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随着房价的持续上涨,努力工作,大多换来的只是温饱,大家也变得越来越焦虑,因此,“财务自由”的话题,频频出现在我们的网络里。
所谓财务自由,就是我们不用再为金钱而发愁,不再被金钱所束缚,同时呢,还能拥有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你的焦虑,根源是金钱观!
每个人追求的层次不同,若都标准化的以王首富“一个亿小目标”为目标,这岂不是自寻烦恼!
那么,如何正确的树立金钱观,用正确的姿势打开个人财富的大门呢?
从今天开始,我将为大家分享一本书,一本关于金钱观,关于个人财富的书,名字叫《富爸爸穷爸爸》。
这本书的作者叫做罗伯特·清崎,出生于1947年,是第四代日裔美国人。是企业家、教育家和投资人。
清崎出生在夏威夷州一个普通的教师家庭,爸爸在夏威夷州教育部工作。高中毕业以后,清崎在纽约接受教育,大学毕业后,他加入了美国海军陆战队,作为军官和舰载武装直升机驾驶员,还参加过越南战争。从战场归来之后,1977年,30岁清崎创立了一家公司,开始了自己的商业生涯,在经过了三次大浪沉浮后,在47岁那年,成功达到了自己的目标——财务自由,而后选择退休。
清崎十分热衷于教育,并且深深的感觉到穷人和富人之间的鸿沟正在不断的扩大,于是,致力于教授人们那些只有富人才懂得的金钱游戏的规则,帮助人们培养“财商”,后来他被誉为“百万富翁教父”和“金钱教练”。
《富爸爸穷爸爸》这本书中,记录了清崎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个人感悟。与常人不同的是,小清崎有两个爸爸,就是书名中的富爸爸和穷爸爸。
一个是他的亲生父亲,受过良好的教育,相继在斯坦福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深造,拥有博士头衔,后来任职夏威夷州教育厅厅长。
这位爸爸一辈子可以说是勤奋努力,收入也算是丰厚。
然而,这让我们羡慕不已的成功人士,吃着皇粮的高级知识分子,确是清崎口中的穷爸爸。
另一个,则是清崎的发小的爸爸,只有初中学历,确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商人,企业家。
虽然没有生父那样渊博的知识,但是对于财富,却有着高度清晰的认知,或者用书中的话叫做拥有很高的财商,是清崎口中的富爸爸。
其实这两位爸爸看上去都非常的成功,可是亲生爸爸终其一生都在个人财务问题的泥潭中挣扎,操劳一生,离开人世后,留下的是一堆账单。
而企业家爸爸则成为了全夏威夷最富有的人之一,其身后留下的是巨额的遗产。
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小清崎同时接受着来自两位金钱观完全不一致爸爸的教育,所以对待同一件事情的观点,小清崎内心会产生着激烈的碰撞。
就是这样的碰撞,让这本书变得十分有趣。
一开始,富爸爸和穷爸爸的事业都才刚刚起步,都在为事业和家庭奋斗着,其实并没有太大的贫富差距,小清崎也并没有简单的选择或者偏向某一方面的观点,而在长时间的思考和比较之后,最后才做出了属于自己的选择。
那从现在开始,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罗伯特·清崎的世界,来认真反思一下富人的思维模式与我们的原本思维到底有哪些本质的不同,一起接受富爸爸的财商教育,从而对我们个人的金钱观和财富生活进行一些修正和改进。去看看两位爸爸的思想是如何产生碰撞的,从中可以非常直观的看到穷人思维与富人思维的不同。
穷爸爸常说:“贪婪是万恶之源,人应该懂得节制。”但富爸爸却常说:“贫穷才是万恶之源,它会放大人性中恶的一面,把人们内心的善良磨灭掉,而有钱就能去帮助更多的人,消灭掉世间更多的恶。”
其实这话就是我们古话中常说的“穷生奸计,富长良心”。
对于金钱理解的不同,那么两位爸爸基于金钱的价值观自然也就完全对立。
当遇到一件心仪但贵重的商品时,穷爸爸总是习惯的说:“这也太贵了,我可买不起。”而富爸爸则告诫清崎说,绝对不要说这样的话,而是要问问自己:“这东西真的很不错,我要怎么才能买得起呢?”
