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几位互联网大佬提到”互联网思维“这个词汇就一直火热至今,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互联网思维到底是什么呢?为什么他们要这样强调这么一个抽象难以理解的概念?
是因为有了互联网才有了这个“互联网思维“吗?
如果这样的话,互联网既是工具又土壤,那现在这移动互联网时代是不是得升级成移动互联网思维了呢?可是怎么没人提呢?
那是互联网公司发明的特有的思维方式吗?
那是不是证明百度、腾讯、阿里乃至全部的互联网界都有这个思维方式而传统行业就没有了呢?
……
很显然,无论是工具思维还是互联网公司论断,这些都是有矛盾的,而目前各界对于这个定义也是众说纷纭。
百度百科对它的官方释义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
这个解释比较抽象,我用自己的理解给大家翻译一下——借助科技力量,宏观思考未来的视角。
换句话说,无论背景如何变化,互联网思维只代表一种新视角。而我们大部分人都被这个概念的“互联网”给带跑了,以为是开了挂变了身的奥特曼,殊不知就是身边的007。
而李智勇在《互联网+时代7个引爆点》一书中针对这一认知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首先,在“互联网思维”的概念理解上,他的理解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他认为互联网思维是从意识到产品的思维,是先在一是空间抢占制高点,并以各种手段来巩固它的一种思维方式。
这个理解我觉得非常的棒,一则特别符合当下的时代背景,二则删繁就简抓住了本质,互联网思维的本质就是一种意识形态上的全新视角啊,互联网本身不过是个手段和形式。
关于时代背景,我在上一篇谈定位的时候提到过,这个信息过分爆炸的时代,我们同样需要像70年代的美国那样,审慎思考如何从用户心智中占领高地。因为时间是我们最后的稀缺资源,用户认知的入口——注意力就成为商家肉搏的残酷战场。
这一点不需要我过分展开叙述,听了前几天罗胖2017跨年演讲的朋友应该都很熟悉,罗胖不但捕捉了这只黑天鹅提出了“国民总时间”的新概念,更在现场放飞自我亲身实践(直接喊出了“立志做中国最优秀知识运营商”的定位口号占领所有受众的认知高地)此类种种,在各大佬喊出的“互联网下半场是深度挖掘用户价值”等口号中都可以得到旁证。
而这也正是李智勇在书中所强调的,在2015年他就不断强调的“抢占认知高地”“抢占注意力“如今都开始一一验证。
其次,在方法论上他很好地启发了大家,在科技变革的现在,如何运用定位策略抢占认知高地,这一点是非常值得每一位创业者仔细揣摩。
李智勇本人想来应该不算是定位流派的(书中呈现中性立场),但是我在这本书中读出的最大精华就是他很好地启发了大家如何在这个科技浪潮变革的时代合理运用定位理论构筑差异化。
很多人,觉得定位不适合今天社会,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新兴科技带来的变化让定位的难度加大,也让他们更加茫然失措。
但是,
定位的目标是什么?是为了抢占认知,牢牢占据用户心智,而这不正是他所阐述的互联网思维?
定位的手段是什么?寻找软肋,创造空位,打造高度差异化,让品牌像钉子一样扎入认知的缝隙。而这也和李智勇所说的“错维竞争”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们和70年代的美国时代背景最大的差异是科技变革让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变化,产生了空白区域,而这往往就是认知的空白区,是更为复杂的机遇和挑战。
套用《乔布斯传》的说法就是”人文与科技的交汇处“,但是这种空白区的摸索特劳特在《定位》中具体指导过吗?很显然没有。但是苹果和小米不正是在这样的交汇处崛起?
定位教我们要打造高度差异化,可是提倡个性化的今天差异化越来越难打造了,这个尚方宝剑失灵了,所以这本秘笈也是盗版的。那我只能说你没找到正确开启的姿势。
为什么小米、罗辑思维这样全新模式的企业在这样难的形势下还是能够异军突起?他们面临的挑战跟你们不一样吗?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具有互联网思维。
他们跳出了我们长期习惯的先做产品在做概念的传统思维,逆向而行先打造概念再推出产品,这本质上就是互联网时代的定位实践啊。
他们先通过概念(发烧、身边的读书人等)抢占用户意识空间的制高点,再以其他手段(推出产品等等)巩固制高点并衍生更宽阔的全品类平台(小米涉足家电、罗辑思维卖书卖知识卖各种东西等等)这才是他们打造出的高度差异化。
你能复制吗?你先复制个可操作的概念,再把你的组织架构调整成这样可支撑的形态大概有希望能成。
同样,这样的的模式在品牌迭代等方面遭遇的阻力也更小,因为大家的认知里你就不只是卖书的,你是读书的,这是完全两种层次的认知,后者的可操作空间远远大于前者。
在我看来,定位提到的他都做了本土化的说明,定位没提到的他也做了补充思考,你可以把它当作“中国化定位”阅读。
那么是不是书中说的都对呢?也不尽然。
比如书中重点阐述的社群和平台化模式,我个人持有不同的观点。
李智勇认为产品之后有2个方向社群化和平台化两种运作模式,但是我个人认为平台化才是最终的结果,社群只是平台的前奏。
如今早已不存在只社群不平台的企业,他举例的罗辑思维也早已从纯社群模式开始向平台过渡,(汇聚各家知识精品的得到就是最好的例证。)
为什么不过渡到平台,不过渡到平台就不能最大化粉丝价值,要想深度挖掘粉丝价值,牢牢站住认知高地,平台化肯定是最终的模式(未来还有没有其他模式暂不可知,但目前肯定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汇聚资源,挖掘粉丝的“剩余价值”。
当然,作为李智勇先生知识分享的汇编,这本书最主要的意义不是判断对错,而是作为一种视角观察的借鉴,为大家提供参考。除了增加对定位的延续外,对于平台入口的“0利润”化以及李善友教授提到的“不连续性”也做了个人观点的阐述,这也是值得大家深思的角度。“对于有志于拥抱变化的人士来说,它不一定是一本成功秘笈,但却能成为一盏照亮四周的灯。“(阿里巴巴移动事业部总裁俞永福)
还是那句话,在我看来,我在书中看到了和定位一脉相承的诸多理念,而定位本身仍然适用于今天的中国市场环境,只是因为更加复杂的背景让单纯的“定位”操作起来更加复杂,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环境中找到万变不离其宗的深层规律。
最后,感谢罗胖的知识分享和市场教育,我大胆预测,2017认知战将更加严峻,祝各位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