篮球回家坐到沙发上的时候,这时候再有人叫你出去打球,你就会觉得浑身乏力,一点都不想动,不会想继续打球了。
其实我们打球累了呆在球场边休息,和我们回家坐在沙发上休息,都是休息,但是我们在第一种情况下就会想继续打球,在第二种就会拒绝继续打球。为什么,其实很简单,因为我们累呀。
我说的累并不是说身体上的累,而是在心理上,我不想去改变我现在的行为模式去做其他的事情。打球会想继续打球,休息会想继续休息。你回家休息了,然后让你去打球,改变了你在休息这一个行为模式,所以让你再去打球你就不回去,而如果这时候给你水喝,你会咕噜咕噜地去喝水,这时候让你打游戏看漫画休息,你也会这样子做。(我打完篮球就超级喜欢去看漫画)
如果我们把打篮球这个事情换成是工作,我们会发现,第二种情况其实指的就是我们在工作中的懒惰。我们会发现懒惰的开始是因为你很累,想休息一下。然后一休息就一直休息。一懒惰就一直懒惰。
因为你会保持你原来的状态。
很多知乎上的人都提倡适当的运动可以让我们保持充沛的精力,会让我们更有效更积极地去工作。我们可以理解为你去适当的运动,其实就是让你离开原来的懒惰的模式,进入到另外一个行为模式,比如运动,工作。而很多人并没有保持适当且规律的运动,就是因为你要主动地离开你原来的懒惰的模式,这并不容易。
前面我们有讨论到我们面对一项工作的时候,会选择去简单的事情来偷懒。而我们会发现,你一偷懒,比如一去看杂志,一看就会看大半天,而不是看那么五分钟就回到工作中去。这种选择做轻松事情来替代困难工作的行为本身是一种对疲劳的大脑的舒缓,但是太多人会不断地持续,没有再次主动地回到工作中去,才会产生那么大的由这种懒惰引起的效率低下。
这是懒惰的开始的一种理解,而懒惰不仅仅是这么简单的开始。有的时候,我们的懒惰不仅仅我们不勤奋做事情。
在高中的时候我们会发现:
有一些人在教室里复习的时候慢条斯理,不时看看小人书,不时去和人讲下话,忙忙碌碌的样子却没有认真的做事情。而晚自习下课,发现自己很多东西都没有完成,回到宿舍又开始努力。
本来晚上12点要睡觉休息了,但是你想到别人比你强好多,你就想努力多一把,学到十二点半。你会觉得:啊,我好努力啊,别人都休息了,我还会主动学多半个小时。但是,我们会发现在这半个小时里,你仅仅是做多了两道题,并没有多大的效果,而且休息不好还会影响第二天的学习。但是,这半个小时会让你产生一种错觉:我好努力!
这是一种典型的自己感动自己的方式,比如在吃饭排队的时候背单词,然后忘记了;比如大家在休息的时候,放弃休息去学习,然后效率不高。所有这样子的行为,是一种自己感动自己的行为,或者叫做战术上的勤奋,战略上的懒惰。
你并不是在努力,你只是不断地在找事情做,把自己的空闲时间和休息时间填满,营造出一种你很努力的错觉。
你在自己感动自己。
很危险的是,自己感动自己这样的行为是会上瘾的。懒惰不会上瘾,但是在懒惰于思考的情况下,这种自己感动自己的行为(不想方法而只想着用更多的时间学习)会给你一种充实感,满足感,让你觉得你的未来在不断的变好。而这仅仅是错觉。
懒惰很多时候仅仅是从你想休息一会儿开始,而懒惰的危害则是你并不知道:你所有的努力,仅仅是一种自己感动自己的错觉。
你看起来很努力,却懒得去思考。懒惰不会让你上瘾,却让你丝毫不知情,你在懒惰;让你丝毫没想到,你不应该懒惰下去。
这才是懒惰真正可怕的地方。
四、
我之前没时间来完善这一篇文章是我的各种各样的事情太多了,导致一些事情被耽误。为什么被耽误呢?因为事情一大堆,我没及时也不敢把一些不必要的事情清理出来,导致我做了好多但其实是不大必要的事情。
懒惰的一个方面是对自己深陷的麻的的不清晰不了解,也懒得去搞清楚,只想着顺其自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分清楚各种各样的事情,搞清楚身边麻烦的来源,在所有麻烦事情中找到自己想要留下来的,然后把所有不要的全部移除,哪怕是可留可不留的,也都不留下。
以下为例子:
一个苦逼工程师的日常:
写代码做项目
看论文
和女朋友各种生活日常
和女朋友吵架
健身
跟一帮高中生混,聊天
刷知乎票圈
睡懒觉
写作
吃饭
筛选后:
一个工程师的日常:
写代码做项目
看论文
健身
很明确,我就知道今天我需要做的是什么了,那我就先把这些东西搞定。比如像写作这个可要可不要的事情,果断删除。
在完成这一些事情后,再想着继续做什么。
很容易的,像比如“跟一帮不学习的高中生混,聊天”这样子的事情就不会做或者做了不耽误你的事情。(我不是在黑高中生啊)
说说另外的。
一个人和我说他是学生会副主席,而另一个人和我说他是什么样子的人,如果我是HR,为什么我要因为第一个人说他是学生会副主席就觉得他不错呢?因为学生会副主席代表着他有怎样怎样的特质,作为HR可以通过这个去理解,但是如果你能够直接表达出你有什么样子的特质,让我不用间接地去了解你,这不是更好?
其实这可以让我们知道,懒惰的一个特性就是有间接地东西。我们要做什么事情,总是想者要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在行动和最终目的之间拐了无数的弯,这就很容易让麻烦的事情增多,就回到一个和大家说的,清理麻烦这一步上去了。
想干嘛就干嘛,直接做就好了,边做边学是最快的
我们为什么不想要懒惰?因为如果我们不懒惰,我们努力学习工作,我们会不断地进步,然后可以和更高质量的人接触,去过更高质量的生活。
所以,保持和高质量的人接触,这是克服懒惰的一大方法。
不要总想着以高位者好心地去教化低位者。比如你总想着你是大学生,想要去指导高中生,你会发现你接触的更可能是比你差的人。相反,你需要的更多的是去接触高水平的人,至少是你身边差不多水平的人。
这涉及到一个关于学习舒适区的概念。我们去和水平比我们低的人接触,能够让我们有为人师的愉悦感和成就感,但是在为人师中很可能我们会不断地重复我们已经掌握的知识,而让我们麻痹了自己,以为自己学了好多,好厉害。在这样子的心理下,想好好学习的难度很难说不会大大提升。
如果你有什么想法,不要告诉别人。你说了会以为你做了,这会让你懒惰。
你有什么决定,不要太过张扬的告诉别人,自己安安静静地做好规划,记录自己的想法。
随时整理自己所做的事情,把必要的留下,其他的尽量排除,换取专心去做必要的事情。
在上述自我完成的基础上,尽量去和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接触,不断提高自己求知的姿势。
另外,积极点赞也是不可或缺的。
在点赞上请不要懒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