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考试的那些事儿:考霸钱起的故事

      钱起29岁那一年参加科举考试。他的运气好到爆棚,题目是《湘灵鼓瑟》,讲的是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得知丈夫死去的消息时,在洞庭湖的君山哭泣而死,后来化成了湘水之神,常常在湖面上鼓瑟,瑟声悠长、凄凉、哀怨,令闻者动容。

      要知道,科举制度考试的题目往往都是很奇怪的,很生僻,很难理解。可是钱起这次参加考试的题目恰好是最适合诗人们吟诵的题目。有典故,有出处,可抒情,可议论。

      于是钱起就写出了唐诗300年历史上最有名的高考诗: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这首诗的大意就是:常常听说香水的神灵善于弹奏云和之瑟,美妙的乐曲使得河神冯夷闻鸡起舞,而远游的旅人却不忍卒听。那深沉哀怨的曲调,连坚硬的金石都为之感动、悲伤。那清亮高抗亢的乐音,穿透力是那样强劲,一直飞向那高远无垠的地方。当如此美妙的乐曲传到苍之野外时,安息在九嶷山上的舜帝之灵也为之感动,生出抱怨思慕之情,而生长在苍梧一带的白芷在乐曲的感召之下也吐出了更多的芬芳。乐声顺着流水船传到湘江,化作悲风飞过了浩渺的洞庭湖。曲终声寂,却没有看见鼓瑟的湘水女神,江上烟气消散,露出几座山峰,山色苍翠迷人。

      其实从唐诗要求来看,钱起的这首诗算不上最好的唐诗,但是它确实是一首最完美的应试诗。它符合应试的所有要求:用韵,重格律,讲故事,能抒情,有哲理,用典故。

      那么亲爱的孩子们,你如果想成为考霸,也不是不可能。这几个方面你必须要做到。这个可是我密不外传的经验啊。

      1,熟悉每一门学科的考点。最好是用一个笔记本把每一个考点都梳理出来。“磨刀不误砍柴工”,梳理考点看起来是费了不少时间,不过复习的方向就会非常明确。我们可以把梳理出来的考点做成一个任务便签。完成一个任务就划掉一个任务。这样就能够把整个考点全面掌握。

      2,要舍得花时间研究试题,并进行分类整理。每一种类型的试题究竟以哪一种方式回答出来可以确保不扣分。答题的模板一定要规范化。不能想一出是一出,凭感觉或者叫凭直觉来答题。你要是这样任性的话,最后阅卷老师就会给你一个巨大的惊喜:扣你的分数没商量!我读书时,写作业并不多,但是我在研究试题类型上花了很多时间。

      3,考试心态要放平。考得好固然开心,考得不好还有机会。越是在意结果,可是平时的过程又没有做好,那么你这个结果就不可能得到。这个点其实就是要告诉大家:过程极其重要!平时就要舍得花时间,我这个假期不也天天写作业吗?

      4,这个就是口水话了。就是反复的提醒书写一定要过得去,最起码你要让阅卷的老师读得懂。

      考试是带有运气成分的。有时你学到了12分的水平,确实只能考出10分或者甚至八8分的水平。有时你学到的只有8分的水平,真的也会超常发挥,考出12分的水平。

      但不管怎么说,正确的方向,再加正确的方法,再加努力,幸运之神一定会眷顾你的。亲爱的孩子们,愿你们人人都成为考霸。耶!!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考霸诗人中,可以荣获“最神发挥奖”的是人称“小王维”的钱起。 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初为秘...
    姜地主阅读 373评论 0 6
  • 【成语】曲终人散 【释义】曲子结束,听曲的人就都散了。意思是万事万物都有消亡的一刻,或比喻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
    单老师码字阅读 2,267评论 7 11
  • 太乖的孩子,总是没有糖吃,不懂得开口要求,也不会哭闹,很多时候只会得到一句识大体的称赞,然后就被人忽视。哪怕是情侣...
    浅墨阡陌阅读 90评论 0 0
  • 分内外两个阶段对外,传统文化加盟连锁,弟子学习家庭教育对内,修养身心,同心协力实现爱的传承
    每个人的孟母堂阅读 211评论 1 1
  • 今天被食堂阿姨感动了。 中午不想学习索性刷剧——《一起同过窗》。其实我很讨厌毕十三,他高傲冷漠迷之自信甚至有点自负...
    清小空阅读 23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