你看,穷爸爸说的是一句陈述句,让人放弃,而富爸爸说的则是一个疑问句,迫使我们去想办法。
当我们下意识说我买不起的时候,我们自然而然的就放弃了思考和努力,并非只是思想上的懒惰那么简单。而那句“我怎么才能买得起?”则是在迫使我们自己,积极主动的去寻找解决方案。
两种不同对待方式的结果会怎样?
在遇到钱的问题的时候,穷爸爸多半选择逃避,而富爸爸总是想办法解决问题。长此以往的结果就是,富爸爸创造财富的能力越来越强。这就类似于一个经常跑步游泳,锻炼身体的人,和一个总是躺在沙发上吃垃圾食品,看电视的人,在体质上会有明显的差异。身体的懒惰令人虚弱,而精神上的懒惰则让人贫穷。
思维的不同,那面对问题时的处理方式就会不同:
一个爸爸说:“我不富有,因为我要抚养孩子。”另一个说:“我必须富有,因为我有孩子需要我抚养。”
在谈论政府税收的时候,穷爸爸说:富人就应该多缴税,我们这些人就应该少缴税,政府用富人的税去补贴那些穷人。而富爸爸则认为:用富人的钱去补贴穷人,这是在惩罚勤快的人,奖励懒惰的人,这是不公平的,也是政府绝对不应该做的事情。
对待学习、工作和生活,穷爸爸教导清崎说:“努力学习吧,那样你就可以找到一个好的工作了。”富爸爸则会说:“好好学习吧,这样你就能开公司雇佣很多人来为你工作,并且还能发现一些好公司,然后收购他。”
当谈论起对待生活保障问题的时候,穷爸爸把希望全部都寄托在政府和公司身上,他相信政府和公司会关心和满足自己的需求。他总是很在意加薪、退休政策、医疗补贴、病假、假期以及津贴这类事情。对他而言,职业保障比职业本身更加的重要。他经常都说:“我辛辛苦苦的为政府工作,我有权享有这些待遇。”
而富爸爸则信奉完全的经济自立,他反对这样“理所应当”的心理,认为正是这种心理造成了人们的软弱和贫穷。
什么才是正确的金钱观呢?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来看一个普通孩子的人生道路。
话说一个孩子出生之后慢慢的长大,进入到学校中学习。无论孩子的成绩好与不好也没有太大的关系,只要稍微努努力,孩子上大学,甚至读研究生也都没有太大的问题。很快,他走出校园,找到了一个安稳的工作。也许是医生、律师,或是公务员这样父母眼中的好工作,父母也引以为傲。他开始挣钱,同时也像所有同龄人一样,也开始消费自己心仪的商品。
后来,他找到了自己的爱人,生活看起来真是幸福美满,因为夫妻两人都有工作,有两份收入,于是他们决定买房子,买汽车,制定旅游计划,并且也决定要孩子。甜蜜的负担也就从此刻开始了,他们需要越来越多的钱。
到了这个时候,工作就变成了他们最重要的事情,因为这是他们唯一的收入来源。期望升职加薪,或者重新回到学校学习更多的专业技能,甚至还要做第二份工作,以便赚到更多的钱。他们的收入上升了,但他们当然也要缴纳更多的税金。等孩子好不容易长大,又要为孩子的大学费用和自己的退休金考虑更多。
这对快乐的夫妇不仅要为公司的老板工作,还要通过纳税为政府工作,通过偿还房贷和信用卡为银行工作。他们终生都不得不辛苦的工作,最后他们会这样告诉自己的孩子:你要努力学习,然后找到一个安稳的工作。于是这样的人生在下一代的身上继续重复循环。
这个孩子的人生道路,我想和我们绝大部分人的人生应该会是完美的重合吧?
