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未来”二字,我首先联想到的词语是“希望”、“美好”、“从心所欲”。是这些积极的愿景让我觉得生活有盼头,引领着我向前。但有时候未来的图景又会被担忧与彷徨占据,我怕自己的能力与心态,支撑不了我的美好愿景,更恐惧未来不过是现在的单调重复。
在《理解未来的7个原则》里,丹尼斯·博勒斯在第一章便安抚我们,对于自身不能左右的不确定性,我们应放下彷徨与焦虑,专注于我们能做到与把控的事情上。
作者列出的洞察未来的7个原则,分别是“从确定性开始”、“洞察先机”、“变革”、“跳出你面临的问题”、“反其道而行”、“重新定义和创造”以及“主导未来”。
这7个原则,在我看来,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作者从他所了解的最新技术出发,将他目力所及的未来发展方向分享给我们。二是我们应该怎么改变我们的思维,才能把握未来的社会,不被时代潮流遗忘在原地。
一、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趋势
1.科技进步的八大路径
去物质化:制造工具所需材料不断减少,容量和性能却不断提升。例如90年代初的“大哥大”,进化到今天的智能手机iphone;
虚拟化:将现在需要在有形世界从事的事务转变成能在纯粹无形表意的世界里从事,例如现在可用软件测试飞机、太空飞船和原子弹爆炸;
移动化:得益于无线技术及产品轻薄化,我们不必再因设备被绑在同一个地方工作。例如手机及电脑等通信设备都有视频功能,可随时随地开电话会议,不受地点束缚;
产品智能化:事物加上传感器可实现智能化;例如汽车轮胎可识别自身是否没气并通知车主,智能水泥可以告诉高速公路建设部门桥梁何时需要维修;
网络化:电缆光纤是新时代的公路、铁路,使我们同时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处于两个大洲的人可实现即时沟通,网络规模、速度及普及程度仍在不断提升;
互动化:网络化后,看一场电视剧、看一场球赛的同时,我们可以与屏幕另一边一起观看的人互相交流、吐槽。微博、微信、Facebook等社交网络已经改变广告营销方式;
汇聚化:上述路径会重叠和交互,加快演化速度。例如以往手机只可以打电话,现在的智能手机已经可以收发邮件、照相、实现日程管理。
2.三大数字化油门
上述科技8大发展路径有着三个数字化油门作为加速器。
运算处理能力:有一个著名的摩尔定律,指电脑运算能力每十八个月就会加倍,这种趋势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早期曲线缓慢,2变4,4变8。但当曲线一旦取得弧度和动量,垂直上升的力度是惊人的。
带宽:即通过给定信道可以传递的信息量,带宽增加的速度也符合摩尔定律。
存储容量:存储空间的增加更加戏剧化,由U盘到硬盘,存储容量由KB到MB,再到GB、TB。再到现在的云端服务器,我们直接在百度云等下载我们需要的文件、照片、影视。未来,还会发生什么?
二、更重要的是思维
7个原则里面,“从确定性开始”、“跳出你面临的问题”、“反其道而行”、“重新定义和创造”以及“主导未来”,在我看来,是建议我们从思维方式上做出改变,以主动适应千变万化的未来。思维的力量是长久性,就像是我们人生的源代码。
1.积极主动地思考行动(从确定性开始)
在确定性一章里,作者提出硬趋势与软趋势的概念。硬趋势指绝对会实现的事情,是未来的定数;软趋势指可能会发生的事情,是未来的变数。找出硬趋势,我们能看到未来,找到软趋势,我们能打造未来。
这一段话让我想起了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里说到,世上有三种事,自己的事、他人的事和老天的事。他人的事、老天的事,还有确定性趋势我们都无能无力,只能接受,但我们可以选择做好自己的事。这也让我想起《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所讲的第一个习惯:积极主动。环境不可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心态。
作者提到的科技发展的八大路径、三大油门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如果你还在开一间传统的书店,你可能会讨厌这个网络化的社会,大家都不喜欢到实体书店买书了。可这个趋势不可逆转。
与其担忧书店在这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中会渐渐被淘汰,不如看看面对这一趋势后,我们能做什么?我们可以开一间咖啡与书结合的店,让阅读爱好者在书店里买完书后,可以一边静静喝一杯咖啡一边看书,这个体验是线上购买不能体验的。
积极主动,列出我们能做的事,别将自己困在“做不到”的牢笼中。
2、跳出当前的问题(本质思考:真正的问题是什么?)
