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你竟是这样的鲁迅

对于鲁迅先生的印象还停留在中学课本里。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想想纪念刘和真君的那篇文,现在依然动容。“直面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不仅是那个特殊时代,如今也是需要的。

记得少年润土的模样,记得在月下捕獾的生动场面。

故事新编让我看到了一个有点恶搞王气质的鲁迅先生。

故事新编总共八篇文,私以为都很经典。

鲁迅先生自认为这是一部“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既是演义,就有虚构成分。因为考虑到“言必有据”,所以考证特别多。而每个神话或传说,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就铺成了一篇。很是巧妙。

《奔月》里嫦娥的牢骚:哼,嫦娥将柳眉一扬,忽然站起来,风似的往外走,嘴里嘟噜着“又是乌鸦的炸酱面,又是乌鸦的炸酱面!你去问问去,谁家是一年到头只吃乌鸦肉的炸酱面的?我真不知道走了什么运,竟嫁到这里来,整年的就吃乌鸦的炸酱面”!

我竟不知道,那么严肃的鲁迅,竟能写出这么传神的妇人牢骚!脑袋里竟然还想起《武林外传》里,佟湘玉那句经典牢骚“额要是不嫁到这里来……”

其实,查了一查新编的注解。《奔月》和《铸剑》都是写于“女师大”学潮和“三一八”惨案之后,也就是我们都熟悉的那个刘和珍君牺牲的时候。通过古代神话传说,赞扬古代劳动人民的淳朴、正直、坚强的品质,同时也无情的鞭挞和嘲笑现实生活中的市侩俗气和庸俗之风。

我尤其喜欢《铸剑》这篇文,这篇文是没有穿插现代细节的,写得很认真,没有其他故事里那种诙谐和恶搞的成分。对于那三颗被神剑砍下的头颅在金鼎沸水里相互撕咬的情景,看得有点胆战心惊,是什么仇什么怨才会虽身死而不瞑目,非要把仇人咬成粉碎才罢休,那种“血债一定血来还”的决绝,是对那些敢对学生下狠手的人的宣言。还有,那里面的三首诗歌,也是特别印象深刻。

看完《故事新编》,对脑袋里那个不苟言笑的鲁迅有点冲突了,不过,我倒能想象他在写这些故事的时候,嘴角泛起的丝丝嘲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