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焦虑是宝宝成长的必经之路,是不可或缺的过程,我想推荐《树看到了什么》这本绘本。从这个绘本里可以让孩子了解分离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这本绘本很特别,因为他的主人公不是你我他,而是一棵树。
你没有看错,就是在讲一棵树。故事从小树的10岁开始,它在一栋大楼前面不断长高长大,观察到了这栋五层大楼里,每层都有不一样的景象。
一层的房间里是活泼可爱学钢琴的孩子们,二楼的窗户里是热爱画画的画家,三楼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还有宠物狗,四层是一位独居的老奶奶。五层则是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
虽然只是简单的几幅画面,但是我们却可以从中领悟到这样几层意思
一层里面画满了小孩,可以理解为童年,和一层一样高的时候,小树刚刚发芽。说明是在春天,春天同样隐喻童年。
他们一起学着钢琴,有音乐启蒙的含义,每个孩子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代表和好朋友们在一起会很开心,也代表孩童时期的无忧无虑,另外音乐也可以帮助人们舒缓情绪。
从二楼的窗户里看见了好多银杏树的画像,有的是叶片,有的是枝干。有的是全身照,有的身边还有小伙伴。
从窗口可以看出银杏树树叶繁茂,应该是夏天。这里可以理解为自我认知的阶段,小树看到了自己的样子,对自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画画的叔叔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绘画是不断和自己对话的过程。
三楼是幸福的一家,其中银杏树最喜欢的是小狗一家。成年之后组建家庭。对于大树来说,我们都以为夏天是他们最繁盛的时候。
但是对于银杏树来讲,9-10月是种子成熟的时候,也就是秋天才是它最美的时候。这也是绘本里小树最喜欢的一层。
第四层整个画面变成了灰褐色,这里住着一个老奶奶,再经过三层的繁盛之后,这里显得有些落寞。
第五层整个画面变成了忧郁的蓝色,银杏树不断地长高,但是却只剩下一个孤独的影子,看起来真的很让人伤心,可是成长不就是一个不断告别的过程么?我们总要习惯离别。
三岁的宝宝马上就要离开熟悉的环境和爸爸妈妈,去到幼儿园接触更广阔的世界。这个时候都他们会像小银杏树一样感觉到迷茫。
著名的依恋理论之父约翰.鲍尔比,通过实验观察把孩子的分离焦虑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反抗阶段。我们常常见到幼儿园开学的时候,一片鬼哭狼嚎的惨烈景象。此时的宝宝们情绪表现激烈,大哭大叫或者又踢又闹;
第二个阶段是失望阶段。这个时候他们已经不会像刚开始那样又哭又闹了,表面上似乎适应了分离,其实他们正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中,对老师和同学都不怎么理睬;
第三阶段是适应阶段。宝宝们已经交到了新的朋友,也慢慢学着习惯幼儿园里的新环境,但是偶然想起爸爸妈妈来,还是会有点小难过。
一般经过2-4周之后,这三个阶段就过去了。如果在三岁前养育的好,宝宝的安全感强,这种焦虑时间就会大大的缩短。
虽然说这种焦虑是每个宝宝都必须要经历的,但是也不能忽略它,不然会对宝宝有不好的影响。
那么要怎么样才能帮助宝宝度过这个入园焦虑期呢?
第一提前铺垫,在入园前就可以提前给宝宝读一些入园相关的绘本,例如这本《树看到了什么》给宝宝讲成长相关的内容,也可以让宝宝提前去幼儿园附近看看,熟悉环境并且多和他讲讲幼儿园的好处,让他对幼儿园充满期待。
第二缓解焦虑,这个缓解的是父母自身的焦虑。
在孩子去幼儿园之前,很多父母的焦虑情绪比孩子还明显,娃还没走进幼儿园自己已经哭成了泪人,一边担心孩子小不适应,一边担心受欺负了怎么办。但其实这都是多余的,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强大,不要让我们的情绪影响孩子。
第三入园前几周最好亲自接送,孩子刚刚离开妈妈的时候,肯定会不适应。别因为怕看见离别场景就让其他人接送。
妈妈应该亲自接送宝宝,尤其是放学时候,尽量早来,即使不能早到也要告诉宝宝,妈妈会在下班后第一时间来接宝宝。用你的自信和潇洒感染孩子变得更加勇敢。
后来《树看到了什么》里的小银杏树想了想,我还能长多高呢?我不禁也在想,我的小宝贝又能长多高呢?
生命本就开始于分离,第一次分离是生理的分离,从脐带剪断开始;第二次分离是心理分离从断奶开始。
而进入幼儿园又是新征程的开始,在这里还是想引用龙应台的那句话结尾。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