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追求的东西越来越多,渴望的事物越来越杂,眼中的世界越来越广阔,我们也越来越“忘我”。
说到忘我,它其实是一个有歧义的词,同样也是一把双刃剑。第一,它可以表示一个人因专注于某人某物而忘却自我,这是一种人们很少能达到的专注而又痴迷的状态,此乃热爱的最高境界;其二,忘我同样也令人徒增烦恼,它指的是因为过度关注外界而迷失自己内心的方向,俗语说:哀莫大于心死,但我认为,最大的悲哀并非,而是心失,也就是我想在这里表达的第二种“忘我”。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各种各样的人,现在大多数的鸡汤文都在倡议大家要善于发现身边的美好,常怀感恩之心去对待身边的人和事,这一点的确没错,他人的会心一笑会点亮我们一天的美好,但是当我们满怀纯真善良前往那浮世繁华中却看到别人轻蔑的一瞥,听到别人的严肃批评,或是他人利用我们的善良让我们心怀愧疚时,我们的一天往往也会变得糟糕不堪。太在意外界的眼光而忽略了自己心中的美好与方向,这种“忘我”要不得!
人类作为群居动物,向群体向外界妥协是祖先留下的天性,因为在一个群体中如果特殊于集体便意味着被孤立,没了大环境的保护便意味着死亡。同样在当下生活中,我们的情绪和思想也太容易被外界被他人左右,别人一个怀疑的眼神就能让我们用一天甚至更长时间去想自己是不是做了什么错事,好友的一句埋怨便令我们愧疚良久,曾经的我也是如此,但后来发现,与其背上这种虚无的“思想包袱”,不如省点时间好好去心里看看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不是浪费大把时间去猜测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什么样的人。
生命是收获的过程,亲情友情爱情,地位物质金钱,成长成熟理智等等,但同样的,它也是“断舍离”过程,虚无的幻想,被他人目光占据的内心。。。生活的主角永远是自己,我们穷极一生想要去感动的,也只有自己。这道理很多人都知道,但很少有人做到。
那就让自己经常走进心里看看吧,沿着那条小路,慢慢观赏路旁风景:看!那株百合是父母对你的期许,那丛灌木是朋友评价的你,那朵玫瑰是爱人眼中的你,那堆杂草是曾经对你恶语相加的人的倒影。。。这里有别人眼中的千千万万个你;沿着小路走啊走,如果你发现在某个角落里,有个小男孩正小心翼翼地守护着一颗种子,恭喜你找到了真正的你!种下去吧!任他生根发芽,去成长为你想要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