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中,我儿子橙橙已经三岁了,或许是到这个年龄都会变得“叛逆”吧,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老师经常被他无视,原先说教、沟通的方式已经没用了。
这个时候,我就想到了以前我的爸爸妈妈教我的方式——“骗”。于是,就出现下面这个场景:
一天,我们一家三口一起去逛超市。橙橙看到恐龙玩具,一直闹着要买,一哭二闹三做地板......各种招式都用上了。最后无奈的我,用上了绝招,拿着恐龙对他说:“这个会变成真的恐龙,然后会吃了我们的!”
我家小橙橙虽然不是很懂,还是看着恐龙玩具一脸迷茫地被我拉走了。在超市转了几圈之后,橙橙碰上一个年龄稍大的孩子,问哥哥:“我爸爸说那个恐龙玩具会变成真的恐龙,是不是呀?”大孩子冷冷的告诉橙橙:“大人老师骗我们小孩!”
。。。。。。
为什么要“骗”?
起初,因为我爹妈小时候就是这么对我,所以我就这么依葫芦画瓢的用在橙橙的教育上了。后来,因为见孩子是在难以管教,说理已经对他无效,反而“骗”能他让对事件产生恐惧,而且说的越厉害他越会听。
怎么“哄骗”孩子?
在孩子任性、纠缠不休时常以好吃的、好玩的或者孩子感兴趣的事或物来吸引孩子,用以摆脱困境及孩子没完没了的纠缠。例如,孩子哭闹着要跟妈妈去上班,妈妈说“别哭,妈妈下班回来给你带好吃的”;奶奶做事时,孩子纠缠着非要奶奶讲故事,奶奶说“别闹了,待会儿奶奶带你到公园去玩”等。孩子当时被美好的愿望所吸引,不哭也不闹了,变得稳定而听话了,孩子在盼望着、等待着……
真的能有效吗?
答案是否定的!
根据心理学家的实验证明:威胁(骗、恐吓)在一开始看似有效果,但时间长了便恢复原状。特别是心智成熟的孩子,当意识到事情没有发生,也意识到家长的目的只是恐吓,那么恐吓的有效期便瞬间结束。
骗了之后如何了?
真的和上面的实验结果一样,橙橙现在不在怕我了。
小孩子也很聪明,我们以为小孩会很快忘记而我们随口说说,其实他们都记在心上。当发现“骗局”是假的之后,就会不信任爸爸妈妈,还会变得唱反调、更加不听话了,更严重的事我们的行为已经深深印在他们的眼里。
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
对待孩子,要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坚持。面对孩子不听话,我们首先要有耐心,不要因为孩子的无理取闹而厌烦;要理解孩子的行为,孩子都是不懂事的,不懂得是非对错,他们单纯的只是想要达到目的;要坚持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认为对或者错的事,不能因为孩子的闹腾就放弃。
我们应该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坚持与真正的规则来教育宝宝,这才能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