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拿到詹青云的《趁着年轻,我偏要勉强》这本书时,我窃喜着说是阿詹的书,结果被老公嘲笑一番。
“还阿詹,叫得挺亲的,好像你跟她很熟似的。”
被他说的我有点不好意思,但还是坦然到,“我不是她粉丝吗?粉丝都这样叫她,我也顺嘴叫出来了。”
认识詹青云是从《奇葩说》开始的,估计除了她的亲戚同学朋友,我们陌生人认识她应该都是源于奇葩说。
我记得她第一次参加是第五季中期,那时她人没出现,各种光伟的履历就先出来了,未见其人就对她期待满满。
她第一次出镜那天穿的是西装,头发垂直披散(后来知道这也是她一惯的发型),眼睛小,皮肤还有点黑 ,看上去挺不起眼的,有些失望。
人就是怪,她几场辩论看下来之后,我就越看她越好看了,可能粉丝滤镜的加持,后来更坚定认为她是漂亮的。
有段时间各公众号铺天盖地关于她的文章,其很多内容令她啼笑皆非。那些都是虚虚实实的八卦,现在她既然自己出书了,我怎能错过。
关于这本书的书名,阿詹在自序里解释其实是在一场辩论赛里,她兴之所至说了一句“我偏要勉强。”
其实她知道那是赵敏经典的一句台词,是当时情绪到了,说出来了一句负气之话。
但是自小爱武侠一直有股侠气的她,这句话何尝不是她一路走来的写照。
只是这句话她理解得更为豁达与透彻。
“这句话是人生困境里的自我鼓舞,是底色,不是用在时时处处的方法论。最好在不得不说不的时候,勉强一次。”
“勉强不是永远的对抗。是自己可以被生活本身,被他人的意见、文化传统左右,只是不愿被她们决定。”
在书里阿詹讲她在旷工子弟学校的玩闹,然后一步步到县城,到大城市,到香港、到美国这一路求学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
她语言风趣幽默,文里透着真诚,理性头脑又有颗文艺的心,再加上她的阅读与阅历,年龄不大却也话语深刻。
她说:“世俗的成功给人自由,我成为年级第一后,来教我怎么做人的人就少了一半。”
她说:“不要把高考当做两个世界的分界线 ,高考过后会有新的烦恼,高考之前也不要放弃享受生活。生活不服务于任何考试, 生活本身就是考试。”
也知道原来这么高光的她曾经也是个笨小孩 ,被老师说笨猪,因为脑洞清奇被老师同学嘲笑与排挤。
当然她有她的幸运,她的父母给了她无尽的爱与包容,这些都铸就了她的底色。她是个慢小孩,是父母的陪伴与鼓励让她能够开花结果。
她一路奋进,既享受也勉强着把自己逼近高等学府。
她富有正义感,每次社会事情我都能看到她在发声,她自信但也谦卑,她温情也凌厉。
作为一个辩论选手,在书里说问题也别具一格,比如谈教育是宽松还是严格好?人生中有不得不读的一百本书吗?
她可以自己占正反两面思考,陈述,表达。没有正论,但不觉中道理已自在我们心中。
她适应时代,她顺应环境,她自洽,她又一直做着自己。
她温情善意,她也勇于面对恶意。她应该是现在年轻人的榜样,我要把她介绍给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