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提亚第六场读书会是关于特殊家庭的共读。因为在这章阅读时没有多少困扰,就在听课时显得有点漫不经心,进入分小组讨论时,一个关于危机干预的个案分享引发我的兴趣。那种深深无助感再次激发了我。
这次读书会真的是一个契机,领读老师让我在这停一会,觉察这份无助,它不属于我,属于来访,另一个老师回应:在如此艰难条件下,Ta依然好好活着,说明Ta多么聪明,有生命力啊。那一刻深深击中了,当时我怎么就没想到,就没看到,为什么我就说不出这么温暖有力的话呢?这时另一个小组成员接话,因为你的心理有钩子,有没有解决议题,没有把自己清空,所以看不见别人,可我依然无法释怀:还是很无助啊!
哈哈哈,每个人都有无助时刻,无助本身不可怕,不接受自己无助才是问题,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承认这种无助心情,把它看成一件正常事情,普遍的情感,在来谈如何解决的问题,先接受再面对。
至此,一语点醒梦中人,正是这种对抗让自己陷入偏执,导致自己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其实答案早在入组后的第一个分享就已经给予:基于陪伴与引导的温情帮孩子建立了对这个世界最基础的信任,进而实现组合家庭的和谐。
当我把所有力量用来否认抗拒这种无助,也将美好拒之门外。
如果自己没有,那就无法给与他人。
我开始放下仅仅对自身关注,尝试关注到他人,哪怕没有明确目标,仅仅只是对他人保持好奇,这也算做出一点点关于开放的努力吧!
在大组分享中,我开始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关于新家庭中原生家庭探讨,关于在咨询中如何与组合家庭孩子建立信任,甚至在家庭治疗中如何避免夫妻的问题扔给孩子造成孩子发展受限
还有好多好多,我才发现一开始的漫不经心让自己错过多少了解世界机会,而不了解又谈何理解?支持又从哪做起呢?
这时,我决心开始留意生活中小事。
5岁半小侄女让我离开厨房,她要自己玩,我挺纳闷厨房有啥好玩的,还要自己玩?偷偷看一眼,原来在搓面粉,看到我一把推出,我说这么好玩,我也想玩。她说那你不许告诉妈妈我才让你玩。猛然想起她妈临走前说疫情让大家缺粮少吃她满口答应使劲点头,好家伙一转身就说话不算数还让我帮忙撒谎。这可是我最讨厌的事,正想给她一巴掌,转头想起前几天弟媳说起育儿苦恼最终达成一致:指责会推开孩子,建立信任让孩子遇事和父母说才能更好保护孩子。我吸了一口气,说,
“”帮你撒谎姑姑做不到,妈妈只是反对你浪费,没有反对你玩”
”那我把面粉做成甜饼给妈妈吃好不好”
”哇,太棒了”
读书会让我明白,一群人共读是运用团体动力打开个人狭隘,也是在百花齐放的碰撞中体会生命的丰富与世界精彩。
而让一个人视角变开阔的从来不是回避和否认痛苦,而是用新的视角去发现生命的力量,这才是真正的正念。
帮助一个人找回高自尊,发展出健全的人格,最后运用于现实生活中,才是咨询根本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