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也纷纷泪也纷纷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是我学生时代非常喜欢的一首诗。无论是字词解释还是背诵,我都滚瓜烂熟。尤其是前面两句,我还时常挂在嘴边。然而,无论我怎么的倒背如流,诗人笔下所描绘的那种“欲断魂”的感觉,我怎么也体会不到。直到父亲去世以后,我才对“欲断魂”有了深切的体验和感受,而且是刻骨铭心的深切感受。

父亲去世那年,我正在荣隆中学代课。教务主任把我从教室里喊出来,说:“家里有急事,你赶紧回家。”

我匆匆下了楼,只听教务主任在我身后喊道:“抓紧时机,不要走路,搭车回家。”

教务主任这后一句话,让我有了一种不详的预感。

果然,在离家一百多米远的地方,我看见了满地的小百花,顿时我双腿一软,整个人就瘫倒在地上了。

我不知道我是怎么来到父亲灵床前的,也不知道我趴在父亲的遗体上哭多久,反正我是两天两夜没有合眼。我眼睛哭肿了,嗓子也哭哑了,心里除了悲痛还是悲痛。

我心中的天塌了!

父亲之死,不仅让我知道了“雨纷纷”的含义,更让我尝到了“欲断魂”的滋味。

那一年的清明,天空阴沉的像一块墨布。我独自一人坐在父亲的坟墓前,眼泪像雨点一样纷纷飘落。

    “爹爹!”我哽咽着喊了一句,我有好多的话想跟父亲说,可是却一句话也没有说出来。

    我很难受。我的胸腔里全是泪水。

我可怜父亲——

自幼父母双亡,十多岁被国民党抓了丁,中途逃脱来到四川经人介绍和一个愚蒙自私的女人结了婚,养了四个女儿一个儿子,几乎没过一天省心的日子。

我可怜我自己——

我在家是没有母爱的。父亲是唯一疼爱我理解我支持我的人。他之逝去,意味着我在乡下所受的委屈再也没有地方可以哭诉了。

“爹爹——”我又哽咽着喊了一声。声音在空旷的山野显得很凄怆。

从那以后,我不再吟诵杜牧的《清明》。但我时常在梦里遇见父亲,尤其是清明前后。每一次从梦里醒来,我都感觉心里好痛好痛。

眨眼,清明节又要到了,我想询问父亲,您在天堂还好吗?

他人或许是每逢佳节倍思亲,而我却是每逢清明倍思亲——

雨也纷纷泪也纷纷。

    谨以此文怀念我的父亲。

                                              2017年3月19日于荣昌区澎湖湾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