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巴暘
小时候在家乡的坑里钓鱼,钓出的以鲫鱼居多,其次是白条,有时还会钓出鲤鱼、草鱼、鲶鱼和泥鳅。当然也有其他的小鱼,钓鱼的时候其实是最讨厌小鱼的,小鱼闹钩是大多数钓鱼者不希望看到的。小鱼多的地方,钩刚下水就会被小鱼追咬,小鱼嘴小,一下咬不下饵,嘴拽着饵乱晃,鱼浮不停的乱动,影响判断不说,鱼钩上的饵经常还被扯掉,令人非常讨厌。
也有小鱼不小心咬住了钩,被钓了出来,这种小鱼通常是长不大的大肚鱼,这种鱼头部小,但肚子膨大圆突并成白色,我们又叫它“大肚白”,虽然有个“大”字,其实是指它长个大肚子,本身却长不大,一般只有两三厘米。还有一种小鱼,小时候把它叫什么现在想不起来了,查了下资料,学名应该是叫“麦穗鱼”,也是闹钩的主力,数量也多,特别是水草丰盛的坑里,麦穗鱼也长不大,最大的顶多有手指大小。这两种小鱼如果钓的比较多,煎一下吃还是挺香的,但谁也不会在钓这种小鱼身上专门花功夫,经常是在钓鱼的时候顺带钓出几条,通常是拿它们喂鸡去。
要钓这两种小鱼也有专门的方法,不用鱼钩,而是用罐头瓶。小时候罐头对小孩们来说可是种奢饰品,通常家里有老人的,客人逢年过节来看望时,才带些罐头作为礼品,常常是橘子、苹果、梨、菠萝等水果罐头。吃完罐头的玻璃罐头瓶用途很多,大人们经常拿来盛盐、白糖、冰糖等物品,对小孩儿们来说,也可以用来盛玻璃珠、琉璃球之类的玩具,另外一个大的用途就是拿它来钓小鱼儿了。
说是“钓”,其实也不能称之为“钓”,而是用罐头瓶给小鱼儿们下个“套”。在家里先找几根妈妈或奶奶纳鞋底用的绳子,用绳子在罐头瓶的波纹口处把罐头瓶绑紧,拿块馒头,捏成小碎块,浸湿润后放在罐头瓶里,然后把罐头瓶扔进水里,找水草丰盛的地方最好。绑罐头瓶的绳子一般系在岸边的小树上,或者找段短棍,插进岸边的泥土里,绳子就绑在短棍上。这样,“套”就做好里,可以先去别的地方愉快地玩耍会儿,过个几分钟来岸边看看,如果发现罐头瓶里白花花的一片,那就是不少小鱼儿进去了,在瓶里搅动的馒头花儿满瓶都是,这时逮着绑瓶的绳子,用力一拉,把罐头瓶从水里拉出来,就会看到满满的一瓶小鱼儿伴着白花花的馒头花儿在罐头瓶里乱窜。
里面的小鱼通常就是大肚鱼和麦穗鱼,有时也有小的鲫鱼、草鱼等。小鱼打整起来也简单,通常不用去鳞,直接在肚皮上一捏,肚子里的肠肚就出来了,洗干净,拌点面粉和盐,放在锅里一煎,那鲜香味道,比起大鱼来,可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泥鳅也喜欢往罐头瓶里钻,这种家伙全身黏兮兮的,滑不溜秋,很难抓住,通常是直接把它倒到水盆里。在家乡,相传泥鳅的血具有止血的效果,所以捉泥鳅不只是为了吃,还经常要收集它的血,收集方法的很简单,拿一张纸或者一块干净的布,平铺开,用小刀在泥鳅的颈部划个口,一手捏着它的尾巴,把它倒着提溜起来,一手从尾部顺着身子一路捋下来,直到开口处,血就会一滴滴的滴到下面的纸或者布上,趁血还未干,将它在纸或布上涂匀,然后放在太阳底下晒干。这样,一张有止血作用的大号"创可贴"就做成了,谁要是不小心划破了手,就从上面剪下一小块,敷在伤口处,用细线包扎起来,伤口很快就会好了。
泥鳅在坑底的淤泥里生长,比其它种类的鱼腥味更重,并不是一种好吃的鱼儿,记忆中,儿时捉的泥鳅虽多,但也不常吃。很多时候,捉了泥鳅就是为了采集它的血,而采了血的泥鳅大都就直接扔给鸡或鸭吃了。偶尔也有做来吃的,那就把它宰成小段,伴着青辣椒段和豆豉爆炒,以去除其浓厚的腥味。吃起来也以辣味和豆豉的酱味为重,完全没有其他鱼类的鲜美味道了。
有时还会钓到一种身形类似鲶鱼的鱼儿,但比鲶鱼小的多,身体颜色比鲶鱼偏黄,略有暗黑色斑块,除了长须,还长有两根硬刺,小伙伴们叫这种鱼为“戈亚”。村里的小孩儿一度谈“戈亚”而色变,不知道是从哪儿听到的,说这种鱼儿有毒,特别是它的刺,更是剧毒无比,千万不能被它扎到,不然后果不堪设想。现在想起来是有点危言耸听,不过那时小孩子听到什么就是什么,如果钓到这种鱼儿,一定要小心翼翼的把它从鱼钩上卸下来,扔到坑里或河里。在水里摸鱼,也最怕被“戈亚”扎到,有时正在摸着,有小伙伴突然一惊:“哎哟,被戈亚扎了一下”,通常是两种情况,一种是嬉笑着脸说的,那是和大伙儿开开玩笑,放松放松,逗大家一笑;还有一种就是一本正经严肃地说的,那多半是被水下的水草、芦苇或者树枝之类的扎了一下,鉴于戈亚的“赫赫声名”,条件反射地就想到了它,只不过是自己吓唬自己罢了,提心吊胆了几天,发现没有事儿,也就释怀了。
至于真的被戈亚扎到,那就是小概率事件了,戈亚这种鱼,在我们那里很稀少,被它在水下扎到那就更小概率了,即使很“不幸”的真的被戈亚扎到,也没啥大不了的事儿,因为这种鱼本身不仅没啥毒,而且还是一种美味,只是它的刺,倒是微有毒性,被它扎到就大概像被蜜蜂蛰了一下,有疼痛感,还可能有微肿,过一两天就没事了。
“戈亚”,是我们那里的俗称,在四川,叫做黄辣丁,在南方的很多地区,叫做黄骨鱼,它的美味就不用我多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