特别对于大部分上班族的来说,是不是大呼“是我了!”。
依靠为别人打工挣钱,就能变得富有,实现所谓的财务自由吗?
不用怀疑,答案一定是:不能。
为什么呢?
因为努力上班,从而挣到更多的工资,根本就不是富人的生活方式和赚钱方式。如果跳不出这个被作者称之为“老鼠赛跑”的陷阱,那我们永远也不可能实现梦寐以求的财务自由。
“没有哪个矿工是因为努力挖矿而变成矿老板的。”
这句话虽然是一句充满了戏谑的调侃,但它也道出了部分的真相。
在书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学生对自己的母亲说出了这样的一番话,孩子说:“妈妈,请你跟上时代吧,看看周围,那些最富有的人并不是因为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才致富的。我不想将来像你和爸爸那样辛苦工作。你们确实买了房子和很多玩具给我,但是如果我听你的,我将来只有和你一样,更加努力的工作换来的却是更多的税负和更多的债务。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工作是稳定的了。我知道我已经不可能再寄希望于社会保险或者公司的退休金了,我只能去寻找新的出路。”
对面的母亲接下来只有长时间的沉默,因为她知道自己孩子所说的,是对的。而且这番对话可是发生在20多年前的1996年的美国。
作者认为,在今天这个迅速变化的时代,你给孩子最危险的建议就是去学校,好好念书,然后找一个安稳的工作。
这可并不是说学校的教育没用啊,而是说单凭学校的教育,孩子是根本不足以应对真实的世界的。他们需要学习更多,懂得更多现实生活中的游戏规则。
在作者看来,使一个人变得富有的并不是我们自己的智商,也不是现在大多数人所看重的情商,而是一种财商。财富的财,智商的商,财商,或者叫金融智商。
财商的高低是一个人的金钱观以及他对会计、投资、市场、法律等等知识的了解程度及其运用能力的一个综合评价。
作者并非想要通过这本书告诉我们应该买哪一只股票,做哪一类产品的投资,而是在告诉我们,富人和穷人思维方式的差异到底在什么地方。
提到“穷人思维”,有很多人会表现出一脸的不削,甚至很讨厌别人这么说。因为有这么一种观念认为:穷人的资源本身就非常的有限,每天要为微薄的收入穷尽自己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哪里还有钱和时间去社交,去建立人脉。他们想要改变自己的现状,要付出的成本是巨大的,很可能是要赌上自己和家庭生活当中那得来不易的脆弱平衡,去搏一个未来的可能。
所以穷人思维,不是贫穷的原因,而是贫穷的结果。
这样说有道理吗?
必须是有道理呀,一些人看到上述这样对拿“穷人思维”说事儿的抨击,会感觉非常的受用。因为这样能够把他们自己的困境给合理化,获得了一种莫名的被认同感,不需要为自己的贫穷承担责任,也无需改变。甚至抱怨社会制度的不公平,抱怨其他人的贪婪。
我穷,却也如此的理直气壮。
钱钟书先生说过,有些理论并不是用来指导实践的,而是用来逃避实践的。关键是,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理论解释它?是让自己安于现状,不敢越舒适区半步呢?还是需要一个看清目前短板,然后找到办法去解决它,最终成就更好的自己的解释呢?
郭德纲说:“沾酒不醉是喝得少,见色不迷是摸不着,以德服人是打不过,淡泊名利是实在没招。”
这样的话对于我们来说有指导意义吗?
没有!
如果我们把这个当做看待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的准确洞见,那我们最终会得到什么呢?
只会是更多的浮躁、抱怨、放纵和激愤,而不会教给我们拥有更多的克制、沉稳、谦让和平静,不会让我们成就更好的自己。
所以理智的人不会用它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面对某种理论的时候,我们需要能保持理性。如果是因为从中能找到让自己原有行为合理化的解释,或者是能找到逃避改变和安于现状的理由,那么,就请一笑而过,不必在意。
而如果从中我们看到了自己需要修正的缺陷,看到了一个更大的自己,并向我们展示了一条自我成就的道路,那么,就请正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