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原理指出:我们进行是非判断的标准之一就是看别人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尤其是当我们要决定什么是正确的行为的时候。
确实。我们往往认为大多数人采取的行为才是正确的行为,也都愿意在做选择之前先看看别人是怎么选的。这种想法给我们提供了思考和行动的捷径,所以人们都喜欢“随大流”而甚少有理智思考者。
正是由于人们容易受到其他人的行为的影响,容易“随大流”,所以社会认同原理更容易被有心人的利用。有心人通常会先制造出一种假象,也就是俗称的“托”,让我们相信有人去做了,那我们就容易受到“托”的影响而上当。比如,募捐者会先往募捐的篮子里放一些钱;做销售的先找一些托来假装买产品,或者多提及过去曾经买过他产品的顾客。
社会认同原理发生的条件
(1)不确定性
一般来说,当我们对自己缺乏信心时、当形势不明朗时、当人们不知如何是好时,当不确定性占上风时,我们最有可能接受并参照别人的行为。然而,当我们在观察他人的反应以消除我们的不确定性时,我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他人也可能在观察别人的反应。这种在形势不清楚时每个人都参考别人在做什么的倾向会导致一种名为“多元无知”的现象。
多元无知可以解释国家普遍存在的一种令人费解和耻辱的现象:当一名受害者在痛苦和挣扎中需要帮助的时候,却没有一个旁观者伸出援手。
我们可以回想一下,是不是经常有新闻报道,某某出车祸、或者被谋杀、受伤,或者遇到了其他的一些紧急情况,周围的人只是“冷眼旁观”而没有上前帮助的?通常这个时候都会跳出来一大批批评家和以笔杆子为生的人,大肆批判道德败坏、世风日下、人心冷漠。然而,真的是人们变冷漠了吗?
心理学家认为,没有任何人采取帮助行动恰恰是因为围观者太多。当发生紧急事件时,如果有很多旁观者在场,那么任何一个人出面帮助的可能性都不大。原因之一是每一个人的责任感下降。每个人都认为“会有人帮忙的”,结果谁也没帮忙。原因之二是“多元无知”现象。我们在判断一件事情是否紧急其实并不容易。尤其是人多的时候,我们更愿意去观察一下其他人的反应。而人们通常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得不慌不忙、镇定自若的样子。结果在我们互相观察的时候,每个人都是一副镇定自若的样子,于是,在社会认同的原理下,这件事情就成了不紧急事件,每个人都不着急采取行动了。
心理学家得出了一个有趣的结论:对于一件紧急事件的受害者来说,在场人越多越好的想法是大错特错。如果只有一个人而不是一群人在场的话,他得救的可能性要大得多。据调查,事件发生时如果只有一个旁观者在场,该旁观者帮助的可能性高达80%以上;而旁观人数越多,反而帮助的概率大大降低;更进一步的,如果旁观者有一部分人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样子,那提供帮助的概率就几乎为零了。所以说,并不是由于人们冷漠,而是由于旁观者太多。
多元无知效应在陌生人之间表现得尤为显著。一是因为我们喜欢在陌生人面前表现得镇定自若;二是因为对于不认识的人,我们不了解他们在某种情况下会做什么反应。结果就是紧急的事件被认为是不紧急的。为什么常说大城市非人性化、冷漠无情?因为和农村相比,大城市的环境更复杂混乱、人口稠密而陌生人多,符合上面分析的几点原因。
那当自己处于紧急情况需要帮助时该怎么做最有效?
首先,要让旁观者知道情况很紧急。最好用“救命”之类的字眼。其次,最好指派一个特定的人。指定一个人的效果要比向一群人呼救要有效的多,因为被指定的人有了压力,有压力才会行动。最后,指明对方该怎么做。比如对他说“叫救护车!”通过这样简单的几步,就能消除所有可能妨碍或者延误救助的不确定因素。
(2)相似性
相似性是发挥社会认同原理的另一个条件,也就是说,我们更容易模仿那些与我们相似的人,而不是不同的人。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电视上由普通人做的广告才风行起来。
我们喜欢参照别人的行为来决定自己采取什么行为是正确的,尤其是当我们认为那些人与我们相似的时候。
模仿自杀的现象:维特效应
歌得的一本著名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书中的主人公最后自杀身亡。这本书出版以后,居然在整个欧洲兴起了一股争相自杀的风潮。而生活中也有类似的例子。据调察,凡是在新闻中报道自杀事件的地区,之后该地区的自杀率也会提高。对自杀事件报道得越广泛、越普遍,随后的自杀事件也就越多。社会认同原理在这里得到了一种病态的应用,这些内心痛苦的人效仿了其他内心痛苦的人的行动。
对自杀事件的报道会使一些与自杀者有某些相似之处的人决定自杀,而他们为了避免主动自杀而使家人受辱,通常会选择比较“意外”的方式去自杀,比如车祸、飞机失事等。而最可怕的地方在于,这种自杀方式会使很多无辜的人死于非命。所以,当我们想要坐车或者乘飞机出行时,最好避开自杀报道后的一周时间内。这听起来也许很骇人性闻,然而科学调查的数据显示这确实是真实的。据调查,中国每年因自杀而死亡的人数达30万左右,每两分钟就有一个人死于自杀,八人自杀未遂。媒体大规模报道被认为是新闻自由的体现,其实不过是一种对社会影响力无知的表现。要知道,每报道一次自杀事件,都会导致更多的人自杀。其实不仅仅局限于自杀,哪怕报道其他方面的内容,比如强奸、暴力、谋杀等等犯罪行为,也容易受到有相似倾向的人的模仿。
如何避免社会认同原理带来的伤害?
第一种情况,故意伪造社会认同。这种情况是那些谋利者制造出一种多数人都在以他们所希望的方式行动的假象,来让广大受害者模仿。比如喜剧节目中采取的配音笑声。即使观众能听出来笑声是假的,而节目本身也并没有多么好笑,但是观众就是情不自禁地受到了影响而跟着笑了。甚至由此都引出了一种新职业“捧场者”,专门负责在嘉宾登台时鼓掌、演出时鼓掌、大声喝彩。在我们看来就是典型的“拖”。但是不可否认,那些拖之所以能成功带动其他观众的情绪,就是社会认同原理所起的模仿的作用。
电视广告也是一个例子。现在电视上以普通人做广告的场景比比皆是,因为按照社会认同原理,普通人更愿意认同并模仿和自己一样的普通人。但是现在做广告的还有更无耻的方式。广告商雇佣演员来装扮成普通人,按照之前排练好的场景和台词,来拍出虚假的“即兴采访”的效果。
像这类的社会认同都是伪造出来的,不难分辨。只要能保持理智清醒的头脑,就能做到不去盲目跟风。
第二种情况,上面提到的“多元无知”现象。书中举了一个例子。当高峰期的高速公路上恰好有两辆车同时改变车道,那么后面的司机就会跟风,他们会认为原车道可能出了故障行不通而纷纷模仿变道的司机,最后大家都变道,导致了大量的交通事故。我们似乎都认为如果很多人都在做同一件事情,那他们一定知道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事情,特别是当我们对情况没有把握时,我们更愿意相信大家的共识。然而我们可能忘了,大家采取的行为也可能是错的,因为他们的行为也不是建立在更准确的信息上,他们也和我们一样,是存粹根据社会认同原理做出反应。
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不要盲目地跟风模仿,先了解一下周围的情况再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