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问一个问题,假如你去见一个比较中意的相亲对象,你会带一个比你好看的闺蜜一起吗?
“哈哈,傻子才这么做嘞!”
正常情况下,不会有人这样,如果真的有,就是“对比效应”的反面教材了。
这两天“红苹果”发布的消息相信全网民都知道了,苹果公司不管是品牌还是产品,都在世界品牌榜上名列前茅。在苹果公司成名之前,它的强劲对手可是微软,苹果是如何从微软的市场中抢得市场份额的?
当年,苹果挑战微软时,也运用了“对比效应”。针对微软,在苹果推出广告中,出现了两种形象——一个是穿着夹克、牛仔裤、非常有个性自然的年轻人,另外一个是穿着西装皮鞋、看起来刻板、平庸的形象。
这样的一系列的电视广告+全渠道传播策略,使得苹果的形象逐渐获得大家的认可,而它的“个性基因”一直到今天依旧被消费者追捧。这里就应用了“对比效应”。
对比效应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比比皆是。
比如你去到服装店,看中了一件裙子,售价为1000块,绸面的,同时旁边有一件雪纺的样式差不多的裙子,售价2000块,对比之后,你毫不犹豫的买了前面1000块的绸面裙子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但是你可能不知道,为了将这件绸面裙子卖掉,商家想了很多种办法,降价、打折,都不行,最后,只是在旁边挂了一件颜色、款式相差不大多的雪纺裙,然后把它价格标成两倍,成功将绸面连衣裙卖掉了。
根据对比效应,在原有选择的基础上,引入一个对比的选择,是比较常见和有效的做法。
新媒矿还找了一个案例——85°C从星巴克的地盘争夺市场。
星巴克的咖啡是贵族品味的象征,众多的消费群体,无论是富有人群,中产阶级还是社会普通工作者,均将能够享用星巴克的咖啡看作是一种奢侈和有品位的事情。
而85°C的整体经营理念的是“平价的奢华”。星巴克的一杯咖啡卖34元,同样一杯咖啡在85°大概是12块左右。
两者的价格这么多,价格上明显星巴克更有档次对吧。但是许多地方,都能看到85°C和星巴克同在一个街区,两家店相距不远。
85°C将其定位为星巴克的直接竞争对手,无形中向消费者传递了这样的一个信息:出现在同样的地段,85°C和星巴克一样,均是奢华、品位的生活方式的体现,并且性价比更高,对于大部分上班族、习惯喝咖啡提神的人来说,85°C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事实证明,85°C确实做到了。
再回到前面的相亲话题,女孩相亲时带“特殊”的闺蜜,可能会帮到你。
假如你很漂亮,闺蜜一般,然后你又希望相亲成功,带上闺蜜或许可以提高你的成功率。假如你跟闺蜜都好看,千万不要带,这样你的漂亮就显得平庸了。如果你跟闺蜜长得都比较一般,那带不带应该有答案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