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绘本馆的馆长发了以下内容的晚安语:以下斜体部分。
这10种行为,容易惯坏孩子!
1、给孩子特殊待遇。孩子在家地位高人一等,处处受到特殊照顾,如吃“独食”等,长此以往,孩子会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
这里的“特殊待遇”具体指啥咱也不知道,既然提到吃独食就来说说吃方面的特殊待遇吧。大人喝啤酒的时候要不要给孩子倒一杯?小孩想喝娃哈哈了,有没有必要全家一人一瓶陪着他喝来教育他不能吃独食?
2、孩子犯错当面袒护。许多家长以“不要太严,TA还小”为理由袒护孩子的错误,这会使孩子全无是非观念,造成孩子性格扭曲。
孩子的哪些行为是犯错,哪些错误是无意过失,又有哪些行为是故意犯错?什么样的错误是必须从严的?若孩子没有试错的机会又怎么知道什么是对的呢?只有性格扭曲的父母才天天眼睛盯着孩子错误,总想着从严处理吧。
3、过分注意孩子。一家人无时无刻不关心孩子,会使TA认为自己是中心,家人都要围着TA转。
我觉得“一家人无时无刻不关心孩子”是正常的,不算过分注意孩子。关心和注意本来也不是同义词啊。
4、轻易满足无理由要求。小孩要什么家长就给什么,这样TA会养成不懂得珍惜,讲究物质享受和不体贴他人的性格。
不知道这里指定的“孩子”是几岁的还是几十岁的,能让作者如此担忧。
5、允许孩子生活懒散。允许孩子挑食、睡懒觉、玩耍没有节制等,这样TA容易缺乏上进心和毅力,做人得过且过。
这一刀要切死所有人的样子。啥都不允许是在谋杀孩子。敢问哪个父母自己没有懒散的时候,没有喜欢吃的和不喜欢吃的菜……
6、对孩子央求。如边哄边求孩子吃饭,答应TA讲3个故事再把饭吃完。你越央求,孩子越忸怩作态,不但不明辨是非,家长的威信也会耗尽。
这点我赞同,别说央求孩子呢?对谁都别央求。央求孩子的家庭不是孩子有问题,是父母有问题。
7、包办替代,有些家长从不要求孩子劳动,三四岁还要喂饭,五六岁还不做任何家务事。这样孩子必然不会变的勤劳善良、能干上进。
孩子自己吃饭和做家务不一定非得“要求”啊!家长有没有做好榜样,积极引导?
8、大惊小怪。孩子生病时,家长惊慌失措,一味娇惯,最终会导致孩子不让父母离开一步,变得懦弱胆小。
孩子生病家长惊慌失措就是一味娇惯了吗?家长惊慌不失措算不算娇惯啊?孩子生病的时候到底该怎么办啊?这个专家你说清楚啊,你家孩子生病的时候是怎么办的?
9、剥夺独立。含在嘴里怕融化,吐出来怕飞走。这样的孩子会养成依赖心理,往往成为“把门虎”,在家里横行霸道,到外面胆小如鼠,形成性格缺陷。
真不知道“含嘴里怕融化和吐出来怕飞走”是如何操作的。仅仅是担忧就能把孩子养成“把门虎”吗?
10、害怕哭闹。害怕孩子哭闹的父母是无能的父母,若放任孩子打骂父母,会在TA性格中播下自私、无情、任性的种子。晚安么么哒!
“害怕孩子哭闹的父母是无能的父母……”不怕的就是有能力的父母吗?有谁家的小孩子喜欢打骂父母呢?有谁会变态到放任小孩子打骂父母呢?
绘本馆群的父母们多半还是很信任馆主的,特别是存在带娃困惑的父母,她们积极参加馆里的活动,听馆主讲课,传授育儿经验还理论。馆主有一定影响力,条条冷血的晚安语发在几百人的群里真让人生气,不知道要带偏多少父母,不知道有多少个倒霉孩子要被冷血对待。
这个馆主也是能忽悠,当初我们加入的时候她说她卖的是服务,每个绘本都会给我们介绍如何跟孩子讲尽量让绘本发挥最大的作用,当面介绍或者以微信的形式介绍。就第一次交钱的时候给我介绍了五个绘本,其他时间去换绘本根本找不到她人,安排别人在那替班可以理解,就再也没有给介绍过绘本该怎么读,给她发个微信几天才回,还很敷衍。
唉~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