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世,天地苍茫
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亲。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作于汉末,其时正社会动荡、战乱频频,十九首非一人所作,但风格相近,用语古朴,慷慨悲怆。
人的一生本就充满离别相逢,有的人去了,又认识新的人。上一辈日渐衰老,下一辈步入壮年,小一辈逐渐长大,这是自然规律,谁都改变不了。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到“死是一件无须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了的事,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即便如此,我们对那个话题还是有着本能的排斥,对死亡的畏惧在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存在。
我们的一生都是在试图逃离。
墓地在村庄正南,松柏森森,人烟罕至,与耕地接壤,正如潘岳在《怀旧赋》中描述的那样:“坟垒垒而接垄,柏森森以攒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