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像隔了一块透明的玻璃,我们以为自己看得清楚,但其实看到的只是表象。
世上哪有什么感同身受,只有冷暖自知。酸甜苦辣咸,只有吃到嘴里的那个人才知道。
人与人之间像隔了一块透明的玻璃,我们以为自己看得清楚,但其实看到的只是表象。
一个人的成熟不在外表,而在心智。成熟的人,从不轻易评价别人。
1
不轻易评价别人是一种修养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说“同情这事,与其说是由于看见别人的感情而起的, 还不如说是由于看见引起这种感情的那个情境而起的。”
与“情绪共鸣”相似,很多时候我们用来评价别人的“事实”,并不是别人的事实,而是经过我们想象加工认为的“事实”。
不能否认,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带有一点“优越感”,习惯于站在道德高地指点别人的生活。
但时代在变,人在变,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同。不论老少,都不要试图将你的人生经验套在别人的人生中。
不轻易评价别人是一种修养。“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你并不了解别人生活的全部,不了解一个人的所有,怎能仅凭几个碎片的场景,仅凭只言片语就对别人定性。
人活世上,要学会相互尊重。不轻易评价别人就是一种尊重,我知道你的看法,我虽与你不同,但我尊重你,我不会强迫你接受我的观点。
梁启超不论是在工作还是家庭生活中都始终牢记尊重二字,在家庭生活中,对待孩子们,他像老朋友一样给孩子们出主意,却从不轻易插手评价孩子们的生活。
2
不活在别人的评价里是一种智慧
《庄子》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鹏要飞往万里外的南海,蝉和小斑鸠讥笑它说:我们奋力而飞,碰到榆树和檀树就停止,有时飞不上去,落在地上就是了。何必要飞九万里到南海去呢?
每个人对生活的理解不同,追求不同。你的尺度不是别人的尺度,别人的看法不代表你的观点,别让别人的看法影响你的生活。
不活在别人的评价里是一种智慧。只要不涉及原则对错,别人说什么听听就好。你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又何必为了别人委屈自己。
人无需活在别人的评价里。好的人生不是活给别人看的,也不必在乎别人的眼光与期许,不攀比,不介意,活得开心比什么都重要。
人活一世,别人再重要,也远没有你自己重要。别人永远是你生活的旁观者,只有你自己才是你生活的掌舵人。
不活在别人的评价里是种智慧。被他人的言语包围是生命的常态,我们每个人都无法彻底摆脱人言,但要注意这些人言是激励了你还是正在摧毁你。
你就是你,独一无二的个体,无需与人相比,也无需迎合别人。
世人皆知,梁任公“善变”。他的主张几次发生变化,面对别人对他的评价,梁启超从不在意。康有为骂他“梁贼启超”,他不在意,因为不管是谁都无法阻挡追求真理的心。
不轻易评价别人,是一种修养;不活在别人的评价里,是一种修行。成熟的人,从不轻易评价别人,也不会活在别人的评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