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卡米莉安的永恒国度
声明:本文为11区网站内容翻译,其中经历与我个人没有任何关系,原网站阅读原文可见。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翻译是个人劳动成果,请给予理解和尊重。欢迎转载,但请务必联系告知,且标注公众号名称、译者。
【 】中是我的注释或吐槽,其他均为原文中本身就有的哦。
第11话 哈欠
很小的时候,我和父母把被褥铺在一起睡。
在黑漆漆的房间里,父亲说了句“睡吧”便打起了哈欠,
他身旁的和式拉门上映出了他打着哈欠的影子。
我不自觉地盯着那个影子看了好一会儿,
不知为何,那影子是美丽的绿色。
等父亲钻进被窝以后,影子也依然保持着打哈欠的样子仰着头,
那道绿色的影子一直映在拉门上。
我并没有告诉父母,但怎么也睡不着的我好几次看向拉门确认,
那个影子始终都在那里。
第12话 涂鸦
某个城址公园的厕所里,有着这样的涂鸦。【注:原文“城址公園”——城池的旧址,相当于我们这儿的遗址公园吧,不过也有些微妙的不同。】
6月24日 “好可怕”
6月25日 “但我忍不住要到这里来”
6月26日 “那家伙会从上面来”
前面应该还写了些什么的样子,
但已经消失了。
我觉得超恐怖的,就没往上面看。
第13话 门口……
我早上出门上班的时候,
一打开公寓的门,
就发现门口的地上整齐地摆放着一排达能酸奶,
我一脚踢飞它们就去上班了。
傍晚回家时,门口却又摆好了一排……
我同样给了它们一脚。
接着连续三天都是这样。
最让我痛苦的是,很难让别人身临其境地体会到这种恐怖感,
不管说给谁听,别人都只是笑成一团,
但我本人可是觉得压力山大啊!
【即使这篇的作者非常苦恼,评论却还是不出意料地笑成一团~】
第14话 瞬间移动
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次感冒在家休息了好几天,
痊愈回校那天,却听说我家的东西掉得教室里到处都是(第一个到教室里来的孩子发现的),那些东西原本都放在我卧室隔壁房间的暖炉桌上。
比如寄给祖父的写有国民年金通知的明信片,我发烧时用来擦汗的毛巾,还有脸盆等等。
比我先到学校的同学问我:“这上面写着你家的姓吧(←明信片),是你爷爷的吗?怎么会在这里啊?还有这个、那个,难不成统统都是你家的?”
我说:“这怎么回事啊,怎么会在这儿?”
同学说:“我哪知道呀!”
正谈论着,班主任老师走进教室,斥责我道:“这些是你的吗?为什么要带到学校来?”
我简直羞愧难当,“我也不知道这些为什么会在学校啊!”
听我说完,老师却训斥得更凶了:“你是说这些是凭空掉到教室里来的吗!还不快给我收起来!”……凭空出现的?到底为什么啊?
我记得当时回家后,满腹牢骚地从书包里掏出老师交还的我家的东西,交给妈妈。
这件事我妈妈也记得很清楚,如今也常常拿“桌上东西的瞬移”当作谈资呢。小偷的杰作……?应该不是吧?是什么呢。
【嗯,这篇的评论里大家对这位老师的态度都很不爽呢,说既然第一个到学校的孩子发现这个情况的,那肯定不是刚刚病愈归校的当事人的恶作剧啊,还对人家这么凶~】
第15话 相似
我还是小学生的时候,有次表姐家附近举行祭典,
我便和表姐两个人去玩儿。
在捞金鱼的时候,大概是表姐朋友的一个女孩子也来了。
我明明是第一次见到这个女孩,
但她却突然对我说:“啊,中尾(这不是我的名字)你来了啊?”
不管我有多困惑于“中尾”这个称呼,她还是一直中尾、中尾地叫我。
一起的表姐也一副很不可思议的表情,向她解释道:
“小OO,这个人是我的表妹,不是中尾哦!”
她却根本不接受地反驳道:“你这说的什么话呀?”
直到她离开前,她都还是把我叫作“中尾”,
后来也碰到几个和我打招呼、喊我“中尾”的人,
我问表姐:“难不成我和这个中尾长得很像吗?”
而表姐却回答道:“一点也不像啊……怎么搞的嘛!”
真是不可思议呢。
【注:1、本篇原文标题为:“空似”。在日文中,“空似”特指完全没有血缘关系的人长相相似。2、ナカオ在日文中汉字表达很多,可做姓也可以做名,做名一般是用于男孩,而本文的作者是女孩子,所以应该是姓,我就选用了一个最为常见的姓“中尾”,特此说明。】
第16话 面具
我上幼儿园时,曾流传过一个怪谈。
据说在某公园的一棵树上绑着一个面具,
而这个面具每天的表情都不一样,
面具是在某一天突然出现的,几天之后便又悄然不见了。
有好几个孩子都说亲眼见过它的变化,
我也很想去一探究竟,
但这个公园在很远的地方,我一直没有机会前往。
因为无法亲自确认这到底是单纯的传闻,还是确实有着什么,
所以即便时隔已久,我却一直念念不忘。
第17话 妹妹的声音
我不擅文辞,写得有些长,还请各位原谅。
我十岁的时候,全家居住在欧美的某个城市。
我家是位于某公寓楼15楼的一室间。
某个休息日的下午,父母出门买东西去了,
小我五岁的妹妹在我身后看“芝麻街”,
而我则开始了每天的钢琴练习。
当时弹的曲子有一个部分老是弹错,
几次下来,我便有些焦躁不安了。
我回过头,对妹妹说:“你把声音开小一点!”
