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3号,星期六,晴。王坤(70)
曾经看到一位家长在看了武老师的碎思《你还在种别人的地吗?》之后,问父母的责任到底是什么?我认为,从孩子成长角度,父母能给到不同阶段孩子的心理营养。在孩子需要时给到孩子爱、信任、支持、建议、帮助。特别是在孩子有情绪时,不乖时,请给到孩子无条件的接纳,关键时刻给予疏导。当孩子天天开心去学校,他分心分神少,学习如何不高效?
有家长说,自己学历低,辅导不了孩子学习。其实孩子不用你辅导学习书本知识,在孩子小时你不去破坏他专注力,适时给心理营养就好。即给他适当的爱。如果小时缺失爱,孩子会用一生来找爱,需补心理营养。孩子越大,补起来越慢,越需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如果一个十六岁的孩子出现严重偏差行为,比起十二岁以下的孩子,难度要大的多。后者需三个月,前者有可能需三年。可想而知,被十六岁孩子碰触到焦头烂额的父母,如何过这三年?有人说“十六七,惨兮兮。”那给惨兮兮少年当父母,会有脱胎换骨之痛。当然,只要能活下来,便是重生。
只是,为啥不在孩子小时早学习早做起给心理营养疏理情绪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