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官教育是经由视觉、嗅觉、味觉、听觉以及触觉上的外界刺激传讯给大脑讯息,再经由大脑传递给感官,使孩子产生知觉,发展他的观念、思想、理解等方面的能力。
蒙特梭利认为,人的大脑、感觉系统和肌肉是人体结构最重要的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维持人体与外界的联系。它们需要彼此之间协调工作,才能让人与环境建立联系。
孩子的发展发育是一个过程,孩子也有自发性活动,因此父母要注意尊重孩子的自发活动,不随便干涉孩子和制止孩子的活动,反而要提供给孩子一个适合他们发展的环境。
孩子会用感觉器官观察周围的环境
孩子如果可以适应环境了,说明他也已经慢慢地走上了独立的道路。他们会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来观察周围的环境,认识环境。
感觉器官分别是视听触味嗅。孩子在母亲体内最早六个月的时候就可以听到外界的声音,特别是对爸爸的声音最为敏感,爸爸的声音比较低沉,孩子透过羊水就能听到了。孩子最喜欢听的还是人类发出的声音。孩子在出生后对环境中所看到的一切事物都感到好奇,并且不断地发现,体会和学习。
说到嗅觉和味觉,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味觉很多时候都需要嗅觉的辅助。婴儿在吃东西的时候更喜欢吸吮和吞咽有甜味的东西,对于苦味、酸味、咸味却不喜欢。对于新生儿来说,最理想的食物就是略带甜味的母乳。母乳有很多奶粉中没有的营养物质。
触觉是孩子认识世界的主要手段之一。我们都知道孩子在小的时候总喜欢把手放进嘴巴里面去,嘴唇和手是孩子触觉最灵敏的地方。孩子的小手会去抓东西,摸东西,会感知手的抓握功能,通过吮吸也能感知手的存在,这个过程促进和健全了口腔功能的发育。所以有看到一些孩子只要把手放进去嘴巴里面了,妈妈就赶紧把他的小手拿出来,说手很脏,不可以放进去,其实这是在遏制孩子手的发育,也在阻止他口腔的发育。
孩子用口腔来认识世界,直到手的敏感期到来,这个时候孩子就会用他们的小手来认识世界了。
蒙氏教育的点点滴滴,一边学习一边分享,希望对学习蒙氏教育的亲们有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