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浮生六记》的名字,便取自李白的这首诗。
01
最美的爱情,不过如此
一个是富家子弟,有些才气,生活逍遥的沈复。
一个是幼年丧父,靠做女红养活家人,才情卓越的陈芸。
二人的邂逅,在沈复十三岁那年,跟谁母亲回娘家。见到陈芸,“两小无嫌,得见所作,虽叹其才思隽秀,窃恐其福泽不深,然心注不能释”。沈复动心了,当场便对母亲许下誓言:“若为儿择妇,非淑姊不娶”。
母亲也毫无犹豫,“即脱金约纸缔姻焉”,当即定下了这门亲事。
五年后二人成亲,书中描绘的生活乐趣,便从此开始。
他们经常在一起谈诗作对,探讨人生,寻找乐趣,通过一件件的小事,体会爱情的浪漫。
那年七夕,陈芸摆设香烛瓜果,沈复刻下“愿生生世世为夫妇”的图章二方,作为两人书信来往的印证。“是夜月色颇佳,俯视河中,波光如练,轻罗小扇,并坐水窗,仰见飞云过天,变态万状”。甜言蜜语一番,待“烛尽月沉,撤果归卧”。
那年中秋,夫妇二人和沈复幼妹,到沧浪亭游赏,“携一毯设亭中,席地环坐,守着烹茶以进”。闲情雅致,皆在其中;月上林梢,尽得其赏。
书中这种场景比比皆是,无不令人羡慕。他们兴趣相投,思想一致,经常谈今论古,鉴花赏月。他们感情极深,三月不见,如去十年,经常两手相握,哪怕是封建社会的禁锢,也会在公共场合大胆并坐一起。他们互相理解,经常在一起沟通。作为正在追求爱情的我,怎能不希望遇见这样相合的人。
然而,世事无常。婆婆开始对陈云有意见,再加上陈云的朋友被人诬告成风尘女子,使得她被赶出家门。沈复放弃家庭的荣华富贵,始终陪伴左右,在外漂泊。
直到陈云生病去世,沈复还保有深情,相伴二十三年,不管是前期的锦衣玉食,还是之后的颠沛流离,他们始终都不离不弃。
情投意合,付出真心,余生相伴,不离不弃。最美的爱情不过如此。
02
生活不只平淡,还充满乐趣
幼时的沈复,就颇有闲情。以蚊代鹤,以烟代云;观二虫草间相斗,拿小草鞭打蛤蟆……仅这一段,就有这么多趣味,以至于此段收录在小学六年级的课本里,另名《童趣》。
陈芸的到来,更是为生活增添异彩。
他们喜欢盆景,“爱花成藓,喜剪盆树”,沈复在书中对盆景的描述很是详细。哪怕是到了穷困潦倒的地步,也不忘用破碗摆弄简易盆栽。不仅如此,他们还会弄些“有峦纹可观之石”,点缀其间,做个“小园林”。
他们喜欢喝茶,陈芸更是有别样喝法。“夏月荷花初开时,晚含而晓放,芸用小纱囊撮条叶少许,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
书中的生活雅趣很多,也写的特别详细,若是学来,亦可以将自己的日子过得十分盎然。当然,最重要的是,善于发现,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寻找快乐源泉。它可以是窗前阅读,一缕阳光洒向书面;也可以是守在灶前,煎煮茶叶满室飘香。
03
文辞华丽,何需白话翻译
二百年后的今天,《浮生六记》仍有诸多读者,且出现了众多版本,几乎每一种版本都配有白话译文。
对于中小学生,白话对照可以方便阅读,而我们成年人,带着翻译读,就有些多此一举了。
我在本文中加入大量原文,就是为了告诉读者:书中语言并非晦涩难懂,除了个别字句稍难理解外,其余都非常白话。
书中的内容,或细腻缠绵,或恬淡虚无,或纵情山水,令人心旷神怡,或感天动地,使人潸然泪下。论其语言,简约质朴,清新优雅,读之令人回味。虽说现在的译文也很优美,但,你真舍得破坏原文的意境吗?