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两天,基础瑜伽课上来了一位漂亮的新老师。上课前,老师说:“大家都有了一定的基础,今天的课程动作流动性比较大,请大家跟着音乐、跟着我的口令做,做到自己的度上,不方便给大家一一校正动作了。”
大家没感觉什么异样,跟着老师开始了。
平时我们上课的画面是这样的:
那天上课的画面是这样的:
你确定我们上的不是体育课吗?
没错,失控的画风就是这样的。
那天老师尝试了一种新的教法:平衡瑜伽。由下犬、拜日、战士一式、战士二式等一系列我们在平时的课上做到烂熟的动作组成。所不同的是要配合完整的音乐,根据音乐的起承转合、高低起伏,连贯的做出上述动作,而且一旦停顿,下个动作就无法完成。
老师课前看似一句稀松平常的提醒,原来是这个意思,非亲自练习不能体会。
于是就有学员包括我开始焦躁不安起来:
这是在上体育课吗?
太快了,跟不上啊!!!
以前都没有这么上过!!!
起初,因为人多位置靠后,看不清老师的示范,节奏又快,我就随便做了做,中间甚至停了下来。但是,老师一直耐心的提醒:大家听清我的口令和音乐的节奏,跟着提示来做,慢慢跟,不要着急。
后来发现随着老师的动作提示,静下心来,回忆以前的动作要领,慢慢跟上了节奏。虽然动作还做的不到位,但是在静心回忆的过程中,身心又得到了一次锻炼。
这样的练习,慢慢拼凑出两个多月来提升自我的历程。
从最开始的双腿盘不起来,到现在能盘起莲花坐姿并坚持1分钟;从下犬式时,要屈膝完成,到现在膝盖可以直立完成;从直立抱腿时,腹部贴不到大腿,到现在可以贴到大腿并能慢慢直立起膝盖。
2
之前我以为之所以能坚持,应该是身体越来越柔软、越来越多的被打开吧。
直到上了这次“瑜伽老师的体育课”,才发现自己对心理舒适区有多依赖,对拓宽心理舒适区有着多么强烈的本能抗拒。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Noel M.Tichy认为,对于每个人来说,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适应变化,潜能开发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人们会不断在三种状态下交替:心理舒适区(comfort zone),心理延展区(stretch zone)和心理恐慌区(stress zone)。
我们的日常生活,就是一个心理舒适区。
在这个环境里,我们应付得得心应手,每天我们都在与熟悉的人来往,做着熟稔的工作,仿佛一切都是这样有条不紊地持续进行。
在舒适区中,我们往往觉察不到任何压力。常言道“人无压力轻飘飘”,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下,我们很容易就丧失了改变的欲望,从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举个耳熟能详的例子,心理舒适区就是一锅温水,而你,则是呆在里面的青蛙,在这样一个区域里,你就是呆到死,也只是一只死青蛙。
就像瑜伽课上,都是原来的体式、都是熟悉的配方,不去学着跳出这熟悉的“一锅温水”,那么我们就只能永远是一只基础级别的小青蛙。
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心理延展区”。
篮球之神乔丹乔老爷子,早年间靠一套行云流水的突破,在NBA打下了赫赫一片天,然而各队教练也都不是吃素的,纷纷采用双人甚至三人包夹战术,把通往篮下的路围了个水泄不通:反正你投篮不准,我们就放你在外线了,你能怎么样?
后来的结果,大家可能也知道了,公牛上世纪末两个三连冠,靠的都是乔帮主的中投。
美国曾经有教练对运动员的训练进行过统计,结果发现,普通运动员更喜欢练自己早已掌握了的动作,而顶尖运动员则更多地练习各种高难度的动作,这就是两者成就不同的根本区别。
另外一位瑜伽老师阿依舍,最初接触瑜伽的时候是零基础,而且身体很不好。抱着强身健体的目的,一练就是将近十年。她说自己已经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家里专门装了一间练功房,晚上起夜也要去练几个体式。而且自费参加厦门的提升课,进行了半个月的“魔鬼练习”,练完之后感觉整个身体不是自己的了。
她就是在达到心理舒适区以后,不断的去拓展自己的外延,探寻未知的领域,不断去走向“心理延展区”。
真正有效的练习,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要持续地做自己做不好的事,让它们在我们的努力下不断变好。
对于旨在努力精进的我们来说,最理想的状态是在“延展区”内学习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东西。一段时间后,“延展区”会慢慢变为“舒适区”,“舒适区”越变越大,而一部分的“恐慌区”也会相应变成“延展区”。
成长,是一个雕琢自己的过程。无论是“雕”还是“琢”,都是得用刀的,想想都疼。
然而只有这样,才能把自己刻成那个理想中的样子。
多亏了这位美丽的瑜伽老师,你的这节“体育课”,让我们体验到了瑜伽全新的打开方式,让我们在自我感觉“飘飘然”的时候,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和不熟练,更意识到了自己的更多可能。
ps:全程只顾手忙脚乱的跟节奏,老师的照片也没有偷拍到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