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以来都渴望被认可,以为“点赞”是最简单粗暴的方式。
学生时期偶尔有所感慨,那时微信还不盛行,总会在QQ空间发表长篇大论,说了什么不重要,只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
按下“发表”的下一秒,无时无刻不在等着回应,有时候等了几个小时,好不容易看见图标上终于有了小红点,却发现只是广告推送。
长大以后发现,与其是表达自己的见解,不如说这一切的所作所为有一定几率就是在寻求别人的支持。
而那时,也确实有这样一些朋友,他们点赞不多,点赞的东西也确实是他们所认可的东西。所以一种被认可的心理就形成了,久而久之以为对方给你点赞,就是对你的认可。
有的甚至直到工作、退休以后,每次出门不惜花时间精心打扮,拍风景、拍美食、自拍,不为别的,只是为了发到朋友圈,等一群朋友为你悠闲自在的生活点个赞。
不久前认识了新朋友,刚开始那几天还时不时为自己点赞。但久了以后,联系少了,他的赞也少了,我们不禁会自我怀疑,他是不是不喜欢我了?
有段时间混迹某瓣,看到一个杠精发言:“看看是你的赞多还是我的赞多吧!”
那个楼主回复他:“点的赞多就一定是对的吗?要这么相信流量你去做自媒体好啦。”
点赞多,就一定是认可吗?
在这个流量的时代,短视频蚕食着大众的思想,各种满足我们口味的视频不停地刺激我们的多巴胺,让我们在繁琐或空虚的生活中找到点快乐。
问过很多人,你给人家点赞,是因为什么?
他们说,就是看见了有趣的内容;有的人也说,是因为工作关系,合作伙伴、客户之类的,都会点赞维持;
当然还有随性的人,浏览朋友圈的同时,会挨个点赞。
其实,前两者的底层逻辑是不同层次的需求,因为有趣而点赞,是精神需求;因为合作而点赞,是物质需求。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当今社会也有一句话,认为:“人与人的交往,无非就是利益驱使。”
看来古往今来,人们的认知其实大同小异。大学时,从其他专业转来一个非常有“身份”的同学,随便发一条空间说说就能迎来300+个赞,属实颠覆了我的认知。
到了大四以后,他慢慢卸任,即使曾经的学长学姐都毕业,但总还有很多学弟学妹认识他,而点赞数量仍在逐渐下降。
不可否认他的确有人格魅力,而他在任时,大家为了接近他,能在所谓的学生会社团拥有一席之地,“点赞”确实是最简单粗暴的方式。
男朋友追我的几个月,我偶尔发朋友圈,他也会给我点赞。在一起后才发现,他其实是不爱点赞的那种人。
一天当中,除了工作就是刷短视频,只有为了维持客户而点几个赞,其他信息一概不管。
曾有人问,现实中没朋友的人,是不是也没人点赞?也许问这话的人一开始就忽略了,什么是朋友?
成年以后,由于心智成熟和见识差异,我们再也很难交到像青少年时那样单纯没有目的的朋友了。
即使有保持联系的老朋友,也是无利不来。成年人所谓的朋友,都是一定程度上的利益驱使,就像那个大学同学。
这利,可以是物质上的帮助,也可以是精神上的支持。
夏日三伏天还能约出来的朋友,的确是生死之交,愿意陪你玩陪你闹,你们相互之间都给到彼此极大的精神安慰。
成年人的世界从来没有容易二字。
为了一个赞甚至多少而困惑,劳心伤神,只会苦了自己。
我们都有自己的生活轨迹,何以寻求认可?认可我们自己的所作所为,才是稳固又强大的安慰。
不如就随心所欲一点,单纯地只是分享——偶遇的猫、陌生人的善意、一闪而过的idea,还生活以本来的美好与快乐吧!
作者|阳小黑
排版|轻拾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