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如止水,会逢天降大雨。
雨如洒豆成兵,颇为自豪地包围了这座城市,让人类的一切建造都为其所笼罩,整个世界仿佛回到了洪荒时代。
因此,雨隔绝了景物的外相,使它们看起来都濛濛的。而人在其中,也像在水中的浮沤而已。
隔绝了外相的我,可以静心观览这尘世的变化,却脱不开,一身的情愫。
雨绵绵,情依依。
我们可以回到自然时代,但不能忘却有情众生。
人类远离了自然,为了这个社会共同体的发展,创造了许多人伦规范。活在社会中的人,无一不在各种规则之中。
人伦的本质还是情,“法律不外乎人情”,但由于规范的齐一性和人类个体的多样性,这情与情之间,难免会有冲突。
因此,人伦使人远离了过去的自然之情。
每每要停下来,回归那股自然之情,放下手边的工作,听听自然的风吟,问问大地的清香,回归那种自然之情。
每每又为了人类社会共同体和自身的生存,不得不去适应这种人伦规范,然而,切记,保持本心。
守真之道。这是庄子所强调的。庄子认为孔子等人所谈的礼、乐、仁、义,本质上是一种伪和饰。他主张顺从本心自然去做,“无可无不可”。而如果墨守礼法,而忘记了礼法背后的真情,那真是“不识本心,学法无益”了。
但人类社会不能没有规则,否则无法携手并进。而所谓守真,怎么样才是真,每个人理解又有所不同。
希腊神话中俄狄甫斯的故事,颇能说明这种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冲突。
俄狄甫斯的故事是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探索。我们可以理解,在自然状态甚至某些少数民族里,娶母并不是一种罪恶。
因此他们没有这个良心债。
俄狄甫斯之苦在于他是一个正直的人,他一直想要避免神谕的结果,一直想要遵守人伦规范,最后还为了这个结果放逐自己。
而罪恶会导致天神的惩罚,这却又是自然人的心理思维。
心灵破碎、冲突,甚至比双目失明更苦。
但是他娶母的行为,又是按着底比斯的秩序走的,因此,是人伦之间的冲突,类似现在种种法律条文之间的冲突。
人伦不可能完美,除了人类的有限理性之外,更重要是不同群体的利益冲突,如不同城邦就有不同的法,也是一证。
自然法则哪怕不符合人意,也无法怪罪,因为是人所无法控制的。
所以人类只对那些可做而不做或者做不好的事情,定义为恶。
俄狄甫斯并不恶,但他受良心的煎熬。
斯芬克斯之谜其实是人类对自己背叛自然的定义。早晨和中午是正常的自然人的行为,晚上拄着拐杖,其实就是制造和使用工具,是社会人特有的行为。
人类在演化中逐渐背叛了自己的自然属性。而这在历史长河看来,只是一个早晨和晚上的时间。
生命像花一样,早晨还开,下午可能就谢了,人类认识到自己在这个自然界中的命运。
而人类迈向文明的进化,要通过多少牺牲才能完成,那些不能破解斯芬克斯之谜而被吞食的人,其实就是为了文明而付出的代价。
当轴心时代各大文明绽放黎明晨光之时,无论是中国的老子、庄子,还是西方的苏格拉底、柏拉图,还是印度的佛陀,都表达了对人类返璞归真的一种期待。
但人类社会不得不往前走,这说明,文明的出现,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尽管它造成了许多牺牲,包括多数人半死不活地活着。
它像基因一样,不断地扩散。其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有了文明的社会,有更好的组织,能够征服其他民族。如同斯巴达通过有效的管理征服了其他城邦一样。斯巴达的制度,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违背人性的。
但这也是因为自然法则吧,谁之罪?自然既然规定了人类的逐利性和资源的有限性,这种罪恶的斗争就无法避免。
如同现在社会的制服一样,我们不得不穿上它。
又如同那个猴子和香蕉的实验一样,被惩罚了几次之后,人类不得不遵守规则。
到了一定时代,规则对人的压抑过度了,人类想要解放,于是斗争,但是斗争之后,人类还是不得不选择规则。
规则无法避免。
甚至人类明知道规则让自己异化了,也无法停止这个法轮。
所以作为个人的活法,只有保守内心。
这是对文明的反思,就我个人而言,还是希望制度多考虑人性的一面,兼顾社会性。生活也主要是亲近自然,顺从自然而活,然而也不得不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责。俄狄甫斯像一个魔咒一样,在我的脑海里。一个完美履行社会职责的人,也会被命运抓弄。
因为命运像猫一样玩耍你,而人类所谓的完美履行职责,根本不可能,我们所做的,都是相对的。即使正义也是相对的。
所以还是走自己的路吧。佛教直接抛弃一切的规则和二元对立,但这不可能,要生活,要参与这个滚滚红尘的游戏,你得先接受游戏规则。
接受的同时又有反思,按着自身的定位去做。
不在乎别人的不认同,那几乎是必然会有的。
唯一不能忘记的,是爱,是真情,真心难得。
雨绵绵,情依依。
如果人类遵守规则到了没有情感或者情感都是伪装的,那很可怜。
雨翩翩而下,好像天使下凡,提醒我们在尘世的生活。平凡中的火焰,可爱的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