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猫》的前世今生

昨天作文课上,与学生分享了我的简书新文《我家的猫》,有感于学生静静聆听和热烈讨论时或神伤叹惋,或婆娑泪目的专注表现,很有必要再讲一讲《我家的猫》的前世今生。

缘起

周日回家,耳闻目睹了我家猫的凄惨结局,心有戚戚。虽然,它在我心中一直是可有可无的存在,但我不能无视它给孩子们带来的新奇快乐,不能忽略因它而藏在母亲心中的那份沉甸甸的牵挂。

想到它骤然暴死,只留下一摊血污,心中的感慨、悲伤犹如翻江倒海一般,强烈的懊悔之情好似一块巨石压得我难以呼吸,写文排遣纪念,似是表达对猫的一种歉意,更何尝不是我对一段过往岁月的深深忏悔呢?

行文

周一晚上,伏案行文。因素材真实新鲜,心中有真情实感,洋洋洒洒一千四百多字,如流水汩汩,一气呵成。

周二早上,我再次打开这篇文章重读一遍,在插入了一幅猫的特写图片,推敲了几处细节描写之后,就急急发表投稿。

一会功夫,简信滴答,原来《九洲芳文》投稿二区美女主编夏菲尔德的即时鼓励,带着浓浓的关爱翩然而至。

“《我家的猫》这一篇,要是能再加二三百字就好了。今天你的童年趣事,官方没有赞,我觉得就是因为篇幅短了一些。”

“你加不加,我都可以推文。不过加了效果会更好。”

这是要求,更是鼓励,我欣然从命。

修改

静心再读,我发现支撑原文中浓烈情感的描写还是不够。原先在描述猫的死讯时,虽然已描写了庭院破败的景象,伤感慨叹之情也有,但只是浅浅浮在表层,所以就做了以下几处添加。

我推开厨房门,找来一把椅子,踩上去,伸出胳臂,拉住南瓜藤,一根根扯下来。到底是干枯了几个月,稍一用力就断了,只得去寻母亲架豆角的小竹竿,一番钩挂,终于把棚顶清理干净。又起身来至走廊,修剪了一番月季的枯枝,并把所有这些死藤枯枝,连妻扫起来的枯叶都堆到卫生间东侧空地上,点燃。西邻王整母听到动静也走了过来,妻与她俩围着火堆,再次说起了我家这只苦命的猫。

这样在我融入了打扫修剪的细节描写后,文章一下有了厚度,就更加能理所当然地引人共鸣。

然后丰富了对这只猫的毛色描写,来流露我对它可有可无的态度:

自那年春天爹把它抱回来,我就看它犹如一只灰土土的大老鼠,许是毛色实在晦暗,总觉得它一副老气横秋,暮气沉沉的样子,内心对它没有一丝喜爱。

进而补充描写了母亲、孩子与猫在一起的温馨画面:

记忆中每每吃饭,母亲总是不忘先要给它盛上半碗,挖上半勺猪油,撒进一点食盐,端到它的面前,只见它伸出舌头,一舔一卷,就无声无响地把饭吃了下去。单论吃相,这家伙居然还有一点淑女的范!

孩子们对它的喜爱倒是发自肺腑,只要一回到家,就要“咪咪!咪咪!”地大声呼唤,手中原本紧攥的香肠、面包扔得满地是 。一开始,猫似乎并不领情,刚蹑脚探身出来,才伸下脖子嗅嗅,还没来得及叼起,孩子们就簇拥上前,它“喵”地一声蹬地就跑,孩子们欢天喜地地追在后面,院子与屋内的旮旮角角,常常成了他们躲猫猫、捉迷藏的乐园。

感谢夏菲尔德的认可与鼓励,我丰富了以上内容,不仅让文章篇幅一下增长,字数接近两千字,而且情感愈加厚实,耐读耐品了。

分享

作文课上,在评讲了学生上次作文《就这样慢慢长大》之后,我适时引出我的成长故事,并告诉学生我是以《我家的猫》为题来叙写的。

“谁来帮老师读一读呢?”话刚落地,几位学生“我我”地喊了起来,课代表更是急切地把胖嘟嘟的手伸在我的面前。

“听读这篇文章你都收获了什么?”在把手机交给课代表时,我再次对学生们强调了这个常规问题。

“咳咳!我家的猫死了,且是惨死在车轮之下。两天了,至今一摊暗红的血渍还残留在正对我家胡同的十字路口.....”课代表清清喉咙,高声诵读起来。

教室鲜有的安静,一只猫的故事就这样在孩子们心头悄悄流淌。

课代表读毕,教室里又是一阵沸腾。一些同学,似是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共鸣,不待举手示意,就杂然脱口而出:

“老师这篇的结尾,可像以前哪篇学过的课文?”

“是是!哪篇哩?”......

“停!停!我先说吧?我亲自读的,感受最深。”课代表当仁不让,手拍桌面,以迫切的目光看着我,见我点头就又立即说道:“这个结尾像七年级上册郑振铎《猫》结尾的风格,那篇文章结尾以‘自此,我家永不养猫结束’,这篇以‘泪眼婆娑中,我暗暗告诫自己,今后没有条件,永不养猫’做结,都是言简意赅,情感隽永,抒发了深深的懊悔......”

我由衷地欣慰,学生能有此感悟。

“文章中有许多细节描写,不仅听着如临其境,而且字里行间浸着深深的情感.....”

“几句简单的环境描写,渲染了伤感的气氛,烘托了我内心的悲凉.....”

“全文用词精准形象,如开头段的死,惨死,暗红的血渍就奠定了全文感伤的基调.....”

.......

也许真的打动了他们,学生的听读分享与我的写作初衷基本吻合。

余音

当有人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的时候,我在想,有比热爱更好的老师吗?如果有,那应该就是践行吧!

因为所有的文章都来自同一个出处,那就是生活。无论学生还是老师,历经了琐碎生活里的种种幸与不幸,既能反思,又能行文,才是我手写我心,我心永飞翔啊!


九洲芳文投稿二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家的猫死了,且是惨死在车轮之下。两天了,至今一摊暗红的血渍还残留在正对我家胡同的十字路口。 听了邻居云的一番话,...
    豫D双人舞阅读 8,426评论 67 145
  • 『一』材料作文概念: 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
    燕语诗心阅读 3,142评论 0 1
  • 2009年上半年,临近期末,在百度自己的那篇《那盆水仙花》时,很意外地发现竟被选入浙江省2009年中考语文试卷(金...
    温州好老师阅读 3,698评论 2 2
  • 推荐指数: 6.0 书籍主旨关键词:特权、焦点、注意力、语言联想、情景联想 观点: 1.统计学现在叫数据分析,社会...
    Jenaral阅读 11,011评论 0 5
  • 昨天,在回家的路上,坐在车里悠哉悠哉地看着三毛的《撒哈拉沙漠的故事》,我被里面的内容深深吸引住了,尽管上学时...
    夜阑晓语阅读 9,196评论 2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