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漫话》2——用昨天的方式来教育今天的孩子,将没有明天

“在我看来,一般人在教养子女方面有个重大的错误,而且对这一点没有给予及时和充分的注意,那就是没有在孩子的精神最柔弱、最易于支配的时候使其遵从约束、服从理性。”

“子女在幼小的时候应当敬畏父母,把他们看做是君主,也就是拥有绝对权力的统治者。”

...

我在想,洛克是以什么样的心态说出这样的话呢?是把儿童放在什么样的位置?也许后文会给出答案。(后文给出来论据,留后讨论)

他说爱脱离了理性的严密监视,就很容易转变成溺爱:对子女的恶作剧视而不见,不去纠正,一味地原谅,说那是无关紧要的小事”。

对孩子的一些偏差行为视而不见肯定不行,但观察后如何采取行动是需要爱心和智慧的。

我觉得在读洛克的书的时候,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千万别以为他只是教我们使用权利!

如果只看到严密监视、绝对服从,而无视其他,一定要反躬自省:你是在为控制孩子找理由?还是想从中获得真正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养料?这很关键。

1,尊重儿童不同于成人的身心特点

有一点比较认同:溺爱。不是真正的爱。

或出于补偿、或出于恐惧、或出于懒惰…总之,主体都不是为了孩子。

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到卢梭的《爱弥儿》,到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再到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都是以儿童为本位的。

儿童本位论以儿童学、进化论、文化人类学等为理论依据,源于古希腊智者派所提倡的“个人本位论”。盛行于18 世纪和19 世纪上半叶,法国哲学家卢梭、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和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为主要代表。

与“社会本位论”相对。主张教育目的应根据儿童的本性需要来确定。

指出儿童不是“缩小的成人”和“成人的预备”,儿童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有他自己内外两面的生活。

我们不仅要把儿童当作完全的个人,而且要把儿童当作“儿童”,尊重其不同于成人的身心特点。

主要观点是:

(1),对儿童进行教育必须遵循自然原则。

要顺应儿童的天性,按照儿童自然发展的要求和顺序进行教育,以激发儿童的天赋能力,使人的本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

反对不顾儿童特点,强制儿童接受违反自然的教育。

(2),遵循自然原则进行教育,其目标是培养“人”。

卢梭曾表示,如果要在塑造人和塑造公民之间作出选择,他选择塑造人的目标,“他既不是文官,又不是武将,也不是僧侣;他首先是人。”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完善的人,使人的天赋才能得到和谐发展。

(3),人的天性是善的,而腐败的社会会使人堕落。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变坏。”

因此要远离腐化的上层社会生活,远离充满罪恶的城市,把儿童带到乡村大自然的纯朴环境中,从社会的不良影响下挽救出来,在教育中保护儿童善良的天性。

他认为要尊重儿童的自由自我活动反对对儿童的压制束缚干涉,把儿童培养成为自由的人。

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儿童中心论”也是受这种思想影响而提出的。

2,儿童本位论的演化

山东师范大学有这么一篇论文《转变立场还是思维方式?——再论儿童文学中的“儿童本位论”》阐述了其演化:

儿童文学中的儿童本位论从确立到发展,都深受西方现代童年观的影响。

跨过,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关于儿童作为缺乏“理性”,因而“欲望”与“意志”尚未得到掌控的,“缺乏平衡的自我”或“幼兽”的观念,现代儿童观通常被认为肇始于启蒙运动前后。

从洛克的“白板说”,洗刷中世纪儿童的“原罪”,到卢梭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使童年成为一种价值性存在,进而到浪漫主义诗人们的儿童崇拜,再经过弗洛伊德和杜威,在天性与文明教化之间的价值平衡,儿童成为具有纯真美德但又需要理性教导的人。

沿着这一话语脉络,心理学家们走得更远,不管是建立在行为主义儿童发展观上的心理学,还是后来以皮亚杰和维果茨基为代表的建构主义发展心理学,儿童都是被想象成以“欠缺”为主要特征的不成熟个体,是缺乏理性的、脆弱的、有待保护和教化的。

可见,尽管儿童的生理不成熟是事实,但如何解释儿童的这些不成熟,或者赋予何种意义,却是文化层面的事情。

五四以来的儿童本位论,几乎是同时奠基于卢梭及浪漫主义的纯真美好童年,和儿童心理学的“欠缺”式童年,两种理论假设之上,因此它也常将儿童崇拜与文明教导矛盾化地集于一身。

某种意义上,对“儿童性”的认同和尊重就是“儿童本位”。

传统文化中也有类似观点,比如孟子的“四端说”,认为孩子诞生之时已有隐形的、具备仁义礼智的、完整的“人”的影子存在其中,婴幼儿的身上已经具备成人品性的雏形。

李贽则提出“童心说”,相信成人的心性中也可保留着童心的质素,是谓拥有“赤子之心”。

这些论说,皆视儿童与成人并非单线直进之关系,而是相对、交融与连续的。

所以,中国古代幼教的主流文化虽然是“成人中心”或“长者为尚”,儿童的存在主要是为了变成大人,童年阶段本身没多大价值,但在对待二者差异的态度上,并不是那么剑拔弩张,由儿童至成年的转变也就更平和,并非总是伴随剧烈矛盾冲突的断裂和突变。

更有超越传统主流童年观念者,例如王阳明与李贽,他们就主张客观存在的儿童也是值得尊重和关怀的,这与现代儿童观的内涵是一致的。

儿童本位论或者现代儿童观所强调的儿童的年龄特征,也并非近现代的全新发现。

我们对年长与年幼儿童的差异早有关注,幼学传统中自古就对幼教有分级分段的考虑,明清以后的划分只是更为细致而已,划分教学内容进度的维度,除了年龄,甚至还有智愚和兴趣。

