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5日星期二天气晴
聚会(原创)
聚会是一种形式,为同事,朋友,战友,工友,提供一种交际平台,互通有无,有事好帮忙,也就是显示一下自己的人脉关系。俗话说的好:三分靠能力,七分靠关系。重要一点给自己装点门面,也就是有事时,起码在世上混事,让外界看:混得不错。
曾经记得,一位同志家中过事,其他弟兄们都是成群结队前往随礼,自己感觉很没面子,立即给自己的要好联系,即使过后自己在掏出来,请客,也要给自己装一下面子。
以后,经过协商不如成立一个组织,也就是所为的协会,每位缴纳一定会费,定期聚会,公布账目,协调关系。每当谁家有事,就有协会组织前往,不用事主一个个同志,即装点面子,又省却很对事。这样,便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协会民间组织。
有了组织,便有章程,制度,需要共同遵守,如:什么时间聚会,什么样的事,要出多少礼金,聚会什么形式:也就是说,是轮流坐庄,还是花销会费。
十个手指伸出不一样齐,在执行过程中,问题多多:
如:轮流坐庄,就导致相互攀比,水涨船高,否则,就会评头论足,喝了什么酒,吃了什么菜,怎么招待?说者有心,听者有意,情意随着时间推移,慢慢退化,没有当初的激情。
再如:礼钱,有的当初祖父,祖父健在,自然来人仙逝,不能不表达这层意思,可以,有的当初别说祖父,祖母不在,即使双亲也不全在。还有有的是一个孩子,有的两三个,这样相比随份礼,差多少次。事少的自然为事多的默默做贡献。
还有随着时代发展,物价飞涨,礼金便是不断更新,前过事的,事少的,就希望涨的慢一点,可是有的就盼望涨的幅度大一点,好装点门面。
还有协会之间,有的以为我对你够意思,尽力而为,光没少沾,可是,对方认为什么狗屁协会,胳膊尽往外拐,把鄙人坑惨。提起就想骂娘,真的不该。
还有一些家中事情过完,以后就是只有拿会费的义务,感觉吃亏,就耍起无赖,拖延会费缴纳期限,后来干脆不拿,聚会不参加,电话打不通,通后不接,搞起失联。
一家不说两家话,等到聚会有事,意见不一,个说其词,没有主心骨的就是不好办。
如今:协会已多,随礼每年出钱可观,现在不再是几百几百,开始上千,嫣然成为不小负担。聚会有没有必要,不好界定。倒不如心里有味的有空就坐坐,交流一下情感,忙了打个电话,问安,彼此牵挂,有事帮忙,何必搞形式,走过程,我想不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