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似乎是一个很高大上的词汇,而写作也不是每个人轻易而为之的,好像必须是那些学富五车、文学修养很高的大家才能与之挂钩,而我,也只能跟比写作低一级的“作文”打交道,毕竟,小学二年级语文就有了写作的初级形式—看图作文。
对,我的意思是我写的东西,充其量叫做作文,而不是写作,而且,往往老师们对于我的作文评分都不高,这让我对写作更是望而生畏、不敢想也不敢为。
但是,随着经历的增多、烦恼的增加,亦或是年龄的增长,写日记慢慢的成为了我阶段性的习惯,一有心事或者想法就想付诸笔端,与自己对话。慢慢得,我发现写东西就如同说话一样,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有想法就可以说、同样,有想法就可以写出来。
记得在上小学的时候,老师鼓励学生看作文书,以参考、学习。那时候郭敬明的文章很是火爆。我买来他的书,想好好地学习一番。可不曾想,里面的文字华丽无比、词汇丰富,我竟然读不太懂。可是,里面的字我分明都认识的,为什么读不懂呢?
现在想想似乎有点明白了,也许是因为自己的词汇储备量不够,字与字组合到一起就不理解词义了。除此之外,我还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人与人的文学水平是不一样的,有些文学作品你虽然看不懂,可并不代表你都看不懂。
这就像是你跟不同的人对话,有些人说的话你产生不了同感,也必然不会有共鸣,可换做另一些人与你对话,因为与你有着同样的生活经历、家庭背景,你就很容易听明白他们在说什么,我认为这就是的共鸣。
带着这两点理解,我有幸遇到了《活着》。
《活着》这本书让我初次知道了当代著名作家余华,也就这本书的作者。对他更加详细的了解是在《朗读者》的节目上,主持人董卿对他进行了采访。他从小很调皮,功课也不是很好,这为他更多的接触大自然,从而形成自由开朗幽默的性格和细腻体会生活的情感提供了条件。
由于功课不是很好,文字方面的功底不是很深厚,但是当他决定要写作的时候,只是读了几本别人的文学作品,就很自信的说:“行了,我会写了”。于是,《活着》诞生了。也许,他就是写作的天才,不需要文字的积累,就可以出口成章。
可是,我更愿意理解为,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作家,最重要的不是你积累了多少华丽的词汇,而是你有没有一颗细腻的心,来观察与感受生活。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都可以成为一名生活家,而每一名生活家都可以成为一名作家。
于是,我想,我或许也可以成为一名作家吧。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是关于写作转型的,一位著名的网络写作者想转型为一名内涵写作者,不再是为了赚钱,而专门是为了写作而写作,为了对更多的读者产生更深层次的影响。在我看来,这个转型不是一种选择,而是必然结果。
一个真正的作家应该忠于自己的内心,不断输出有益于他人的文字,在精神上产生共鸣,将这种“魂”进行传递与传承。为了钱而写作,顶多称得上是一个写作者,而不是作家,因为凡是能称之为家的,都不具有功利性,而是专心致志而为之,将某件事精通而做到极致的。
而物质,只是附带的衍生品,对于作家来讲,这个极致就是“魂”。
一个人赤裸裸地来到世间,最终,也会赤裸裸的回去。一个作家,或许能留下的也只有这个“魂”。而刚刚懂得一点生活道理的我,确实想成为一名真正能与写作挂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