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守准则,筑牢执法作风红线

近期,全省警示教育会在福州召开,此次会议犹如一声振聋发聩的警钟,为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敲响了作风建设的重要性。作为执法队的一员,我深感责任重大,也对作风建设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此次深入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综合执法队员,八项规定不仅是纪律红线,更是推动执法工作规范化、服务群众工作准则。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它从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等八个方面,为我们的工作作风、行为准则划定了清晰的边界,展现了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的决心和力度。作为直接与群众打交道的执法一线人员,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政府形象,必须将八项规定精神融入日常执法的每一个环节。例如,在处理占道经营、违规建设、市容市貌、建筑垃圾、燃气安全等问题时,既要坚持原则、严格执法,又要避免简单粗暴,用耐心和诚心赢得群众理解,这正是八项规定中“密切联系群众”要求的具体体现。然而,从警示教育会通报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典型案例来看,少数干部迷失了自我,将公权私用,最终陷入了违法违纪的泥潭。这些案例给我们每一个人都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廉洁底线。

对照警示教育精神,我认真反思自身工作,发现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在日常巡查中,有时存在“重留痕、轻实效”的倾向,对一些问题隐患未能深挖根源,过度追求检查次数和台账完备,对问题整改的跟踪问效不够深入;二是面对群众咨询或投诉时,偶尔存在“按流程办事”的惯性思维,缺乏足够耐心,沟通方式不够细致;三是在执法过程中,虽然能够遵守基本规范,但在细节上仍存在不够严谨的情况,如执法记录不及时、着装不够规范等,未能充分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对执法工作的新期待。党的纪律是每一位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对于执法人员来说,更是不可触碰的红线。我们要推动党的纪律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持续学纪知纪、明纪守纪。

在日常工作和学习生活中,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底线意识,一切权利必须有边界、受监督,决不能越界、越轨,清醒认识到任何时候都不能触碰底线,坚决不可铤而走险、以身试法。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日常行为准则,主动参与业务培训和案例研讨,在日常执法工作中,严格执行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制度,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不违规执法、不滥用职权,只有严守纪律底线,才能确保执法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维护好社会的法治秩序。在处理执法案件时,始终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例如,在面对初次违规的商户时,优先采取教育引导、限期整改、首违不罚等方式,既维护法规权威,又传递执法温度。

作为执法队的一员,我们要以此次警示教育会为指导,深刻汲取典型案例教训,始终履职尽责,不断加强自身作风建设。时刻保持敬畏之心,敬畏组织、敬畏权力、敬畏纪法,用实际行动推动执法工作规范化,服务化。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