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

在人类三大终极问题中,其一“人为何而来?”每个人终其一生追寻的目的,就是自己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特别在物质需求不断膨胀,精神越空虚的当下,这一人生终极拷问,一次次地直击灵魂。在我浅显的认知看来,生命是一个过程,我们在享受每个当下的过程中,寻找到精神的支撑,灵魂得到安慰,最后能感受到人的幸福。不知道自己的认识到底合不合理,可自己是这样认识的。决定幸福的因素很多,有一瞬间的感受,也有长时间的满足。这一切都属于自身心灵上的感触。我们的心灵很多时候都很脆弱,一点点不顺和不安,都会打击到心灵,有的时候,心灵也会很坚固,甚至变得麻木,纵是动情处也打动不了那颗冰冷的心。源于这颗心长时间的麻木下去,用温暖都无法融化。

你幸福吗?我幸福吗?是的,我幸福。当这看似幼稚又很抽象的问题摆在面前,很多人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在这里我无法预知。因为是否真正感受到幸福,只有本人知道。幸福的基点是什么?很多人都会说,我拥有了什么,而且这一切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获得,自己期望拥有的东西,正在努力奋斗。当然,我说的拥有指的是物质上的拥有。但是,物质上的拥有就一定能够满足吗?有个词叫“欲壑难填”,当人在追求外在的满足时,会犹如爬楼梯一样,不断不断地增加自己的欲望,直至自己爬到更高的地方,站在悬崖边面临着巨大的危险。可人的幸福感却无法找到。

人是一种有灵魂的动物,这是区别于同在天地之间其它动物的重要一点。因为人有灵魂,才有思想,但是思想不一定是灵魂,思想往往有时候会变得很僵化,而灵魂必须具有灵性,能够感知人本身以外的东西。比如,在深处大自然中,听潺潺流水声、微风拂过丛林沙沙声、各类鸟叫声......只有真正与自然接触,才能让自己心灵放空,真正感受到人是天地之间亿万生命的一粒沙。

在老子的《道德经》里,阐释了“道”。五千言文字,包罗万象。虽然老子在谈“道”,但是又没有说到什么是“道”。就如“道可道,非常道。”道如果可以说出来,就不是道了。道是无法言语,无法名状的东西。她有可能虚无缥缈,也有可能随处可见。这就需要人去体会和感知。我想,如果一个人想要生活的更加幸福,努力创造自己精彩人生,不辜负此生唯一的生命的话。就必须依道而行,循道而生。把追求道作为自己励志去做的事情。

一个心中有“道”的人,必然是自然性增多,而社会性减少。说的更加明白一点,追求道的人,一定会注重自己内在,包括自己的习惯、德行等等方面的养成和修炼,更少地关注于外在的东西。自然性是什么呢?也就是我们作为人本有的东西,像佛家所说“人生来本自具足”,孟子说的“赤子”一般,不受到外在的习性熏染,做该做的事情,做正确的事情。不会被物欲蒙蔽双眼,不会被别人的认识和评价而在意。道家的无为思想,就是教导人做正确的事情,并且要积极地去做。保持人的本性那份对天地万物的谦卑,作为人的纯真、仁善、俊美的品质。可能,面对真善美的追求,当今很多人会嗤之以鼻,觉得现在社会做一个好人很难,不要去做一个什么老好人之类。孔子说过一句话,以德报德、以直报怨,就是让我们正确的面对他人。

为什么说人只有自然性增多,道心才能更稳固。就是减少社会欲望的浸染,才能更加保持内心的本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