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和酒一样,后劲越足,质量越上乘。
决定要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起初是排斥的,不喜欢清末那段沉重的历史。翻开历史课本,那段历史带给内心的感觉是无比屈辱,又无可奈何。有无数英雄志士,竭尽心力挽救那个千仓百孔的中国。而这部电影看标题就知道在讲那个祸害中国皇室家族。
也许是人生经历到了一定的阶段,开始复杂起来。世界不再非黑即白,每个人都是多面的,不再以单一视角看待世界。在好奇心的趋势下,耐下性子观看一部巨长的历史电影《末代皇帝》。
整部电影的讲述的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也是封建时代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一生。电影的叙事方式采用插叙形式,镜头一会切到回想,一会切到监狱现场(没错就是监狱)。具体故事情节不细细展开,这里只谈谈我看完之后的感受。
溥仪的一生,起起伏伏,酸甜苦辣,各种滋味都有,开头极甜,而后逐渐苦涩、辛酸。三岁那年,被慈禧立为天子,享受人间富贵。但从小离开父母,独自在宫里由一群不太健康的太监看管,极度缺乏安全感。由此可见,封建的世袭制多么不靠谱。国家大事,怎能由一个三岁儿童玩玩。即使有摄政大臣,小皇帝资质一般,长大后也不能在政治上有所成就。小皇帝即位,并且能够处理妥当的,屈指可数,康熙算一个,万历算一个,其余的都不成事,大部分还没长大就夭折了,其中缘由就不细说。所以,这段历史有问题,大家没有指责溥仪,他就是一个工具人,甚至是一个受害者。
当他稍稍长大一点后,逐渐认识到皇权的作用,于是开始逐渐产生了执念,总是以皇帝的视角看自己,也以皇帝的视角看待其他人。他觉得皇帝要排场,于是在各个公开场合,开销非常大,过着非常奢侈的生活。他总是梦想着能重新回到权力中心,希望通过剪头发、穿西装形式主义的改革,重新树立威信。甚至在被排斥流落时,希望寻求他方的庇护,建立新的朝代。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放不下自己过去的身份,做了一个提线木偶。
当所有的一切都经历过后,回归到一个普通人的身份,这时的他,才从牢笼中释放出来。他的一生在不断地切换牢笼,早期是金丝笼,再后来是银丝笼,再后来是铁笼。
从一个落魄皇帝的视角,观察清朝末年、民国期间的点点滴滴,感叹世事无常,也感慨人生艰辛。如果说少年时期的人生是被安排的,那么青年和中年时期的人生是自己选的。少年饱受爱和友谊的缺失,长大后又被欲望所支配。如果他的童年有足够好的教育,如果他的志向不是复辟,而是去牛津。那么他的人生轨迹会大不同,也许或过得更精彩。但人生没有如果。
我们本身也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如意,这样或那样的执念。执念和信念不一样,执念是暗黑面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信念是对光明追逐的动力。我们内心的不满足,不快乐,也是执念导致。惟有内省,放弃执念,方能收获另一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