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6.6 16:50PM
(一)
“这是你们毕业前的最后一节课了,你们再看看书吧,我再看看你们”。
说完这句话后,他便坐在讲台旁边,不再言语。
环顾了一下这间他朝夕相处了快三年的教室,除了这个特殊的时间点之外,似乎并没有什么变化。
三年前,从师范毕业的他,近乎是决绝一般的决绝了家人安排的工作,也无视了无数“男人最好别入行,养不活自己”的论调,来到了这里,甚至误打误撞成了这所学校里最年轻的班主任。
有过迷茫,有过怀疑,比如看着绩点只有自己一半,却拿着比自己高出三四倍工资的老同学们的时候。
比如看着大家出双入对,游山玩水,自己在家里蹲着写教案的时候。
比如现在这个时候。
“等过了后天,就换个工作吧”他这样想着。
这是三年来这样的念头最为强烈的一次。
(二)
他坐在教室靠讲桌旁的第一排,这不是因为他是个问题学生需要特殊照顾,也不是因为他是个优秀学生,被特殊关照。
仅仅是因为座位的调换,让他终于在毕业前的最后一周,坐到了这个位置上。
普通似乎最契合他的形容词,可是再说的明白一点,应该是“不起眼”才对。
普通的成绩,普通的为人,普通的长相,普通的交际。
早已习惯了在点名时才会有人记起自己的现状,他默默地度过着自己的高中生涯,直到这最后一节课。
尽管刚才那个说“我再看看你们”的老师似乎对自己颇有关照,经常说自己如果再努力一点,一定可以上个好大学,可他早已明白,以他目前的实力,“保本”才是最现实的想法。
“再过两天就要结束了呀”、“还是加把油吧,放假就可以好好的休息了,还想去旅游呢”。
“还有……也许也是时候告诉她了”。
他这样想着。
(三)
她坐在教室的第二排,用很多人的话说,她是隔壁家的孩子,还特别过分的那种。
也许每个人的故事里,都有一个普通而不起眼的自己,那相对的,就一定有一个光耀夺目用来与自己作比较的对象,而她从小就是后者,尽管现在她身在一个被称为“普通班”的地方。
人都有一种奇怪的思维,如果一个人很优秀,那就必须一直优秀。
“人设”不仅仅存在于固定的圈子,而是在每一个角落都影响深远。
但她其实并不想这样。
“认识的人越多,我就越喜欢狗”有的时候并不是一句毫无头绪的话,某种程度上,它甚至是一种万能的模板。
比如在她这里,就是“听到的赞美越多,我就越喜欢别人闭嘴”。
尤其是很多人并不明白“只看见贼吃肉,没看见贼挨打”这样的道理。
当熬夜成了她每天的必修课,当补习成了她固定的时间计划,当她几乎所有的额外精力都必须用于来“保持优秀”的时候,所谓人设,也就变成了负担。
期待,叛逆,也许还带了点少女的情愫,就这样慢慢地在这40分钟里流淌。
迄今为止,这样的生活持续了五年零九个月,也即将在两天之后,正式的画上句号。
“终于要结束了,我不想再这样了”。
她这样想着。
突然突发奇想的看到了全国三卷的作文题,脑中突然就迸发出了要写一篇这样的故事。
之后如果有时间,会再挑选一两个今年的高考题,来写一写自己的内容(完全不会按照考场作文来写)
虽然笔者已经毕业快4年了,也算是为自己当初作文写偏题的事情做一个补偿吧。。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