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澜:访谈界的“大姐大”,用提问实现人生跃迁

作为中国家喻户晓的女主持人,杨澜的大名可以说是老少皆知。她是首届“金话筒奖”得主,采访过上千位世界政要、各界风云人物,还被福布斯评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100位女性之一。

杨澜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就,正是得益于自己精湛的专业素养,以及高超的提问能力。

正如她在《提问》这本书中说到的:“在三十年的媒体工作经历,二十二年制作《杨澜访谈录》的过程中,提问不仅成为我的职业,甚至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提问已经成为杨澜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成了一种习惯,也正是因为懂得思考和提问,触发了她不断地进行职业升级和角色转换,从综艺节目主持人到幕后制作人,再到访谈界主持“大姐大”的转变。

01访谈界“大姐大”,用提问实现职场跃升

在《提问》这本自传中,杨澜回顾了自己过去三十年从事节目主持的点点滴滴,尤其是做访谈节目采访各界大咖的二十二年,她积累了许多丰富、真实、生动的实战经验,她把自己多年总结的提问之道都在书中毫不藏私地展示了出来。

1990年,刚刚从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的杨澜,就是因为《正大综艺》节目主持人面试中的一次反向提问,叩响了进入央视主持节目的大门。

在面试中,面试官说节目希望能够找一个纯情、善解人意的女主持人。这一点激起了杨澜的反叛,在轮到她自我介绍时,她反问面试官:

“为什么在电视上女主持人总是一个从属的地位,为什么她就一定是清纯、可爱、善解人意的,而不能够更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呢?为什么中国电视屏幕上很少有职业女性的形象?”

在当时的国情下,这样的认识正是电视媒体主持人所或缺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央视向这个敢于发问的年轻人抛来了橄榄枝。

当然,杨澜也没有辜负期望,她主持《正大综艺》获得了巨大成功,自己也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央视主持当家花旦。首届金话筒奖便是对她专业素养的肯定,这可是中国主持人最高奖项。

然而,充满思辨精神的她却又一次发问,这次是对自己发问。

她问自己:“主持人的定义和功能到底是什么?主持有艺术吗?这是不是一碗青春饭?”

要知道,主持人在传统刻板印象中,只是一个口播者的作用,通常的要求只有形象好、说话溜、记忆力不差。因此常常是别人准备好了稿件,自己背诵展现,无法完全有效地把控节目进程。

在这样的背景下,杨澜想要转型。1994年,她从央视辞职,远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研,主修国际传媒专业。太平洋彼岸的学习和见识,重启了她的认知领域,也让她之后成功转型成为访谈节目主持人,采访世界各国政要、各界大咖提供了广阔的视角和舞台。

02用提问扩宽视野,激起思维的碰撞

如果你仅把《提问》当作简单的个人自传,那就大错特错,这本书其实更重要的部分在于剖析提问的意义何在,以及如何学会更好地提问,为人生加码。

曾经看过一个故事:在国外一所大学,每堂课老师都会留十五分钟让学生提问,自己答疑解惑。

通过观察,老师发现每个国家的学生对此的态度都不一样。比如中国学生学习能力很强,但是很少发问,通常对知识全盘吸收却缺乏独创性;美国学生侃侃而谈,既提问也很自信地发表自己的观点,通常让发言一分钟,他能讲五分钟;印度学生最爱发问,经常刨根问底,甚至有点钻牛角尖……

通过提问这一小细节,老师就能够轻易判断出学生来自哪个国家。

这个故事是否确切暂且不论,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国人确实有这么一个特点——我们很少发问,甚至不会提问。

不会提问,是我们从小到大所接受的教育所导致。小的时候,每个孩子对外部世界都充满了好奇心,我们会问爸爸妈妈各种问题,而很少有父母能够耐心地坐下来,和孩子一起探讨并寻求你问题的答案,相反会不耐烦地呵斥道“小孩子家家懂什么”。

从小学到大学,学校的教育重点除了考试还是考试,而考试又都有标准答案,于是提问更成了枯燥的点对点式的问答,我们不关心问题,只关心答案。

于是,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渐渐失去了提问的能力。

当一个个提问被制止、扼杀、贬低,久而久之,人们就懒得去问,甚至懒得去想了,好奇心被压制,独立思考和批评性思维的能力也进入休眠。

不会提问,意味着不会思考。因为只有通过提问,我们才能打开思维视角,去探索新知,去增进自知,去扩宽对这个世界以及对自己的认识。

03好的提问需要做的功课还不少

2001年,杨澜主持的《杨澜访谈录》开播,掀开了中国电视史上访谈节目的新纪元,这是中国最早也是持续播出时间最长的高端访谈节目。

为了做好这档以主持人与嘉宾问答互动的访谈节目,杨澜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书中分成两部分,将访谈前的准备和访谈时的主持深入细致地进行了剖析。

比如在发问之前,案牍准备工作很重要。

杨澜简单统计了自己在每次访谈前的所做的案牍工作,平均每次都要阅读十万到二十万字的书籍和资料,才能够保证对受访者和他所在专业领域有一个基本认识。除了要了解受访者信息,研究他们的故事、经历、性格等,最难的是跨学科去理解受访者相关专业的各种知识,以便能够让采访时思维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交流。

又比如访谈已然进行,但是受访者却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偏离了轨道,陈述的东西与自己的期待大相径庭,作为主持人要如何转场,即打断对方,适时换个话题或把话题拉回既定轨道上来等等。

《提问》一书从暖场的破冰原则、关系原则说起,告诉我们如何运用称谓、赞美、相关联的人和事等拉近主持人与受访者的距离。到访谈时,结合大量实际案例,就如何运用各种提问方式,如场景化提问、共情式提问、假设式提问、提问中的留白等等,提升访谈效果,达到深刻有效的思维碰撞。

书中真切回顾了这些年来杨澜在采访过程中的精华对话,一个个鲜活的采访对象通过一个个问题被真实解析,呈现在读者面前。

可以说,《提问》这本书既可以看做是杨澜三十年主持生涯的回顾,也可以当作访谈学习者的专业样板与参考指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922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591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546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467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553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80评论 1 29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88评论 3 414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334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80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92评论 2 33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270评论 1 34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925评论 5 33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73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94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37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154评论 2 36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127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