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勇~!哥~"
一声声回音在山间荡漾开来,荣勇听见荣玉的声音,也朝声音传来的方向大喊:“荣玉,我在蛤蟆沟!”这一声声回荡在山间,就算再远,都能听见回音。
“好嘞!你等着,我马上过来。”荣玉也喊完,就立马朝蛤蟆沟跑去,蛤蟆沟并不远,只是因为树木草林过于繁茂,荣玉才没有看见正在割猪草的荣勇。
这蛤蟆沟为什么叫蛤蟆沟,这寨上的没人知道,只知道一代又一代人都这么叫。一圈山崖把鸭寨团团围住,只有一道直立的沟攀岩而上,爬到崖顶,往四周一看仍然是连绵不绝的坐坐高山,而被围在山崖里的鸭寨,被世人所忘,人们生活也怡然自得,自有乐趣。
鸭寨里只有一个姓,姓荣。听说祖上是十九世纪从福建逃难过来的。和当地的一个孤女结婚,就这样一代代的发展,成了现在四十多户人家,将近两百来人的鸭寨。而为什么他们要把这个村寨叫“鸭寨”呢。老一辈的人说,因为从山崖上看,这个寨子就像鸭子一样。
荣勇和荣玉家刚好在鸭子的嘴上今天荣大一和他媳妇木香去田里插稻苗,寨上的其他人都来帮忙,大家插苗都很卖力,插稻苗都是互相帮忙,今天忙完荣大一家的,说不定明天就轮到自己家了,太慢就赶不上进度了。
荣勇和荣玉早上被荣大一撵去割猪草,家里有两头猪和一头牛,荣勇已经割了一箩筐的猪草,荣玉牵着长着长角的水牛跑过去。荣玉到了荣勇跟着,荣勇还低头弯腰,荣玉说:“哥,今天三叔家的春翠回来了吧!咱要不要去瞧瞧,听说春翠现在可好看了,脸白得跟咱家吃的猪油一样,每年还从大城市带来好多咱山里没有的东西。”荣玉眼里充满兴奋,他没有去过城里,初中也是在镇上读的,因为家里穷,就回家帮忙了。而春翠不同,是寨里唯一的大学生。
“你要想去,一会回家咱就去看看。”荣勇面无表情,眉头轻抽了一下,他对外界不感兴趣,甚至是春翠这个人也让他感到厌恶,但是为了弟弟,他就忍忍了。
荣勇肩膀扛着一挑草,扁担在肩膀一上一下,荣玉就跟在后面。他们还要赶紧回家做饭招待寨上帮忙的人。家是木房子,有两层,做墙的木板已经发黑,猪和牛被养在一楼,做饭也是在一楼。荣玉把牛关在牛棚里,接着去把草都切碎,拌上一瓢猪饲料,倒在猪槽里,两头猪会自己跑过来吃。荣勇忙着烧火做饭。太阳冒到头顶,一大帮人说说笑笑的,脚上还沾有黑泥,已经用水洗过了,但是没有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