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机呼呼的冒着蒸汽,我闻着咖啡的香气切昨儿汪老师送我的红豆吐司,坐下呷着咖啡打开手机看到朋友圈里都在晒粥,忽然醒悟今天是腊八节,该吃腊八粥
我妈在的时候,会早早提醒要到腊八节啦,要煮腊八粥啦…但是我们都不以为意,听任她安排阿姨配料熬煮。粥总是煮一大锅,腊八的早晨她会紧盯着安排大家喝粥,一是她固守礼仪二是怕我们说她做的太多。
除了我爸很捧场,他喜欢吃甜糯,我还凑合,其他的人不是起床晚了直接吃午饭,就是不爱喝甜粥,我妈会叨叨:煮了一大锅那么好的粥,为啥白白浪费不喝呢?
有人就说:每年都说少煮,为啥每年都一大锅?
又有人说:为啥要煮呢?既然大家都不爱喝~
反正都是和她的仪式感格格不入的言语
在腊八粥这件事上,大约我们每年都很伤她心,她是坚定的年节礼仪尊崇者,尤其在吃啥这点上寸土不让的执行:端午的粽子,苋菜黄鳝虾,中秋的月饼石榴小公鸡,年三十一定要卤口条猪肝猪心炸肉圆烧整条有头有尾的鱼还煮一锅没人吃的米饭,弄的十碟八碗无处安放,年初一吃饺子,年初二吃汤圆,年初五参考年三十……
回想起来,我们的态度都是不好的,但是行为还可以,我们总是一边责怪她小题大做一边迎合她的各种购物清单,甚至超标准配置,我妈看到那些出乎她意料的食材时脸上的惊喜花一样绽放。子女们再怎么长大再怎么强势都有讨好父母的心理,至少我很享受她看到大活龙虾鲜杀牛肉西北羊肉野生甲鱼……那些她不曾预料的美味时露出的灿烂笑容,我总是一边冷嘲热讽,一边热切配合,我妈也知道我的德性的,她对我的冷嘲热讽充耳不闻置之不理,径直布置她的过年采购list ,当然,毫无悬念的,我们家每一个年都过成一个肥年。我妈对盆满钵满的大户人家气派很满意,她骨子里有大户人家的优越感,偶尔她会忍不住冒出一句小时候她家呼奴使婢,但是随即又觉得这很不政治正确,不动声色转移话题跟阿姨说:小徐,麻烦你给我倒杯水~
我妈的生日是阴历初九,我们很多很多年不记得~一是因为小时候家里穷父母很少给自己过生日,二是我们求学在外很少一起过生日,三是阴历这个事对习惯于西历的我们难度太大,不好记。
我爸主动查万年历把他的生日翻译成了阳历,我们都能记得了,但是我妈很固执,她认为阳历不准
每年我妈很早就提起要熬腊八粥了,其实是在暗示我们她要过生日了,但是我们对腊月这个词更加迟钝,似乎腊月是腊月,阴历是阴历,完全get 不到她的暗示。我妈从进入腊月开始每天就说:快要喝腊八粥了,要准备熬粥的食材了,她就是不好意思说过生日,我们还粗枝大叶的说:啊呀,随便熬点,少点哦,多了没人喝。一直到腊八的早晨,我妈说:锅里有腊八粥,我让小徐放了十几种料呢~我盛了一碗喝着喝着才一拍脑袋:妈你明天过生日吧?
我妈就会有点幽怨的说:腊八第二天啊,我都说了好几天熬粥了
我就会怼她:你为啥不直接说呢?这有啥不好意思的?非要腊月阴历的,弄个阳历不行吗?
后来这事把我也弄紧张了,天一冷我就会问:妈,你要过生日了吧?
我妈说:吃腊八粥的时候就到了
为了省心,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天一冷就准备礼物,到时候拿出来就是
正日子那天如果我们还忘记了,我妈会说:中午吃面条吧
我说:为啥
她努力云淡风轻的说:今天我过生日
我妈发现我们对她的生日早有准备时会格外开心的,面对突然冒出来的礼物,或者提前商量带她去哪里吃饭,脸上总是喜不自禁~她喜欢洋气的礼物,洋气的场所洋气的饭菜,广东菜越南菜泰国菜日本菜韩国菜……总之眼花缭乱文艺小资就好,我总说她是小资鼻祖布尔乔亚没改造好的资产阶级小姐做派
我这样说的时候我妈并不生气,脸上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优越感微笑,她虽然一生尽力成为党的儿女很介意政治正确,但她内心很骄傲她的名门出身:先祖中过举人,父亲离开封建家庭投奔延安,后来是四野的将领~~
虽然是红二代,但是我妈一点好处没有,反而带着我们下放苏北,我们在穷乡僻壤过了童年,她也并没有成为组织的人。有关这事她晚年总说起来,有时候觉得遗憾,毕竟听话努力了一生,有时候又觉得骄傲,文艺女青年的特质是特立独行,名分不重要重要的是心灵,她说:那些人工作比我差远了,就会往上爬~
今早我和我弟都想起来明天是我妈的生日了,念叨着明天给她什么样的纪念,其实无论什么样别出心裁的安排她也不能和我们一起经历品尝了,但是我就是执念想象她喜欢的笑出花来的样子。她在天上,天堂繁花盛开,从她的维度看我们在地球上为她采撷的几朵应该还是会高兴吧…我们准备的食物远不能和她现在享用的相比,我真希望她还保有地球上的虚荣心,那样她的嘴角应该又会挂着一丝优越感的笑意
那正是我们想得的安慰
腊八的早餐我吃红豆吐司,粥里都有的红豆做的,想象我妈要在一定会责备,想象我以前一定会这种口吻跟我妈说:放在粥里熬和放在面粉里烤不是一样嘛,有啥区别?
我们各自就是那么固执,我是她亲生的
预祝生日快乐呀,陈老师!你儿子闺女都记着你生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