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乙巳蛇年大年初二。
有小伙伴对我说——美嫺,真的很佩服你坚持每天写简书、写日志,分享心得体会,你是怎样做到的?
首先感谢朋友们对我的关注。其实,惰性拖延是非常正常的一个现象,在我们骨子里已深深刻下。是的,每个人都会有惰性,有拖延。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不要给自己定太多,太大的目标。每天我们先从自己最容易达成的一件小事做起,慢慢循序渐进就好,不必强迫自己去完成多项或难度较大的事。
我们来盘点一下:
你的健身年卡去过几次?你今年的书单完成几本?今年报的课程听了几节?今晚的早睡实现了吗?你早起几次?立下雄心壮志,自我提升永不懈怠,却在中途屡屡受挫,最终无奈放弃?满心欢喜地制定计划,报名课程、采购装备。没坚持几周,热情消退,任由它躺在收藏夹里生锈,开始找各种借口推脱,这些我们是不是觉得非常熟悉?熟悉吧!这些熟悉的场景背后,其实暗藏着一个心理学现象 —— 半途效应。
什么事半途效应
半途效应,指的是在激励过程达到半途时,由于心理因素及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导致人们对目标行为的积极性、努力程度大幅降低,甚至最终放弃目标的一种现象。就好比爬山,刚出发时大家满怀憧憬,干劲十足,可爬到半山腰,体力渐渐不支,前路看起来依旧遥远,此时,很多人心中就打起了退堂鼓。
半途效应产生的原因
一是目标选择的合理性
目标选择的越不合理越容易出现半途效应。目标越高,路径越长,越容易产生半途效应。随着目标推进,困难逐渐增多,心理压力随之增大,人们开始自我怀疑,害怕付出得不到回报,自信心受到打击。
二是个人的意志力
意志力越弱的人越容易出现半途效应。外部环境的影响是必然存在的,周围人的消极反馈、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或是新的诱惑出现,都容易让人分心,偏离原本的轨道。
如何破解半途效应
细化目标:
把大目标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每完成一个小目标,就给自己一点奖励,积累成就感。比如想写一本书,那就先规划每天写几百字,完成后奖励自己一杯奶茶🧋。
调整心态:
遇到困难时,多回顾自己已取得的成绩,告诉自己坚持下去就能看到曙光。不要过分焦虑结果,专注于当下的努力。
借助外力:
找一个志同道合的伙伴,互相监督鼓励;或是加入学习小组、社群,利用群体的力量推动自己前行。
美嫺想和正在前行的你说些心里话:
我曾经也想过放弃写日志、写简书、分享读书。放弃这个事,那是天天想,甚至一天想好多次!
想想过往,挑灯熬夜参加过的各种考试,一次没有通过,又重从新开始。身边的朋友有了自己的工作室,感觉自己和朋友的差距越来越大,反反复复,内心尽是破碎。我也时常问自己,成功了吗?什么时候能成功?值得吗?为了啥呢……
每天指尖在键盘上僵硬的码字,最终会获得你想要的吗?
是的,每个创业人一定可以拥有的就是孤独、煎熬和迷茫。我也问过自己是个坚强的人吗?也怀疑自己是不是个有毅力的人?更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成为成功的人。但是,我只做眼下需要做的事,做好就好好做,做不好就慢慢做,做不了就放下不做……
是的,就这样跌跌撞撞、波波折折、停停走走,我很感谢一直坚持的自己,虽不优秀,但终身学习是我一生的座右铭。
回首往昔,我再次感谢自己的坚持,感恩相遇相知的友人,感恩被尊重,感恩被看见,所以我坚持着继续埋头干!
边想着放弃,边埋头苦干成了我制胜秘笈。
所以,不管你是深陷泥沼,还是成功上岸,都希望你能在太阳升起后持续你的行动。偶尔停下也无妨,结果怎样我们真不知道!专注脚下,力所能及,相信上天不会亏待踏实做事的你!
以上是2025年大年初二随笔分享。
我是吴美嫺国家认证心理咨询师,亲子教育指导规划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规划师,儿童性教育主讲讲师。
我在贵州贵阳感谢您的阅读和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