盘腿坐在电视前的妹妹,张着嘴正目不转睛地看电视,
她确实“嗯”了一声作为回答。
可当我注意到电视的声音根本没有变小而再次回头看时,
发现妹妹不知何时已经不在电视机前了。
我想她可能去厕所了,便有些恼火地自己把电视声音调小,
接着继续苦战琴谱,把妹妹忘在了脑后。
不久后父母购物归来,
我去门口迎接,不知为何,妹妹也从门外走了进来,嘴里还说着“我们回来了”。
震惊之余我问她:“小OO,你什么时候出去的?”
“你在说什么啊,妹妹和我们一起去买东西的嘛!”母亲却这么说道。
妹妹则兴高采烈地向我炫耀着刚买来的点心。
我们所住的地方,就相当于新宿的中心地带那样的场所,
治安很不好,所以公寓配备了刷卡式的门锁,保安人员的制度也很完善,
即使是白天,还没上小学的小孩子都是不给单独外出的,
所以我们根本不会有一个人出去的念头。
更何况,父母是从地下停车场直接开车出去的,
即使是父母对我说了谎(不过这是不可能的),
妹妹也不可能随后自己追过去。
那么我看到的妹妹究竟是谁,我至今耿耿于怀。
只是,当时沉迷于电视却又爱粘着父母撒娇的妹妹,
对到底是留下看芝麻街,还是跟着父母出门,着实烦恼了一番呢!
第18话 白布
这是我打工认识的朋友遇到的事。
他有一次带着女朋友去兜风,女友坐在副驾的位置上。
在夜晚视野良好的高速上,
他刚把车子的速度提上去,前方突然飞来一块白布模样的东西,
挂在副驾那侧的反光镜上,随着风扑拉拉地飘荡着。
这是什么?他边想边让女友把那东西取下来。
可就在他的女友将窗户打开、向那白布模样的东西伸出手的一瞬间,
那东西突然咔嚓咔嚓地皱成了一团(就像有人把传单揉成一个纸团那样),
变成了一个球状物,随后就突然令人吃惊地画着八字,
势不可挡地向着前方“咻—”地飞走了。
打工时听到这个事后,我一开始还对事情的真实性有所怀疑,
但那个朋友前几天再度描述的时候也还是一副兴致不减的样子,
我最后还是相信了,
因为,这已经是两年前发生的事情啦。
第19话 大叔
我还是小学生的时候,家附近有个相当有名的大叔。他总是嘟嘟囔囔地街道上徘徊。包括我父母在内的大人们,都告诫我们说那是个奇怪的人,不要随便靠近,所以我从未和他说过话。
我那时参加了足球部,一天社团活动时,我结结实实地撞到了头,导致锁骨骨折,被紧急送去医院治疗。那时,“那个大叔”在校门口看到了所发生的一切。
第二天,我僵着被固定住的脑袋去上学。休息时,我从走廊的窗口看到“大叔”就在外面晃悠。放学后,我和朋友一起往家走时,大叔伺机而动,徐徐地向我靠近,冷不丁将手放在我的头上。这个姿势不过保持了几分钟,他却满头大汗。
因为实在觉得可怕,大叔刚把手拿开,我就向家狂奔而去。回到家想跟父母说时,才发觉到自己的变化。头部的不适竟完全消失了。一星期后去医院复诊,竟然几乎看不出骨折过的迹象,连医生都惊讶不已。
我向父母诉说了事情的经过,不过他们完全不相信(却认为痊愈是身体本身的不可思议之处)。我自己虽也是半信半疑,但也想过好歹要向大叔道声谢,但他却从此不见了踪迹。
如今想来,他其实是个很受孩子们欢迎的大叔,时至今日我都衷心祈望,大叔能一直健健康康的。
第20话 时钟
前不久的事务性酒会上,我听到这样一个故事。
故事的当事人家里,有一座像学校里才会有的那种很大的时钟。【请想象一下樱桃小丸子动画里经常会出现的教学楼正面的钟。】
睡觉时,那座钟正好在视线正前方的墙上。
某一晚,他躺在床上想睡却睡不着,
就借着微弱的光线,漫不经心地看着时钟上秒针发呆。
直到他突然注意到时钟的右边笼罩着一层奇妙的黑雾。
当时他是这样描述的:
25秒,看到了黑雾模样的东西
30秒,那是什么啊……
45秒,好像动了一下……
眼前浮现出一张脸……
等他恢复意识已是早上了。真是栩栩如生的梦啊,他说着,吃了一口芥末章鱼……【喂喂喂~这人神经太大条了吧,不过我也很喜欢吃芥末章鱼~】
未完待续……
想看11区的不可解、不思议小故事吗?想看青空文库里的文学作品吗?想了解11区的八百万神灵吗?想了解日本传统、文化、艺术、人物等不正经科普吗?想听一个不吐槽会死话痨星人的碎碎念吗?快来公众号一起愉快地玩耍吧!等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