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看了《消失的爱人》。
这部由著名导演大卫·芬奇执导的电影,带给我最大的惊喜,便是它没走猜测中的好女配渣男的套路。而是安排了一场精彩的男女博弈。
为了叙述方便,我把电影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结婚五周年纪念日的当天,尼克来到酒吧,向妹妹抱怨自己的妻子艾米。待他返回家中,艾米已不知去向,客厅的茶几碎了一地。
警察通过荧光剂检测,发现厨房有大滩血迹,后来又在尼克父亲的老宅找到了艾米的日记,上面记载了艾米和尼克的婚恋全过程,而最重要的一句话是“他可能杀掉我”。
尼克与女学生的婚外恋情被公开,又有女邻居声称艾米已经怀孕六周可尼克不想要孩子。
种种迹象表明,是尼克杀死了自己的妻子并伪装了失踪现场。于是警察逮捕了尼克。
这一部分的电影叙事像电影的名字一样文艺、神秘。女主在日记中记载的爱情,以画外音被轻声朗读出来,配以浪漫的回忆画面,穿插于案情的侦破过程之中。你的心会被牵引着一步步下沉,逐步得出一个可怕的结论:“这个天使般的痴情女人真的是被她的渣男丈夫残忍杀害了!”有一丝出于同情的忧伤上涌。
可是猝不及防的,艾米突然又活生生地出现于镜头前。原来这一切都是她的精心策划。她恨尼克“毁了她的一生”,便想出伪造犯罪现场栽赃尼克的计划:她打碎玻璃茶几,却把旁边的相框摆得周正;她用针管抽出自己的血泼在地上,又将它们擦干净;她把日记放在壁炉里烧去无关紧要的部分,又给警察留线索让他们发现了日记;就连那个女邻居,也是她有意接近,并故意透露尼克不愿意要孩子的信息……
这可以说是电影的第二阶段。真相大白。我的情绪随之一转。不再担忧,有种过瘾的快感。心想:这个渣男,活该被这样收拾!同时为艾米的高智商和超强的行动力点赞,虽然这招有点狠,但真为那些被辜负了的女人们扬眉吐气啊!如果电影就此终止,就是寻常套路,就该改成女性励志主题了。
到了第三阶段,艾米的美好形象渐渐被打破。先是尼克为洗脱罪名听从律师建议,找到艾米的前男友。那个男人说艾米曾经伪造证据,栽赃他强暴了她,害他多年找不到工作,每次填应聘表都要写上“曾因强奸罪入狱”的字眼。令人细思恐极。
再是艾米自己,为了光明正大地回家,勾引并杀害了帮她“消失”的高中时期的男友,是在床上一刀封喉,场面异常血腥暴力。
接下来艾米回家,在媒体和警方面前编造了遭高中同学绑架并虐待的故事,博得所有人同情。
尼克知道艾米在撒谎,艾米是个杀人犯!我多么希望尼克此时能够伸张正义,检举她,戳穿她。可是犹豫了几天,尼克终于泯灭良心、选择沉默,并在电视里秀恩爱,说他们准备生孩子了。简直让人看得想吐血!
从此,一对渣人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导演大卫芬奇就是这样不断地制造转折来调动着观众的情绪,直到义愤填膺,无可奈何,哭笑不得。
有人说本片是控诉婚姻制度的,果真如此,不如拍一对寻常夫妻,更能表现“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的主题。影片的直接观感是渣男逼出了渣女的本性,像黑社会、黑吃黑,后来发现是同道,便又走在了一起。说到底还是对人性的探索。当生活循着应有的轨道前进,任何人看起来都是正常、友善的好人。困境才是检验人性优劣的试金石。当考验来临,人们不同的选择决定了他们是怎样的人。你现在之所以还是个好人,可能是因为生活还没把你逼到那份上!
影片的剧情颇有点黑色幽默的味道。一对互相怨怼、恨不得立即整死对方的夫妻,在把警察、邻居、爱心群众玩得团团转之后,竟然重归于好,而且因为彼此深入发掘了对方灵魂深处的各种恶,竟有点惺惺相惜的soulmate的感觉出来了。
艾米让我想起一部中国电视连续剧的男主角:《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里的安嘉和。塑造这一角色的冯远征,十五年来简直成了家庭暴力的代言人,凡是涉及家暴的新闻,几乎都要配上他狰狞的面容。
他跟艾米哪里像呢?是对伴侣超强的控制欲——你的一切我都知晓,你永远逃不出我的手掌心。实现控制力,安嘉和是用软禁和拳头,艾米是用对尼克的深入骨髓的了解和算计,两者都让人不寒而栗。不同的是安嘉和的伴侣逃离了,而艾米的伴侣留了下来。刚看完电影,觉得尼克的后半生会一直活在恐惧之中,后来想想,是多虑了,因为他敢留下来,便说明他有充分的自信,在做坏人这件事上,他们已势均力敌。
艾米和尼克都有复杂的心理活动,都有一个由正变邪的过程,演员的表演如果不到位,会直接影响影片的悬疑效果。
大卫芬奇选择的男女主角,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男主角本.阿弗莱克,演过《逃离德黑兰》里的中情局特工,我竟根本没认出来(不像某些中国演员演啥都是一个样)。而曾饰演《傲慢与偏见》中甜心大姐形象的罗莎曼德.派克,更是全面绽放,甜美,情欲,冷静,心机,凶残……无不演绎到位。这样的一对cp,很难不被观众记住,注定成为大屏幕经典。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