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一天天临近,关于阅读的活动和话题越来越多,有更多的人加入了阅读的队伍,中国人不读书、读书少的面貌似乎悄悄在改变。
4月22日,有幸参加了京师文慧智库和山西介休市第一中学举办的“绵山聊书会”。以前也想过给学生上“聊书”课,可是因为时间问题一直未实现。
此次活动是一天时间,上午是12场次的聊书会,下午是专家报告和集中点评。活动安排得紧张有序,第一次参加聊书会的我收获颇多,也深深感受到活动的必要性和其背后的价值。
一、聊书,让读书不再自我封闭。本来,读书是自己的事,顶多写篇读书后感或碰到读相同书的人说说而已。聊书,让个人思维系统化,在分享中有观点碰撞,专家的点评会启发思考再次升华,对聊书人帮助很大。听者亦有收获,未读的可以甄别选择读书目录,读过的可以纵横比较,深入思考。山东的王永侠老师因阅读做了孩子们喜欢的游刃有余的英语老师,唐山的陈曦老师对比分析了余光中的诗文,寻找自己成长的力量,山西的李宁因《微习惯》改变自己改变学生,北京的蔡建华老师以《终身成长》的理念分析且呼吁要培养成长型思维。
二、聊书,是读书方法的交流。上午我听了四位老师的发言,汇报的角度、切入点、表达方式各不相同。男同志理性,女同志感性;文科老师采用叙事手法,理科老师运用说理技巧;有的读透一本书,既能深扎进去又可清浅浮出,有的横向联合,既联系个人所有作品又涉及同时代他人观点……点评专家卫功立先生从人文价值、读书方法、推荐书目等方面诱导深入阅读,推荐了“对比读书法”“运用批判性思维读书法”,引导聊书人读“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书”,将“东西方文化观点交融理解”来读,让更多人受益。
三、聊书,在实践中借鉴、检验。读书,是为了指导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很多方法可以在工作中实践。结合工作,分享经验,相互促进。一位聊书人讲到《微习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改变,点评人就提到可将斯蒂芬与叶圣陶联系起来,相互借鉴。
联系现实,我们会发现读书受到空前重视。书的出版种类增多,发行量增大,读书人群不断扩大,老师读,学生读,家长也要读,全员读书的氛围形成了,公民素养的提升就不会只是说一说了。
读书的好处太多,诸多名人论述读书之益无需多言。读书方法也多,朱熹读书法,冰心的读书九字诀,“三上读书法”等,皆是箴言。读书须坚持,唯有点滴做起,方能有所收获。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介休一中张斌利校长个人因读书而大有收获,他想法设法推动教师阅读,他的学校现有10多位老师有个人研究方向与专题,多人外出讲学,内容包括班级管理、文明礼仪、微习惯养成等等。贵阳卫功立因读书写作成为业内顶尖教育学者,衢州谌涛出口不凡,语出惊人,皆因读书。凡此种种,皆因书的缘分。
阅读是最好的成长方式,是最自然的吐故纳新,是最有张力的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办法。唯有读书,让你活着的每一天都会增值,唯有读书让你年龄衰老却思想年轻,唯有读书让你拥有独立与真知。
当世界以我们不知道的方式在前进,除了悲哀,还可以做的就是,毫不犹豫,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