这些源自传统的儿童观念足以使我们相信,五四时期“儿童的发现”并非只有西方文化的影响,更有中国本土文化传统的赓续。

以上大段引用,除了解释“儿童本位论”的前世今生,也想借由洛克的著作引发我们的思考:

尊重儿童差异性的同时,是否应该接受另一种可能:“不再以儿童的身份捍卫儿童自主和儿童特殊世界的不可侵犯性,而是以人类的身份来捍卫儿童自主。儿童和成年人都扎根在唯一的和相同的世界里”。

当然也要注意,不要因此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不是控制,就是放任~

有些人否认给予孩子自由的价值。但我们所谓的自由,是在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规律的基础上,给孩子心灵填满爱和善意,而不是毫无意义的放任自流。对这点有困惑的伙伴可以去读李跃儿的《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虽然洛克的一些言辞,在我看来某种程度上仍旧扮演着权威(如经常出现类似保持绝对权威,看到有书友认同,我不仅担忧他们不加思考就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对儿童的尊重不够,不过在那个年代已算是先驱,有些至今仍然适用。

例如,书中说到当孩子还不会行走的时候,他们就对孩子灌输暴力、复仇以及残酷的观念。“给我—根棍子,好让我去打他。”这种教训难道不会败坏他们的精神吗?这难道不是让他们开始接触武力和暴行吗?

还有诸如虚荣、争胜、含糊其辞、撒谎搪塞,当孩子们发现,家长们在如此做,并且歪曲事实对他正直的老师有利,而且还会受到鼓励,那么,一旦这么做对自己有利的时候,难道他就不会效法吗?

所以我(洛克)觉得,只有言行谨慎的人才能在孩子周围。

3,用昨天的方式来教育今天的孩子,没有明天

最后,书中一些言论,至今还有人深切的认同,除了理念以及自身经验(一个没被无条件爱过的人,又怎会无师自通地爱别人呢)上的差异,我想还有组织对人的要求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不同,导致的人文环境的倾向性。

前者需要服从,以集体利益为要。

例如一个国家,请允许我大胆地推测一下,虽然全球化是未来趋势,但如果其领导人并没有自己民族同化他族的格局,未必希望民众散布到全世界~

那么,就需要权威式的教育:“你得听话”。国家政策必然有所倾向,其实从侧面也反应着一个国家的开放程度以及胸襟和远见;

后者需要成长,以儿童内在需求的发展为本,是以培养“人”为目的。

这必然产生摩擦,如何找到平衡点,需要对孩子的发展特点、规律以及需求做到心中有数,并看清未来社会对人的需求。

世界经济论坛指出, 21世纪的人才必备的关键能力体现在四个方面:

  • 1,创新思维能力;
  • 2,批判性思维能力;
  • 3,解决问题的能力;
  • 4,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中提到有家机构专门对外企在中国招收员工最看重什么进行研究,并将结果列了四项,按照重要程度排了序:

第一是忠诚,第二是团队精神,第三是沟通能力,第四才是聪明才智

这里面,前三项都属“人”的范畴,后一项才属于“才”。也就是说,**按照国际通用用人标准,“人”比“才”要重要得多。 **

家长普遍忽视这个问题,忽视的后果是,随着我们加入世贸组织,一碗水端平了,世界的人才标准必将是我们未来的人才标准,你的孩子没有培养起这样的素质,极有可能会被淘汰出局。

中国有最“爱”孩子的父母,也是唯一“教育热”引发“房地产热”的国家,对孩子的投资简直不惜血本~

但如果做父母的不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孩子的成长规律、全球教育已经发展情况、未来社会何种人才最具竞争力……

总而言之,如果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好的教育,以及如何进行这样的教育,家长就完全有可能使自己的投资变得没有价值,甚至出现负值。

比如:

  • 未来社会需要关爱,他给孩子灌输“只扫自家门前雪”的观念;

  • 未来社会需要诚信,他教孩子“无商不奸”的观念;

  • 未来社会需要大胆、探索以及参与,他却把孩子锁在家里,哪怕犯一点错误便训斥不休,使他胆小如鼠、不敢越雷池半步;

  • 未来社会需要自主自立,他却包揽一切,造成孩子极强的依附性;

  • 未来社会创造的价值远大于重复的价值,他却仍在不遗余力地逼着孩子死记硬背、追求名次,使孩子只能在重复与模仿中成长……

对于家庭来说,什么都能延误,唯有孩子的教育不能延误。为了孩子,家长必须重新当一回学生,成为真正懂得孩子、懂得教育的人。

大李老师说:家长如果不懂教育,又没有时间学习,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干涉孩子,给孩子发展的自由。一个产品报废了还可以重做,一个人的一生是不能经历这样的过程的。

回过头来说,科技的迅猛发展使我们的社会发生了巨变,现在的很多职业可能不久之后就会销声匿迹。如果学校教育培养的还是只会埋头刷题的人,那将不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100多年前,杜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我们仍然以昨天的教育方式来教育今天的孩子,无疑就是掠夺了他们的明天。

麻省理工学院院长哥顿·布朗说,要当一名教师,首先要做一个预言家,你的教育不是为了今天,而是要为孩子们想象不到的未来做准备。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457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837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696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183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057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105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520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211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82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74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53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13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76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97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74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89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83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