一个癌症晚期的女士,只剩半年左右的寿命,她找到作者,说“要死这个念头”一直在她脑中挥之不去,她要如何才能克服。这个女士盯着生命会流逝的硬趋势,不肯放手。
作者向她提出了一个建议,“与其想着命不久矣,不如想想怎样活着,享受生命的余光”。女士脸上云开雨霁。她知道自己快死了,这个问题解决不了,但她可以跳过。
印度这几年的经济奇迹是怎么实现的?用于数据传输的铜线和光纤等基础设施在印度非常不完善,印度没有让自己困在这个问题,直接采用卫星和无线网络来实现通信。看出了么?铜线和光纤基础设施并不是真正的问题,真正的问题是实现通信!
3、逆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
反其道而行的逆向思维:看看人们关注的方向,然后向相反方向寻找。
一个例子是,在销售部门里,公司通常使用竞争策略,让职员独立工作,互相竞争,以达到更好的销售额。为何不向反方向想?每天下班后,销售员一起开个会,分享自己与客户沟通的有效方法。如果大家都集中知识,那么大家都会变得更聪明、更好,公司的总体业绩很快提升。
重新定义和再创造的发散性思维:基于眼前已经发生的变化对事业进行再创造。
例如随着网络电台的流行,传统广播电台面临的竞争前所未有的激烈。但电台广播的核心竞争力是“广播”这个功能,还是电台制作的“声音内容”?广播电台是不是可以将自己重新定义为音频内容的提供商,然后与网络电台谈合作?
4、共享思维
书中对我冲击颇大的一点是,作者在书中多次强调,与以往稀缺型经济模式不同,我们正处于丰饶经济模式中。稀缺经济中,我们收购实物资产,提高进入门槛来限制别人进入,通过这种方式提高价值,例如房地产购买土地和石油公司购买油田。
丰饶经济模式中,随着技术去物质化,资源垄断变成共享。我们开发无形资产,人人都能获取,创造广泛的免费用户群,然后对这庞大用户群收取服务费。这种经济模式中,既为客户提供了成长机会,自己也获得发展。
在中国,最贴近的例子便是知乎,许多人在上面分享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了其他用户,也塑造了自己的影响力。所以现在,知乎又推出了值乎,让庞大的用户群为他们觉得值得的分享内容付费。
5、未来愿景(你对未来有着怎样强烈的憧憬?)
未来愿景,可以指代我们每个人脑海中形成的未来生活画面,是我们对未来的预期和笃定,不论是好是坏。
不要小瞧愿景的力量,你看向哪,就会去往哪。拿我自己做例子,我从小便向往某知名大学,想象自己走在它的校园里读书的画面。中考失利,进了一家普通中学,在旁人看来,进那所大学的几率又小了点。但我始终没有放弃这一愿景,凭着强大的愿力,最终如愿以偿。
2007年时,大众汽车有一个未来愿景,在未来10年内打败丰田。2009年第一季度,大众大幅提高在全球市场中的份额,并在年末超越丰田和通用,比原定目标提前8年。
对未来的美好愿景,是往前走的最大动力。
《冬吴相对论》里有一期曾经谈到,思维模式是我们人生的源代码,思维模式决定命运。《理解未来的7个原则》之于我,更实用的是7个原则里反映的思维方式。原则可能会变,但这些思维方式不会过时。被动的人,会被环境好坏左右心情;主动的人,面对环境好坏,会掌控自己反应的方式,积极去面对。我对自己的愿景,是成为一个心智成熟、积极乐观、思维模式多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