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16:10已经重温完了罗辑思维的一期节目——《怎么样成为一个高手》,看完了我得让知识与我自己的知识做一个链接才是,不能光看完了,就撒手不管了。我至少今天可以把它写入简书呀。罗胖对与很多人的见解作了自己的解释,他说“我看很多见解,我分为两类,一类叫评论性见解,还有一类叫工程学见解”。人家的评论性的见解说得都对,也看不出哪里有错,公说呢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问题就是还是解决不了现实中的问题。而工程学见解呢是受万维钢老师的影响罗胖自己总结出来的。工程学见解,我们面对一个具体的目标,可以拆解分为具体的行为,一张一张图纸,钉子钉出来,它是可以解决问题的。
还别说,这罗胖的观念还真说得有道理的,以后若是有人也向我提出了很多见解,我也以这两个标准来看事。而我要是给别人提自己的见解也要能让人家能觉得这见解执行起来是靠谱的,动了脑子的。要提个工程学见解觉得也不是说容易的事吧,那也得自己算是某个领域比较厉害的人。不,要是都是厉害的人那这“工程学见解”也不适用任何人,还是我理解错了。首先见解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存在,而在要求某人做某事时,尽量说得具体一点,人家执行起来也没那么多疑问,就是将你的想法能有多具体就多具体的传递给人家,千万不要潜意识以为别人会懂你的。
刚刚我跟我奶奶对话,我发现呀有情绪的人传递出来的话也是有情绪的。简单来说情绪人说情绪话。每次下一个自己的结论呀,都觉得自己说的话呀总是不能在方方面面做到那么确定无疑,必经自己所知道的知识目前就这些,毕竟自己只是在当前认知水平的我做了这样的结论。认知水平高的人就不这么认为咯,肯定有漏洞。好吧,这就是目前的我。
昨晚在我发小家睡,今早一起到了洗手间,哎呀很惊讶,惊讶的是啥,不是说给我准备了牙刷和杯子,而是这些准备好了之后啊,牙刷上抹上牙膏这动作呀替我做了。这真的让我惊讶,这细节让我太有印象了,觉得这是我认识的发小,还稍微有点不一样了哈,这么贴心呀。我好奇他为什么会做了这个动作,我觉得不应该呀。是因为快没牙膏了,不让我挤挤,还是怎么滴。看似觉得很正常不过这简直每天自己无意识做的动作到了别人那里却发生了改变。这让想到客人来家里做,我们都要主动泡茶给人家喝的,起码在中国是这样吧(我不太敢确定),客人们喝完一杯我们就自动斟一杯,这样才尊重客人呀。
说话做事一致的人,喜欢的人就会多,别一套一套的,那就是没想法的人,愿意附和的人。不能因为环境而说了不是自己内心的话,最好一个结论带上一个理由。
无戒写作训练营第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